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 a、b两点的转化率:abC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D 由a点到b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2.下列反应中产生气泡速率最快的是()A AB BC CD D3.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B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 在H2SO4与BaC
2、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4.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发生以下化学反应:2A(g)B(g)+C(g) H=48.25 kJmol1反应过程中B、A的浓度比与时间t有如图所示关系,若测得第15 min时c(B)=1.6 mol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2B A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 molC 反应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93 kJD 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合成氨:N2(g)3H2(g)2NH3(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像,以下对应选项
3、中正确的是()A 甲对应的是在t1时恒压条件下,通入NH3B 乙对应的是氨气在恒容不同温度下的百分含量C 丙对应的是在恒容条件下,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D 丁对应的是N2转化率与温度(T1>T2)、压强的关系6.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aq)Na(aq)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
4、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 化学方程式中ne+fD 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8.下列关于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化学焓变数据是否小于零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B 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C 假说是一种推测性说明,属于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的一个必需步骤D 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标志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不需要再做化学实验9.下图中在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只升高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则反应的热效应()A H0B H>0C H0D 无法判断1
5、0.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H746.8 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11.一定温度下,向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mol X和2 mol Y,发生反应:X(g)Y(g)2Z(g)R(g),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1。维持温度不变,若把3 mol X和3 mol Y放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则1与2的关系是()A 1>2B 1<2C 12D 无法判断12.在容积不
6、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 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14.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v的单位为(mmol·L1·min1)。下列判
7、断错误的是( )A 318.2 K,蔗糖起始浓度为0.400 mol·L1,10 min后蔗糖浓度略大于0.376 mol·L1BbK时,若蔗糖的浓度为0.35 mol·L1,则v= 1.26 mmol·L1·min1Cb< 318.2D 若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则v肯定变化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A X2为0.3 mol·
8、;L1,Y2为0.9 mol·L1B Y2为1.0 mol·L1C X2为0.3 mol·L1,Z为0.2 mol·L1D Z为1.0 mol·L1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学习兴趣小组中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固体反应物来源相同),有关实验具体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由乙同学的实验能否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 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3)由丙同学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明显与
9、甲的不同,你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请你设计出一种新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_。(4)甲同学随后又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试推测甲同学可能的实验方案为_。17.将5 mL 0.005 mol·L1的FeCl3溶液与5 mL001 mol·L1的KSCN溶液混合,建立平衡:FeCl33KSCN3KClFe(SCN)3(红色)(1)若滴加饱和FeCl3溶液4滴,平衡向_方向移动,溶液红色_。(2)若滴加1 mol·L1KSCN溶液4滴,平衡向_方向移动,溶液红色_。(3)若滴加0.01 mol·L1NaOH溶液4滴,则产生_(填颜色
10、)沉淀,c(Fe3)_,平衡向_方向移动,溶液红色_。(4)若加入少量KCl固体,则平衡_移动,原因_。18.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物)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1)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3)对你以上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提出假设(写出一个即可):_;(4)请设计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
11、60 mol N2(g)和1.60 mol H2(g),2 min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2 min内N2的平均速率;(2)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20.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表: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表:请计算:(1)15 min20
12、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15 min20 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1.已知在800 K时,反应:CO(g)H2O(g)CO2(g)H2(g),若起始浓度c(CO)2 mol·L1,c(H2O)3 mol·L1,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 mol·L1,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在一定温度下,向2.0 L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和1 mol CO,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4H2(g) 2CO(g)CH3OCH
13、3(g) H2O(g) 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在上述温度下,向平衡后的2.0 L容器中再充入0.4 mol H2和0.4 mol CH3OCH3(g),则化学平衡_(“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3.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填字母)。Ac1c2B2Q1Q3C213D12
14、1E该反应若生成1 mol CH3OH,则放出(Q1Q2) kJ热量(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和1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4.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为:FeO(s)CO(g)Fe(s)CO2(g)H0,已知1 373K时,K0.263。(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2)1 373K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 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填“是”或“否
15、”)。此时,化学反应速率v(正)_v(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c的压强大,则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a点的二氧化氮体积分数高,所以转化率ab,故B正确;根据平衡常数可知,a、c两点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则二氧化氮浓度大,因此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故C错误;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a点到b点二氧化氮体积分数减少,说明是降低了温度,所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实现由a点到b点的转变,故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反应速率的大小与温度、浓
16、度和催化剂有关,在都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答案】A【解析】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A项正确;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放氢气, B项错误;溶液中的反应,增大压强,不改变反应物浓度,速率不变,C项错误;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改变其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D项错误。4.【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15 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c(B)=1.6 molL1,=2,故平衡时c(A)=0.8 mol·L1;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平衡时c(C)=c(B)=1.6 molL1,故平衡常数表达式K=4,故A
17、错误;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A)=2c(B)=2×1.6 molL1=3.2 molL1,A的起始浓度为3.2 molL1+0.8 mol·?L1=4 mol·L1,故A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 mol·?L1×2 L=8 mol,故B错误;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3.2 mol·L1×2 L=6.4 mol,故放出的热量为48.25 kJ×=154.4 kJ,故C错误;反应达平衡时,c(B)=1.6 molL1,减小的A的浓度是3.2 mol·?L1,A的变化浓度是0.8 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