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在讲到唐代美术史的时候,会有一种很不同的心情。如果大家回忆一下,就会发现,完全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一到唐代,在色彩和线条上都出现了如此华丽的美学风格。我常常用“花季”来形容这个历史时期。张萱、周昉、阎立本,这些初唐到盛唐的美术创作者让我们感觉到整个生命的精神完全像花一样绽放开来。当然,历史本身是延续的,在此之前自然会有一个慢慢积累的阶段,有很多准备工作一直
2、在默默地进行,这个准备阶段可能长达三百年之久,才会水到渠成。 我们之前提到过陶渊明的时代。在南北朝分裂时期,有很多文学实验,也有许多其他实验,这些实验都是在为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做准备。在美术方面,要准备色彩,准备线条,准备造型能力;在文学方面,要准备文字,准备声音,准备诗的韵律与结构,我称其为“漫长的准备期”。 这个准备,特别是文学上的准备,不是很容易发现,因为文学上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其实经过了长时间的琢磨。比如我们现在给朋友写信时,不大可能专门去思考怎样把字和字放在一起会产生比较好的音乐感、节奏感,或者形成一种对仗;但我看学生的报告,会注意他们怎么用“的”“了”“呢”“吗”这些字,这些字用得好不
3、好,和我们讲的文学会有很大关系。我们看“五四运动”前后最早的那批白话文,看当时一些大家的文字,会觉得那个时候“的”用得很多。我想,如果把那些“的”都删掉,文字会更简练一点。可是在当时,他们这么用,是在强调一种文字的解放和语言的解放,他们希望在文学当中能够看到平常讲话的白话形态。我们平常讲话的时候,“吗”或者“呢”这些字不见得会读那么重,可当它们变成文字的时候,会特别触目。“触目”的意思是说,在讲话的时候,“你吃饭了吗?”当中那个“吗”,可能只是带出来的一个音,但一变成文字就跟“吃饭”这两个字同等重要了。在听觉上,这个“吗”只是一带而过;而在视觉上,它却有了很高的独立性。可能就是这个反差,使得文
4、字和语言之间一直在互相琢磨。 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慢慢磨,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有一天,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就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我们甚至在陶渊明这些诗人身上还可以看到琢磨的痕迹。陶渊明这么好的诗人,我们也给予他很高的文学评价,可是以文学的形式美来讲,我其实没有办法完全欣赏他的诗。我不知道这样讲大家同意不同意,大家回想一下,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一首诗的序,他其实是要写那首诗的,结果没想到流传在这个世界上的是诗的序,而不是诗本身。这种现象很有趣,说明这首诗在形式上的
5、完美度还没有被琢磨好。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像唐诗那样的文字、语言还处在“练习”的初期。 (摘编自蒋勋蒋勋说唐诗) 材料二: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那个时代而存在的。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然而如果我们以为诗歌是照相机似的,在反映时代精神面貌时,乃是完全亦步亦趋,则也是不尽然的。因为文学之反映现实经常是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表现的,特别是古典的抒情诗歌,作者的世界观与作品的艺术形象经常是统一的。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古典抒情诗中就没有主客观矛盾的现象。例如唐初王绩的一首名诗野望,
6、作为隋末遗民,他对唐代新的统一局面是怀着寂寞之感的。诗中所谓“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正是表达了这遗民之感的。可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唐初名作,却并不因为这个主题,而是由于中间四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醒目形象。这形象比一切唐初的诗篇更早地反映出了在新的统一局面下和平生活的环境与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这也就是这首诗之所以具有文学史上突出的价值。 而这一种对于时代的礼赞,它原是遗民的世界观中所没有的,却是客观上现实存在的。这里客观的反映是突破了作者的世界观而出现的。然而在古典抒情诗里,这样的现象是稀少的,至少是不明显的。一般的情况,时代的精神面貌经常是
7、通过它所赋予作者的世界观与它所孕育的作者的性格而出现的。这就必然发生一种现象:诗歌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面貌,不免会稍迟于那个时代现实的发展。因为认识既经常落后于形势,那么诗人能充分认识新的现实也就经常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同时诗人们要改变他们已经形成的世界观与前一阶段所孕育成熟的性格也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这就不能那么紧凑地亦步亦趋了。 (摘编自林庚唐诗综论)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到了唐代,色彩和线条上的美学风格变得华丽,整个生命的精神如花般绽放。 B.历史是延续的,美术在唐代之前,可能会有一个长达三百年之久的积累阶段。 C.文学上的准备不容易发现,这使得文
