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品味语言幻灯片.ppt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品味语言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品味语言幻灯片.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品味语诗歌鉴赏专题之三品味语言言第1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两个能力层面:两个能力层面:理解理解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领会诗歌的言外之意领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赏析赏析第2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长沙过贾谊宅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1.贾谊贾谊:西汉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2、后被贬为长沙王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太傅,长沙有其故址。,长沙有其故址。2.2.谪谪宦:贬官。宦:贬官。3.3.栖迟:淹留。栖迟:淹留。4.4.楚客: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第3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高考真题回放高考真题回放1、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003全国卷)2、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04全国卷)3、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005福建)4、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
3、“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005辽宁)第4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品味语言的角度品味语言的角度一、遣词用语一、遣词用语 1、动词、动词 2、形容词、形容词 3、叠词、叠词 4、副词、副词 三、名句赏析(综合)三、名句赏析(综合)二、语言风格二、语言风格第5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例例1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答:答:“怨怨”字用了移情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字用了移情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是吹笛人之心。例例2 2:对词中: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的“闹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
4、好?为什么?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04(2004全全国卷国卷)“闹闹”字用了拟人和通感手法:诗人化视觉字用了拟人和通感手法:诗人化视觉为听觉,为听觉,“闹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不仅形容出枝头盛开的杏花的繁多和鲜艳,不仅形容出枝头盛开的杏花的繁多和鲜艳,而且点染出大好春光中的勃勃生机。而且点染出大好春光中的勃勃生机。1 1、动词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用词之妙。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用词之妙。第6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 2、形容词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
5、注: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的重点对象。例例3 3:雨去花光雨去花光湿湿,风归叶影,风归叶影疏疏。(郊兴郊兴王勃),有人说,王勃),有人说,“湿湿”字用得极为确切,你字用得极为确切,你同意吗?同意吗?这句诗,以这句诗,以“湿湿”形容形容“花光花光”,的确极为,的确极为精妙:雨后日出,被雨洗过的花朵,犹自带着精妙:雨后日出,被雨洗过的花朵,犹自带着雨滴,在阳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更见清新,雨滴,在阳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更见清新,更见精神。更见精神。第7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3 3、副词副词也是赏析中不可忽视的。也是赏析中不可忽视的。第8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
6、期二 例例4 4: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闺怨王昌龄)王昌龄)作者用了一个作者用了一个“忽忽”字,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恰字,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恰到好处,耐人寻味。到好处,耐人寻味。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而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上翠楼,去赏春景。而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远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不禁有些伤感。一个在边疆征战的丈夫,不禁有些伤感。一个“
7、忽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第9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4 4、叠词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例:1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戚。(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李清照)2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登高高杜甫杜甫)第10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5 5、色彩词色彩词:颜色一般和心情有关,表色:颜色一般
8、和心情有关,表色彩的形容词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彩的形容词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渲染气氛。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情感。例例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第11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
9、期二 例例2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这份“着色的思绪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例例3 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绿”与与“醉红醉红”中中第12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赏析示例赏析示例第13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
10、二一、炼字类一、炼字类第14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送裴侍御归上都送裴侍御归上都张谓张谓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注注】上上都都:古古代代通通称称京京都都为为“上上都都”,指指长长安安。劳劳行行役役:因因公公务务而而在在外外跋跋涉涉。秦秦城城:指都城长安。鼓鼙:大鼓和小鼓,借以指军事。指都城长安。鼓鼙:大鼓和小鼓,借以指军事。问问:文文字字以以少少胜胜多多,用用一一字字而而神神态态毕毕现现,境境界界全全出出,称称为
11、为“炼炼字字”。你你认认为为这这首首诗诗第第的的颈颈联联中中哪哪两两个个字字用用得得最最为为精精当当?为为什什么么?请请结结合合全全诗作简要分析。诗作简要分析。第15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答答:颈颈联联中中“随随”“趁趁”二二字字最最精精练练传传神神,堪称堪称“炼字炼字”。(。(1 1分)分)“随随”为为“追追随随”之之意意;“趁趁”为为“追追逐逐,追赶追赶”之意。(之意。(1 1分)分)诗诗人人移移情情于于景景,分分别别将将“江江月月”和和“山山花花”拟拟人人化化了了,月月在在江江中中的的倒倒影影时时时时追追随随着着离离人人的的身身影影,山山花花紧紧紧紧追追逐逐着着马马蹄蹄,
