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毕设开题报告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楼-毕设开题报告指导.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设计题目: 洪山中学教学楼(6. 6+3. 3+6. 6) x3.9此课题为设计一栋多层教学楼,建筑总占地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 积为6000平方米左右,房屋总层数为6层,主体结构高度约为25米,该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为7度建设地点:武汉市场地面积:长X宽=_60x20 m建筑面积:6000左右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7主导风向:南北基本风压:0. 42_KN/m2基本雪压:0. 5场地地震效应:建筑物所在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时考虑近震影响, 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所在地区考虑。地质水文情况:场地平坦
2、,周围无相邻建筑物,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为:新近杂填层(第一层),耕土及建筑垃圾,厚度0.50.8米,欠压密。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硬塑状态,含少量的铁锦氧 化物,厚度约4. 1 米,fk=195kPa, Esl=9. 95MPa0淤泥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稍湿,厚度约3 米,fk=90kPa, Es2=3. 2MPa。粘土层(第四层),地质岩性为棕色粘土,稍湿,含铁镐结核,坚硬,厚度 未揭露,fk=350kPao地下水位较低,无侵蚀性。施工技术条件:各种机具能满足现浇结构要求。结构设计要求如下:上部结构形式:框架基础结构形式:独立基础通过此次设计,
3、检验所学过的知识,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加深对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好基础。二、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1 .此次的设计,完成的基本内容包括:1.1 文字成果(1)外文资料翻译成果及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学生工作日志(3)计算说明书图纸成果(1)建筑图纸,包括主体结构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局部结构详图,包括卫生间、楼梯等构造详图、建 筑总说明(2)结构施工图 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 面布置及大样、结构平面布置及现浇板的配筋图, 框架配筋图,楼梯、阳台、雨棚等附属结构布置 及配筋图,等2 .关键理论、技术和完成课题方案采用框架结构
4、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用分层法,求水平 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用D值法或反弯点法,求水平地震作用时用底部剪力法, 楼板内力采用塑性法计算。这些均是比拟成熟的理论。以分层法为例详细说明:L受力特点: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有如下特点:(1)框架所产生的侧移一般很小,对结构控制内力影响不大,可 以忽略;(2)当某层框架梁上作用荷载时,在该层梁及相邻的柱子中产较 大内力,其它各层梁柱的内力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2 .基本假定根据上述受力特点,采用下面基本假定:(1)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计侧移影响;(2)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影响本层梁及与该层梁相连的柱。3 .计算方法根据上述假定,可将每层框架连同与
5、之相连的上下层柱作为独立的 计算单元分别进行计算。按照叠加原理,多层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可看成是各层 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内力的叠加(图3-2-4(a)。又根据上述假定, 各层梁上单独作用竖向荷载时,仅在图3-2-4(b)所示结构的实线部 分产生内力,虚线局部中所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这样框架结构 可分解为如图3-2-4(c)所示的独立刚架单元,柱的远端简化为固定 支承。用弯矩分配法进行计算,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只在本单元内进 行分配传递。在计算时应注意两个问题:(1)在计算单元中,取柱远端为固定,这与实际结构有差异, 为消除此影响,规定除底层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0.9,并取 相应的传
6、递系数为1/3 (底层柱仍为1/2)。(2)由于每根柱都在上、下两个单元中用了一次,因此,各 柱端弯矩应为上下两层单元柱端弯矩之和。分层法适宜于结构刚度与荷载沿高度分布比拟均匀的多层 框架的内力计算。4 .解题步骤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步骤是:(1)画出结构计算简图,并标明轴线尺寸,荷载的大小和分 布状态。(2)按规定计算梁柱的线刚度和相对线刚度,并注意除底层 柱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3)用弯矩分配法(或其它方法)自上而下分层计算各单元 的杆端弯矩。(4)叠加柱端弯矩,得出所有杆件的最后杆端弯矩。如节点 不平衡弯矩偏大,可在该节点重新分配一次但不再传递。(5
7、)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求出框架梁在梁端弯矩及竖向荷载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梁端剪力及柱的剪力和轴向力。(6)绘出框架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结构计算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局部:1初估梁、柱、板截面尺寸2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3水平地震作用的侧 移验算4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6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7框架梁柱配筋 8板的配筋计算 9 楼梯设计 10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根据制图标准及施工图深度要求,利用cad软件或者手工完成(框架配筋) 绘图。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1 .建筑设计:3周;2 .结构设计:2-1初估梁、柱、板截面尺寸,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1周2水平地震作用
8、的侧移验算,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周2.3内力组合4框架梁柱配筋,L5周2. 5楼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1. 5周5楼梯设计L 5周3. 6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L 5周7绘图2周3.资料整理及辩论:U1参考资料包括规范、计算工具书、教材等。除规范及工具书外,其它资料尽量选用自 己熟悉的书籍。以下局部参考资料可供参考:1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合编房屋建筑 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王晓琴编著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方鄂华等编著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
9、业出版社20034 .东南大学等合编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龚文惠主编土力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罗晓辉主编 基础工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7李国强等主编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9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设计资料另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