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局2012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务局2012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务局2012年抗旱工作总结.doc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务局2012年抗旱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水务局2012年抗旱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 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希望水务局2021年抗旱工作总结作为参考,帮助到您撰写总结,也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更多的关于关于水务局的演讲稿专题! 一、旱情特点入春以来,我县降雨偏少,据统计溜子田水库雨量站1至4月2日共计89天,降雨量仅为27.3mm,最大日降雨量仅为11.0mm。加之XX年11月至12月降雨量偏少,致使我县出现了50年一遇的干旱。由于降水量偏少全县54座水库库容0.4217亿立方米(总0.5771亿方)比多年同期减少10,5座水库干涸。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截止4月2日农作物受灾
2、24.1千公顷,其中:轻旱3.4千公顷,重旱7.3千公顷,干枯13.4千公顷。水田缺水0.009千公顷,旱地缺墒2.3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17平方公里,因旱造成45个自然村1.3万人和0.5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部分自然村0.32万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有的地方水源干涸,要到15公里外的地方运水,每方水运费达15元。由于旱情及3月份的霜冻导致全县农作物大量绝收。截止XX年4月2日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
3、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二、主要抗旱措施针对各地出现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0日即发出“关于认真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未雨绸缪,认真研究抗旱对策,及早动员部署。一是适时启动抗旱预案,落实抗旱各项措施。要求各地认真分析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抗旱预案规程和“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和生产用水关系,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尤其要强化水库调度,正确处理人饮、发电、灌溉及工业用水的关系,把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是确保重点,科学实施水源
4、调度。要求各地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水量科学调度,确保重点对象的用水需求,尤其要以确保夏收夏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重点工业用水和“三夏”农业生产用水放在突出位置。水源有困难的地方,广泛动员发动群众,采用引、堵、拦、截、抽等措施解决水源总量;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选用耐旱地优良品种,推广旱作农业、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抗旱能力和水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各尽其责,协同做好抗旱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防旱抗旱工作的指导,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水资源短缺地区群众提供帮助。气象、水利、防
5、汛部门要及时分析判断气象、水文态势及旱情发展趋势,为领导防旱抗旱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作物抗旱的技术指导和重要经济作物的重点保护,加强水肥管理,采取覆盖遮阴等措施,保墒抗旱;水利部门要科学调度水资源,指导各地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及灌区、渠道、灌溉设施配套改造,加大山地水利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开展节水灌溉和乡村供水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造林保苗工作,认真检查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严格野外火源管理,遏制森林火险发生;渔业部门要做好海、淡水种苗场的保种工作,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经贸、电力部门要做好用电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全县用电。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6、加强信息交流,做好优质服务,确保夏收夏种工作顺利开展。 (2) 三、抗旱工作情况及效益抗旱工作:XX年全县投入抗旱人数0.72万人,其中,机关干部0.2万人次,投入机动抗旱设备720台(套),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16辆次,抗旱用电26.2万度,抗旱用油78.9吨,实现抗旱浇灌面积0.98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万人和0.35万头(匹)大牲畜。四、主要经验针对严重的旱情,县委、政府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抗旱。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先后几次召开抗旱工作紧急会议,进一步统一全县各级干部群众“抗旱夺丰收”的思想,坚定了全县人民全力抗旱和战胜旱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
7、政府研究,处级领导分片负责,把各项责任细化到每位领导和部门;抽调专人组成2个督察组,加强督促巡查,使抗旱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三是县委、政府先后2次发出抗旱救灾通知,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全力抗旱救灾。四是加大投入,全力支持抗旱。采取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乡镇和群众自筹、干部职工捐资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抗旱资金,XX年全县已投入抗旱经费68万元。五是全民动员,抗旱保春耕。各乡镇及县直各相关部门进入5月全部取消双休日。按照“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捐物”的原则,所有干部职工全部走出机关,深入生产一级帮助群众抗旱,与农民共渡难关,确保把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六是严格抗旱
8、资金管理和使用,严禁任何人或任何地方挤占或挪作他用,确保专款专用。五、抗旱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XX年,全县共投入抗旱保苗专项经费68万元,其中:县级以上拨款2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10万元;群众自筹38万元。主要用于购fa旱地龙及抗旱设备和抗旱水源点建设。六、抗旱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县旱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二是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三是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四是产水供水时间不一致;五是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病险水库多,蓄水严重不足;六是引水工程存在渠系不配套,造成引水渠倒塌淤积严重,水量浪费严重;七是抽水设备设施部份被盗,毁坏严重;八是水利工程及水源点工程建设滞后;九是水毁工程修