12、江江月月山山花花皆皆有情,只可惜友人就要人离去了。(有情,只可惜友人就要人离去了。(2 2分)分)含含蓄蓄地地表表达达了了诗诗人人对对友友人人离离去去的的依依依依不不舍舍之之情。(情。(1 1分)分)第16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7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王湾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题目:此诗第二联题目: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潮平两岸阔”,有的,
13、有的版本作版本作“潮平两岸失潮平两岸失”,你觉得,你觉得“阔阔”与与“失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第17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失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的主观视觉形象。“阔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接地表达了春字更好,因为它直接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悬”字对应,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第18页,共54页,编辑
14、于2022年,星期二端居端居李商隐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注】这这是是作作者者滞滞留留异异乡乡、思思念念妻妻子子之之作作。题目题目“端居端居”,即闲居之意。,即闲居之意。问问:有有人人说说,这这首首诗诗第第二二句句中中的的“敌敌”字字用用得得很很险险。可可否否把把它它换换成成“对对”或或其其它它看看似似更稳的词?请简述理由。更稳的词?请简述理由。第19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答答:这这句句中中的的“敌敌”不不能能换换成成“对对”或或其其它它词词。敌敌”有有“抵抵挡挡”
15、“抵抵抗抗”之之意意,且且采采用用了了拟拟人人的的修修辞辞手手法法,写写“空空床床”与与“素素秋秋”默默默默相相对对,渲渲染染出出寂寂寥寥清清冷冷的的氛氛围围,抒抒发发了了诗诗人人心心灵灵深深处处难难以以言言状状的的思思乡乡怀怀亲亲之之情情。用用“对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修修改改:“敌敌”写写出出了了诗诗人人面面对对这这份份寂寂寥寥冷冷清清,难难以以承承受受而而又又不不得得不不承承受受的的那那份份无无奈奈和和沉沉重重,从而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思乡怀亲之情。从而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思乡怀亲之情。第20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定风波 苏苏 轼轼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无风雨也无晴。【注注】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作。作。题目:前人评这首词,有题目:前人评这首词,有“简朴中见深意,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于寻常处生奇警”的说法,请以的说法,请以“何妨何妨”、“谁怕谁怕”两个词为例,分析这
17、一特点。两个词为例,分析这一特点。第21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何妨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隐含了作者对自咏着诗句悠然信步,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的豪情。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的豪情。而而“谁怕谁怕”二字,更把作者倔强、豁达二字,更把作者倔强、豁达的性格表现无遗,这两个词写出苏轼内的性格表现无遗,这两个词写出苏轼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第22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长相思山驿山驿 宋万俟咏宋万俟咏 短长亭,古
18、今情。楼外凉蟾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一晕生,雨余秋更清。雨余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人不要听。【注注】蟾,蟾蜍,代指月亮。蟾,蟾蜍,代指月亮。题目:第三句中题目:第三句中“凉凉”字用得极妙,请作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简要赏析。第23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凉凉”字不仅写出了词人当时感字不仅写出了词人当时感受到的雨后环境的清冷,更写出受到的雨后环境的清冷,更写出了词人心境的悲凉。了词人心境的悲凉。第24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眼儿媚眼儿媚 朱淑真朱淑真 迟迟春日迟迟春日弄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19、清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唤春愁。绿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1)(1)首句中首句中“弄弄”字精练而传神,请结合字精练而传神,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词句进行赏析。(2)(2)“何处唤春愁何处唤春愁”的的“唤唤”字,在词中字,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起了什么作用?第25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1)(1)“弄弄”字堪称该句中的字堪称该句中的“词眼词眼”。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春日长,春光暖,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春日长,春光暖,照在轻柔的柳枝上,就像是在轻轻抚照在
20、轻柔的柳枝上,就像是在轻轻抚弄柳枝一般。弄柳枝一般。一个一个“弄弄”字,既突出了春日的和煦、字,既突出了春日的和煦、温暖,又表现了细长柔嫩的柳枝在春风温暖,又表现了细长柔嫩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富有动感,真是妙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富有动感,真是妙不可言。不可言。第26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1)“唤唤”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上承“莺声莺声”,下启,下启“绿杨绿杨”等等三句,让人仿佛看到莺啼从一处流三句,让人仿佛看到莺啼从一处流往另一处,无处不有。往另一处,无处不有。2)一个)一个“唤唤”字,写无处不有字,写无处不有的莺啼声,唤起诗人无处不在、的莺啼声,
21、唤起诗人无处不在、缠绕心头、难以排遣的愁思。缠绕心头、难以排遣的愁思。第27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南乡子南乡子 四川道中作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曹伯启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两握不曾乾两握不曾乾,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知身是我,平安。孤馆青灯夜更寒。【注注】选自选自元明词三百首元明词三百首(岳麓书社,岳麓书社,19941994年,年,黄天骥选注黄天骥选注)。作者曹伯启作者曹伯启(元元)1255)125513331333
22、,字士开,字士开,号汉泉,砀山号汉泉,砀山(今属江苏今属江苏)人。元文宗天历年召为淮东盐人。元文宗天历年召为淮东盐访使,官至行中书左丞上护车。卒谥文贞。著有访使,官至行中书左丞上护车。卒谥文贞。著有汉泉汉泉漫稿漫稿。词风疏放,足迹遍川黔,山水感受写得最。词风疏放,足迹遍川黔,山水感受写得最为真切自然。为真切自然。第28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词中词中“两握不曾乾两握不曾乾”句,语句平易却最句,语句平易却最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细节传神。细节传神。“两握不曾乾两握不曾乾”,诗人身悬绝岭,诗人身悬绝岭时心惊魂悸的情态毕显,危处之怯,险境之时心惊魂悸的情态毕显,危
23、处之怯,险境之悸,描写得准确、具体和生动。悸,描写得准确、具体和生动。这样写,从侧面烘托出了蜀道之艰险,蜀山这样写,从侧面烘托出了蜀道之艰险,蜀山之高峻。之高峻。为下文为下文“到晚才知身是我到晚才知身是我”作铺垫,写出作铺垫,写出诗人心情由紧张惊惧到放松的跌宕变化的诗人心情由紧张惊惧到放松的跌宕变化的过程。过程。第29页,共5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2008(2008年天津新课标卷年天津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诗,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山居即事山居即事 王王 维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鹤巢松树遍遍,人访荜门稀。,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专题 品味 语言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