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
《2022《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反思1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亲密相关,但概念却有比较抽象,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干脆的感性相识。同时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力和学习实力。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质量概念,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阅历,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加,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
2、反思2一、在实践中感知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敬重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打算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验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老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驾驭了发觉、相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育了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二、在体验中建构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干脆阅历而产
3、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学问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学问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传统教学中相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纳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峻脱节。克和千克的相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
4、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阅历。所以在“克的相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事。“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视察、耳朵倾听、脑子思索、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验、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反思3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念,对新的学问的新奇和期盼!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
5、关系的期盼和起先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了相识克和千克的学习。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简单了些,可面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学问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生活阅历。因此,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打算任务:每人打算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教学中学生在视察了信息窗,倾听了学生仔细读的四条信息后,思索很主动,提出了很多的问题: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150吨有多重;3、还
6、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实力还是比较强得!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验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相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
7、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假如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可以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确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索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
8、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起,轮番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通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其次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尽然多还没有反应,应当立即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须要大家的帮助?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接着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己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索1千克又叫1
9、公斤,那么,1千克=( )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索与沟通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主动主动的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再次沟通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学问。感觉尚不志向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惊慌了,未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努力!同时令人值得兴奋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嬉戏的运用让学生们得上课心情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盼更显剧烈,表现专注而轻松。课中对于学
10、生进行了较刚好、恰当的评价让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主动性和沟通更大胆而热情了,体现在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相互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许多的记忆小能手如:王义轩、王伟杰、张栋梁、赵传瑞、李新阳等,欣喜地发觉赵传瑞同学在发觉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觉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觉老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老师体重1吨;4个小挚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挚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害羞得他也特殊的踊跃,1千克-30
11、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惊慌与激烈,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觉了词语,我说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订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准确,很有才啊!在本节课中对于用心励志语的运用很少,我想假如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加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因此检测评价,才智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运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接着探究的。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反思4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相识,而且质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不能只靠视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在课
12、前我布置学生到家庭、商场等处找以“克”和“千克”计量的物品,统计结果汇总,然后沟通。这样既能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相识,又培育了小学生社会实践实力。瑞士一个出名的心理学家说:“活动是相识的基础,才智从动起先”,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针对克和千克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变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运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供应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欢乐,领悟到了学问的情趣。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兴奋地相识了“克和千克”。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
13、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相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通过“找实物”“称实物”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识的实物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发觉质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相识,既把传授学问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有机地渗透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掂质量”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实际质量。学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后,动手“估”“秤”苹果、梨、香蕉、鸡蛋等,不仅检验了操作活动成果,更能让学生体验胜利后的快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子。“我听见了就忘了,我望见了
14、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白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意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验探究学问的过程,对学问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坚固,推理才能严密。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反思5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1千克的感性相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留意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加意识,引导学生参加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
15、探究求知的过程中,获得学问,培育创新意识,熬炼动手操作,应用学问的实力。1、教学时力求遵循学问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学生主动参加了学问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学问的新奇心,引发他们剧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2、为学生供应“做数学”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学问形成的过程是由老师讲的。老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供应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建构学问。尽可能地给学生供应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
16、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原委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相识。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运用视察、比较的方法,发觉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肯定的探究实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加创建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意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得到更好的培育。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觉一些规律或探讨成果,同时,课外延长,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
17、注,把探讨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沟通,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相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克和千克的相识教学反思6本节课是属于量的计量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质量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肯定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是如何进行量化比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时学生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的关系,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反思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和千克的认识 2022 千克 认识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