8、学上的语言和文字经过了长时间的琢磨。 D.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即将到来的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大时代前的准备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给予陶渊明的评价很高,但也认同如果从文学的形式美的角度去评价,桃花源记要比其诗琢磨得更好。 B.诗歌中蓬勃的气象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诗歌发展盛况和产生于该时代又超越时代的独特性格。 C.王绩的野望成为唐初名作,不仅因为他身为隋末移民的寂寞之情,还因为中间四句中所塑造的醒目形象。 D.一般来说,诗人需要时间认识现实、改变已有的世界观和性格,这使得诗歌反映的时代精神面貌稍迟于现实。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两
9、则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南朝沈约、王融等人,由比较自由的古体诗逐渐注重诗歌的声律、对仗。 B.“噫吁嚱,危乎高哉!”起笔三个叹词写成文字,更易感受到蜀道高险。 C.应制诗歌功颂德,不察隐忧,滞后于时代现实的变化,能代表盛唐气象。 D.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意境苍凉,却增强了突破现状去进取的豪迈气概。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唐代殷璠在编选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中说诗歌“贞观末(近650年),标格渐高;景云(710年)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727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历代归之于盛唐诗歌成就之一的岑参边塞诗,却正是写于安史之乱前不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
10、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九岁红 周东明 九岁红心里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重,这辈子在戏班儿里,就是唱底包老生的料子了。 这里,先说说什么是底包老生,底包一词是戏班儿的术语,专指扮演“旗锣伞报”这些跑龙套的人,底包老生是又指那些扮演“中军、家院、朝官”的老生统称。 九岁红唱底包老生那是不得已的事情,他在这松州地面上,也唱红过。他六岁入科班儿学戏,九岁那年,三庆戏班儿从京城来了一个名旦,在松州城太和戏院打炮。 头一天的戏码定的是三娘教子,早上那个名旦吊嗓时,正碰上九岁红练功。 名旦看九岁红长得精神,顺口问了一句,你多大了? 九岁。九岁
11、红说。 啥行当? 老生。 嗅,好啊,名旦听后一想,今天晚上的三娘教子正缺个演老薛保角色的老生呢,于是又问九岁红,你敢傍我今天晚上的戏吗? 九岁红点点头。 给你说一天的戏,行吗? 九岁红又点点头。 一会儿,就让我琴师给你说戏。 晚上演出时,九岁红唱那段“老薛保进机房双膝跪落”九连环唱段时,第一句刚刚唱完,台下就是一个满堂彩,有人高声喊着,好,好,好一个小马连良! 九岁红一出三娘教子就唱红了,他的启蒙老师说,你今年九岁,艺名就叫九岁红吧,这样九岁红就成了他的艺名。 九岁红十四岁那年,有一天赶了两个堂会,累坏了嗓子,正值倒仓的年龄,嗓子没有倒过来,九岁红没有嗓子,唱不了角儿,在戏班儿里,也只好唱底包
12、老生了。 咋说,九岁红也是做过科的,身上的活儿,还是规矩严谨,全戏班的人都说,人家九岁红唱底包老生,也是靠本事吃饭。 三庆班儿挑头牌的老生梁四爷,唱洪洋洞时,戏中那个演家院的活儿,非要九岁红来不可。 一次,三庆班去兴隆演出,头天晚上第一场戏,就是梁四爷的洪洋洞,偏巧那天九岁红病了,临时抱佛脚,在当地找了一个底包老生,给梁四爷配戏,应戏中家院的活儿。 这个戏中,有一场杨继业鬼魂吊场的戏,演家院这个人掌灯上场,走到中场,来一个右转身,提示场面上(乐队)改锣鼓点,杨延昭上场,梁四爷往往在这个节骨眼上,都会有个挑帘彩。可是那天晚上,应这个活儿的底包老生不懂,走到中场,没有来那个右转身,直接下场,场面上
13、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改锣鼓点,一下子冷了场,台下叫了倒好,把梁四爷都气哆嗦了。 说来也巧,前几天从京城来了一个,姓程的名角儿,唱余派老生,程先生的跟包老生,是九岁红同科师兄。 打炮那天的戏码也是洪洋洞,赶巧,程先生的跟包那天突然病了。后台管事儿安排九岁红,给程先生配戏,应工那个家院的活儿。 九岁红每个节骨眼儿上,都配合得一丝不差,程先生这出洪洋洞获了满堂彩。 刹了戏,程先生惊叹不已,小小的松州地面,还会有这么好的底包老生。 晚上,程先生在宴宾楼饭店,请九岁红吃夜宵时对九岁红说,我下一个码头要去天津,天津人懂戏,角儿多,不好唱戏,我想让你给我跟包,怎么样? 九岁红摇摇头。 怎么,嫌钱少?我给你的包
14、银会比三庆戏班儿的多。 九岁红仍然摇摇头。 为啥?程先生疑惑了。 九岁红还是摇摇头说,我咋能让先生您破费,为了一个底包老生,出两笔包银。 九岁红说完,两手一抱拳,又说,程先生时候不早了,改天说话。九岁红走了。 穷酸样!程先生心里说,你的活儿再地道,也是个底包老生,跟我还拿捏什么。 程先生恼了。 第二天,程先生问九岁红的师兄,九岁红这个人怎么样? 当然不错啊,他要不是倒仓,现在也是挑头牌的角儿了。 程先生说到这儿,又摆摆手说,好了,不说了。 九岁红的师兄瞅瞅程先生,也没有往下问。 事情隔了一天,九岁红去探望师兄病情,问,师兄怎么样了? 师兄把脸吊得像挂着水似的,冷冰冰的,没有理睬九岁红。 师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安徽省 黄山市 2021 2022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