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605213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60521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6052133.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四四)(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下图,完成第 1 题。1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地球是地月系中的一颗卫星C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地球是总星系中的天体系统解析:由图可知,地球不断绕太阳旋转,因此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 正确。月球是地月系中的一颗卫星,B 错误。地球不是恒星,C 错误。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是天体,不是天体系统,D 错误。故选 A。答案:A下图
2、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 23 题。2该地质时期被称为()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C爬行动物时代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3该地质时期()A联合古陆形成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C重要的成煤期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解析:第 2 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图,图中有数量众多的恐龙和高大植物,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故 C 对,A、B、D 错。故选 C。第 3 题,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2-移,现代海陆位置尚未形成;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海洋脊椎动物灭绝是在古生代。故 C
3、对,A、B、D 错。故选 C。答案:2.C3.C4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A大西洋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陆地地壳较厚,海洋较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与其他三地相比,大西洋为海洋,地壳的厚度最薄,排除 A;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中,东北平原海拔最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四川盆地海拔居中,因此青藏高原的地壳最厚,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地壳相对较薄,C 符合题意,排除 B、D。故选 C。答案:C读“我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 56 题。5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的是该地一日内主要风
4、向的变化,则()A甲为白天,吹海风B乙为白天,吹陆风C甲为夜晚,吹陆风D乙为夜晚,吹海风6下图所示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解析:第 5 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相对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在近地面,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海洋降温慢,相对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陆地降温快,相对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夜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据图中旗帜的标志,甲吹陆风,为夜晚。故 C 正确。第 6 题,白天阴天,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晚上阴天,多云,大气逆辐射较强,则气温不会太低,故
5、昼夜温差最小。故 C正确。答案:5.C6.C-3-72 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解析:2 月份,北半球是冬季,气温低,北美洲西部沿岸和亚洲东部沿岸位于北半球,A、B 错误;2 月南半球是夏季,海水表面温度较高。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受秘鲁寒流降温,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海水增温,因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比同纬度南美洲西部沿海水温高,C 错误,D 正确。答案:D8关于世界重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海渔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B美国东部沿海的纽芬兰渔
6、场,处于东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处C南美东岸的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水深处无机盐类带到海水上层,使浮游生物等鱼饵丰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解析: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自北冰洋南下冷水相遇而形成的,A 错误;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相交汇形成的,B 错误。秘鲁渔场位于南美洲西岸,C 错误。北海道渔场受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答案:D9地貌观察时,选择的观测点应该要()A深山峡谷B低平洼地C视野开阔D视野狭小解析:地貌观察时,深山峡谷四面高,遮挡视线,观察范围小,不是最佳观测点,A 错误。低平洼地处,四面高的地方会遮挡视线,不是最佳
7、观测点,B 错误。视野开阔的地点观察范围广,是最佳观测点,C 正确。视野狭小观察范围小,不是最佳观测点,D 错误。故选 C。答案:C10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有很大流动性,它们的运动和比例的变化对土壤肥力起很大作用。当土壤中水分过多时()空气受排挤土壤温度上升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ABCD解析:土壤孔隙总体积是一定的,而占据这部分体积的是水分和空气。当水分过多时,空气所占的比例就小,导致植物根系有氧呼吸减弱,土壤缺氧,植物根系被迫转向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植物根部,导致烂根,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同时,土壤因水分过多导致比热容增大而使土壤温度难以上升。综上正确,错误。-4-答案
8、:C1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下列叙述符合人口分布规律的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纬2060的中低纬地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距海岸 200 千米以内的内陆地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的地区ABCD解析:从世界来看,中低纬度 20N60N 之间的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居住,是人口稠密区,故正确,从地形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海拔 500 米以下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的 80.5%,其中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比例最大,故正确,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年降水量过大并不适合
9、人居住,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故错,本题选 A。答案:A1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各项排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中国美国俄罗斯拉丁美洲B中国俄罗斯美国拉丁美洲C拉丁美洲中国俄罗斯美国D中国拉丁美洲俄罗斯美国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人口主要是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东北等地,如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的人口为寻求更好的经济条件,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渡大西洋流入西欧,如图所示;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如图所示;美
10、国五大湖区附近为人口密集区,人口大量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如图所示。所以本题选 D。答案:D13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B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5-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人口合理容量D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解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不是国土面积大小,A 错误;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条件一定,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B 正确;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C 错误;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不是首要因素;D 错误。故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合格 考试 模拟 测试 卷四含 解析 新人 2021060521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865051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