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doc





《2022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调研组认为。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初步了解了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一、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近年来。市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2、逐年提高,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文化产业规模初具省级文化产业基地 4 个,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2 个。1 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 亿元,比上年净增 10.15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4.2%比上年上升 0.3 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 1.9 个和 1.7 个百分点,分别高于
3、、0.1 个和 0.9 个百分点,增速达 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 11.5 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1.7%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55.23 亿元,占全市 gdp比重达 4.34%2 产业结构逐步改善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普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 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 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 69.5%比上年增长 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
4、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 13.64 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0.5%比上年增长 38%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3 文化企业实力增强广电系统近 3 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 15%以上,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经营创收总额达 2 亿元,比净增 4000 万元,增幅达 25%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底,国有资产达 3 亿元;晚报经营总收入 1.47 亿元,广告收入 9900 万元,发行收
5、入 3440 万元,总资产已达 2.2 亿元。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 12 月,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 3000 家,从业人员2 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 1100 多家,从业人员 2.2 万余人,年产值 38.8 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 700 多家,从业人员 5000 多人,固定资产投入 8.5 亿元。4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
6、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 30 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 16 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xx 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5 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年来。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
7、传文化系统 5 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二、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 8%以上的目标。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1 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
8、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2 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市文化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现代文化服务发展调研报告 2022 现代 文化 服务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