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Hydrogeology课程编号:HZ192170课程类别:个性化课程课程性质:选修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地质工程系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后续课程: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勘察一、课程目标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水 文地质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的补给 与排泄、均衡,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与评价、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
2、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以之为工具分析基本的 水文地质问题。2 .利用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中的的相关水文地质 问题3,利用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资源勘察与评价中相关的水文地质 问题。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2、31. 3掌握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基础 知识,能针对地质工程相关工程 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L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 和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知识用 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1,2, 31. 4掌握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能够 综合应用并解决地质工程相关复 杂工程同题,三、课程目标与教学内
3、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Ui水文地质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训练环节1绪论讲授作业112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讲授作业213地下水的赋存讲授作业314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讲授作业415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演化讲授作业516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讲授作业62、37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讲授作业72、38不同空隙岩层中的地下水讲授作业82、39地下水系统讲授作业92、310地下水资源与评价讲授作业102、311地下水与环境讲授作业112、312水文地质勘察讲授作业121、2、3、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局部第一单元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
4、水的功能,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水文地质学学科划分;水文地质学的开展简史及开展趋势。重 点水文地质学概念;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难 点水文地质学学科划分;基本要求1、识 记:水文地质学概念;2、领 会: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水文地质学学科划分;第二单元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地球中水的分布;水文循环、地质循环;地下水的起源各说;中国水资源概 况;地下水的供水意义;中国地下水分区;重 点水文循环、地质循环;难 点地下水的起源各说;地质循环;.基本要求1、识 记:地球中水的分布;2、领 会:水文循环、地质循环;3、简单应用:中国地下水分区;第三单元 地下水的赋存(支撑
5、课程目标1)知识点、岩石中空隙的概念、空隙的分类;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 表征和特征;岩石孔隙度的概念、孔隙度的影响因素;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 系;给水度的影响因素;包气带与饱水带的概念;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的概念;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的概念;潜水、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越流的概念;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 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重 点岩石中空隙的概念、空隙的分类;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孔隙度的影响
6、因素;潜水、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越流的概念;难 点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给水度的影响因素;基本要求1、识记:岩石中空隙的概念、空隙的分类;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2、领 会:包气带与饱水带的概念;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的概念; 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的概念;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 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越流的概念;3、简单应用:给水度的影响因素;潜水、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四单元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支撑课程目标1)知
7、识点基本概念:渗流、渗流流速、实际流速、水头、水力坡度、迹线、流线、流 网、等水头线、潜水等水位线、承压水等水压线、有压流、无压流、稳定流、非 稳定流、层流、紊流等;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测定;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完整井、非完整井的概念;裘布依公式;饱水粘性土中水的运动规律;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重 点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渗透系数;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潜水等水 位线、承压水等水压线的应用难 点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渗透系数的本质及影响因素;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潜水等水位线、承压水等水压线的应用;基本要求1、识 记:基本概念:渗流、渗流流速、实
8、际流速、水头、水力坡度、 迹线、流线、流网、等水头线、潜水等水位线、承压水等水压线、有压流、无压流、稳定流、非稳定流、层流、紊流等;2、领 会: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3、简单应用:潜水等水位线、承压水等水压线的应用;4、综合运用:河间地块流网的绘制;河间地块流网的特征;包气带水的分 布及运动;第五单元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演化(支撑课程目标1) 知识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地下水中的主要阴阳 离子成分;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 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
9、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类型: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化规律;重 点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 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化规律; 难 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化规律;.基本要求1、识记: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2、简单应用: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类型: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3、综合运用: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化规律;第六单元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支撑
10、课程目标2、3)知识点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的概念;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的主要方式及影 响因素;地表水入渗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活塞式入渗的影响因素;地下水径流模 数、补给模数、径流系数;地下水补给、排泄量的计算;泉的类型、泉的水文地 质意义; 重 点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地下水补给、排泄量的 计算;泉的水文地质意义;难 点地下水补给、排泄量的计算基本要求1、识记: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的概念;地下水径流模数、补给模数、径流系数;2、领 会: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3、综合运用:地下水补给、排泄量的计算;第七单元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支撑课程目2、3)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