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湖南怀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怀化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怀化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 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 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 乃载祖归养。(选自太平
2、御览)注原谷:人名。捐:抛弃。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12、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门外戏元方入门不顾谏父曰是负义也1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捐祖壬野皆以美王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丕父丕从,作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友人惭,下车引之。汝何以收此凶具?15、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3分)16、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 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3分)【参考答案】13、B12、
3、玩耍回头看规劝 这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15、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 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 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继而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 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有时晚上困了,就用水冲头洗脸有 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 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
4、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 饭只有一样肉食,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 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8湖南怀化)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衰转久绝。故渔者歌 日:“巴东三峡巫峡
5、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3、根据语意,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良多趣味(真,实在)C、林寒涧肃(严肃)I)、或王命急宣(或者)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 了“”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 的特点。(2分)27、诗人李白“朝辞
6、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 (2分)答: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2分)【参考答案】23、 A 24、 B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 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8、能抓住事物 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2005湖南怀化)“无礼”。乙文“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的 做法。间接告诉父亲要善待老人,要给儿孙做表率。16、甲文中的元方身上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讲礼守信的”的传统美德;乙文
7、中的原谷身 上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那么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每次吃饭时都不浪费一粒粮食,写字时不浪费一张纸等。【参考译文】【乙】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 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 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 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 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 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8、(2020湖南怀化)【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娶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 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
9、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 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13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因为本其山川(根据)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1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B )(3分)A. (1)山水之乐(2)乐其地僻而事简 B. (1)在乎山水之间也(2)幸生无事之时也 C. (1)名之者谁? (2)修之来此 D.(1)山行六七里(2)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解析】B
10、o都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1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坊山。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17.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和喜 与予游也(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 中四字短语回答)。(1+1+2E分)【参考译文】【乙】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 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俯身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
11、夏天在茂密的树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 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百姓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 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表达这里风俗的美妤,让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种丰收之年的快乐,是 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年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 为这座亭子命名。(2019湖南怀化)【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日:“小惠未彳扁,民弗
12、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 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
13、“未可。”既陈而后 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济:这里指渡过泓水。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门官: 国军的卫士。重(ch6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擒”二毛: 头发花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12.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4分)(1)牺牲玉帛(2)肉食者鄙 (3)门官歼焉 (4)公伤股 .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指标一处)。(2分) 宋公及楚
14、人战于泓1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14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1)【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a”(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15 .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12 .答案: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歼:被杀 死;股:大腿。13 .答案: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4 .答案:(1)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 士兵的勇气
15、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2)对方人多二我们人少, 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15 .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 济或既济而未成列16 .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 此取胜;(2分)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 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2分)【参考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 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 们
16、。”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 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采才去进攻楚军,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 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死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 有摆好阵势的敌人。”(2018湖南怀化)【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 毕力平
17、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18、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 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 日:“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 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日:“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 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 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曩:以往、过去。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怀化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1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