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杭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范式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J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 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日:“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对日:“巨卿 信士,必不乖违。”母日:“假设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 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 仕为郡功曾。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日:“恨不见吾死友! ”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 日:“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
2、我忘,岂能相及? ”式恍然觉寤, 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 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蚌,将叟,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日:“元伯,岂有望邪? ”遂停柩移时丁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日:”是必范巨 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日:“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 涕。式因执统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审:确实。功曹:官名。岂:大概,或许。扩kudng:墓穴。空bi in:落葬下棺。柩jii:棺材。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3、为哪一项()(3分)A.乃共克期日一一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B.具以白母一一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C.必不乖违一一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一一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17.以下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哀
4、。18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 (2)题。(4分)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19 .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4分)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答案:(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解析:这里省略主语,根据下文应山县人为其送丧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送回。20、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 “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
5、分析。(4分)答案: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 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 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解析: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参考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 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 一定拿连处士作为典范。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 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 我们太
6、遗憾了! ”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 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 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 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 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 ”年成不好,拿 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 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
7、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 惭愧并抱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 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 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 举办丧事。”(2014浙江杭州)【甲】(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 ” 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 谓其父母曰:“儿颖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8、”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力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廓青寓宿,手抄归。 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 声闻户外。【乙】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览而 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傅,嗜读书,束7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 *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那么历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 士顾安此耶!仕缺乏以匡君福民,隐缺乏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 同腐草木也! ”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注】日者:以占侯卜
9、筮为业的人。揆(kui):揣度。操履:操行。外傅: 老师。监酒:监管制酒。恶可:怎么能,如何能。1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如是者凡更三师(更换) B.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亲身)C.有余那么用笔札录书(购买) D.隐缺乏以悦亲善身(值得) 20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然遭世乱,2贫无书B.因请寓宿,手抄归 *C.嗜读书,束于贫 *D.仕缺乏以匡君福民A.然遭世乱,2贫无书B.因请寓宿,手抄归 *C.嗜读书,束于贫 *D.仕缺乏以匡君福民北山愚公,年月九十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货恶其弃手地也*诚宜开张圣呼,以光先帝遗德21
10、 .用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儿颖悟非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22 .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9 . D 20. BD21 .22 .许衡与李德辉两人的家庭都很贫困,但他们都喜欢读书且胸有大志。许衡抄书而读, 又善于思考提问,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科举及第;李德辉抄录书籍,读诵不息,又谢绝 与朋友的交往,专心求教,立志于做一个为国效力、造福于民、孝顺父母且有修养的人。23 . (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
11、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 “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比照,说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 极人生态度。【参考译文】【甲】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 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 ”老师说:“为了科 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 ”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 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 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 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
12、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 家里贫穷,没有藏书。曾经看见别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趁机请求借宿,用手抄 好后再回家。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 的大义然后才实行。家中很贫穷,吃糠咽菜,但能泰然处之,诵读诗书的声音一直传到门 【乙】李德辉字仲实,恰好遇上灾年,家里储存的粮食只有五升,他的母亲舂蓬稗,挖 野菜来吃。德辉生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节操高尚。到外傅任职,嗜好读书,因为家贫, 没有方法完成学业。十六岁,到丰州任监酒,俸禄和粮食很充足,有剩余的他就卖掉,买来 纸和笔抄书,晚上诵读不停息。后来厌恶糟曲,慨叹说志士怎能安于这样呢?做官缺乏 以
13、辅佐君主造福百姓,隐居缺乏以愉悦亲人独善其身,天地之间人能活多久呢?默默无闻,跟腐朽的草木一样!于是谢绝了与他交游的青年人,跟随先生和有德行的人讲学,完成自 己的事业。(2013浙江杭州)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鸳马徐行弗间,或 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 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那么不达J 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J此之谓也。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那么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士 *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
14、视,吾听其自然,假设不以为意。植 之既久,人已厌忘,吾那么加勤焉。”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报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 趋往视之,苗那么槁矣。 观此二者,那么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 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注壅(yd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芒芒:疲倦。19.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弩马徐行弗间(缓慢)B.他人莫及也(比得上) c.其子趋往视之(催促)D.自矜功效也(夸耀) 20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A.B.C.而力
15、疲气竭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D.苗那么槁矣思而不学那么殆 策之不以其道 胡不见我于王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4分)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那么加勤焉。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22 .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那么知修业之道矣”?(4分)【参考答案】19. C 20. AB21 . (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2)急速行走 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22 .种树者通过辨土、培壅、灌溉等长期的管理.,最终树茂果繁;宋人希望幼苗加速长 大而拔苗,最终禾苗枯萎。作者通用这两个事例正反认证了学习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 要有恒的毅
16、力的观点【参考译文】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波,却气力疲乏衰 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 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 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 于性急反而不能到达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 “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区分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 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
17、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观察,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 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宋国有个担忧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 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 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 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 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 要深思啊。(2012浙江杭州)【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
18、为?”将 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假设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 非其道也。假设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 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乙】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 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 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 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
19、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 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 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 ”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注鬻(辿):卖。牟牟:通“眸眸”,牛叫声。2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张元怪之(责备)B.速延医治之(邀请)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I).引之使出(牵,拉)20.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今为人所弃而死缺乏为外人道也B.假设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D.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1.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4分)叔父感其言,遂
20、许焉。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 【参考答案】19. A (3 分) 20、BD(4 分,各 2 分)21 .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2 .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 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 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参考译文】【甲】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
21、,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 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 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 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假设看见(它将死) 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 养小狗)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 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 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
22、医治叔父,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 把狗看作亲人一样。【乙】雍正初年,李家洼有个姓董的佃户,他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头牛,这头牛又老又跛, 董家把它卖到屠宰场。老牛逃跑,到董父墓前直挺挺的伏卧在地上,人们牵扶鞭打都不起来, 只是摇尾长叫。村里人听到这件事,都络绎不绝地来看。忽然邻居刘老头气愤地来到,用棍 杖打牛说:“他的父亲掉到河里,与你何干?让他随波漂流漂浮,让鱼鳖吃掉,难道不是大 好事?你无故多管闲事,用你的尾把他引到岸边救了起来,让他多活了十几年。致使他活着 要奉养,病了要医治吃药,死了要用棺材收敛,而且留下一座坟墓,每年都要祭奠扫墓, 成了董家子孙无穷的累赘,你得罪太大了
23、,你本该就死,还叫什么冤呢? ”原来他们的父亲 曾掉到深水中,牛也随之跳到水里,用它的尾巴把他救起来的。董某最初不知道这事,听到 这事后非常惭愧,自己打脸颊说:“我真不是人!”急忙把牛牵回家。几个月后,老牛病死, 董某哭泣着掩埋了它。(2011浙江杭州)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秦人笑之,尊卢沙日:“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至楚境,关吏萦之。尊卢沙日:“慎毋萦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 之馆,问日:“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姑闻师楚之意,何如? ”尊卢 沙怒日:“是非子所知! ”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 怒,欲辞去。瑕恐获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杭州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4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