9、复经费不足等。十是抗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七、对今后抗旱工作的对策及建议抗旱工作的对策及措施: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一是工程措施: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以水制旱,巩固现有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合理开发地下水源解决部份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困难;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发展集雨节灌工程;修建集雨水窖,解决分散农户人畜饮水困难和部份旱地抗旱用水。二是采取农业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因地制宜选择耐旱作物品种。三是管理科技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使用“fa旱地龙”抗旱剂;建立健全抗旱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抗旱服务功能,开展人工增雨,弥补地面水源不足。四是抗旱非工程措施:实行行政首长抗旱负责制;
10、制定抗旱预案,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加强旱情监测预报统计工作。八、防汛工作准备情况我县XX年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要求。做了五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组织准备,组织准备的核心是责任制,而落实责任制的关键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4月份各乡(镇)公布了辖区内重点河流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要求防汛责任人要对防汛工作进行以经常性督促检查,深入调查研究并解决防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防汛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在防汛工作全过程。二是工程准备。对水雨情测报设施、防洪工程设施、通讯设施等安全避险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和安全维护,积极争取和筹措水毁资金100万元,抓紧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险工险段的除险
11、加固,做好蓄滞洪区运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工程正常运行。三是方案准备。根据防洪工程和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结合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修订、完善防御特大洪水工程预案和全面开展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提高了可操作性。四是物资准备。做好了防汛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五是工程准备。落实好专业抢险队伍和群防队伍,通过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抢险队伍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 1 工作总结精选阅读 水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 水务局20xx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水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五城一村”建设为抓手,全年争取上级资金9016万元,农田水利、河渠治理、城乡供水、外域调水、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
12、新的突破,总结如下: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我市被列入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县市,争取国家资金6789.48万元,发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节水灌溉项目。地表水灌溉项目涉及3个乡29个行政村,发展管灌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井灌区项目共计14个乡镇35个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项目于今年11月初开工,年内完成工程量的80%,20xx年3月份竣工。(二)完成两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项目总投资1550万元,共解决15个乡镇办事处49个村和37所学校3.5万人口饮水问题,今年6月份完成;20xx年项目总投资355万元,解决15个村0.71万人饮水问
13、题,主体工程已完工。(三)地表水厂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作为南水北调配套供水工程,水厂工程包括净水厂和配套管网两部分。净水厂近期规模12万m3/d,远期增至24万m3/d。配套管线42.99km,远期增加8.37km,投资概算3.58亿元。今年9月11日水厂土建工程开标, 10月5日全面开工建设。(四)推进古洋河治理工程。投资2384万元,实施清淤河道28.335km、岸坡防护0.4km、重建麻家坞二村桥等项目。(五)加强千里堤治理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于今年6月份完成大清河治理二期工程,治理总长9.07km。包括翻修小关村北至十二孔闸7.17km、七里庄至大口子1.9km堤顶路面,完成0.7
14、km压重平台、1.2km复堤及1.37km砌石护坡;投资592万元,于今年8月份完成李广段4.32km堤顶路面修复工程。(六)开展隔碱沟治理和西大务码头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对西大坞段3.25公里和李广段2.86公里隔碱沟进行清淤整治。李广段清淤任务于9月15日全部完成。西大务段清淤因拆迁及施工条件影响,指挥部对工程计划进行了变更,目前共清淤3000米,基本完成清淤任务;金马淀渠沽口闸和西大坞码头建设方案获批复,目前已开工建设。(七)完成省级以上资金农田水利项目。总投资989万元,实施西吴扬水站维修,新建北汉扬水站,整治改造坑塘10座,渠道整治5.712公里,铺设防渗管道77.52公里。20
15、xx年7月份完工。(八)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市财政投入107.3万元,于今年4月份从王快水库紧急引水1000万方用于农业灌溉,有效缓解了春季抗旱和生态用水困难。全面部署防汛工作,投资24.95万元,完成水利工程汛前应急维修养护。汛期科学及时指挥调度闸站排水除涝,保障了安全度汛。谋划实施了任青渠和芦各庄排渠疏浚工程,市区排水不畅问题得到改善。(九)实施东大坞节制闸工程。任文干渠东大坞节制闸已运行40余年,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争取资金426万元,于今年7月实施东大坞闸除险加固工程, 12月份完工。(十)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投资1584万元,完成28座农村危病桥闸维修重建
16、工作,消除了安全隐患。争取资金66万元,进行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争取资金111万元,完成河道划界竖桩工作。(十一)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控设施。投资228.77万元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控监测站20处,投资55.65万元建设非农用水户水量监测站53处,实现与省水利厅联网监测,提高了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平。二、20xx年工作谋划着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千里堤高任界至小关村北段治理工程。计划投资34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00万元,省补340万元,本市配套1360万元)。实施包括10km千里堤迎水侧复堤,10.79km堤顶路面硬化等工程建设。20xx年上半年完成手续报批、财政评审及招投标工作,下半年实施完成
17、,从而实现*千里堤主堤堤顶沥青路面全覆盖。(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工程主要任务为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保持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缓解沿线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实现向白洋淀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资金来源为中央和省级资金。*段工程投资1.02亿元,征迁投资6644万元。输水线路途经我市小白河上段和任文渠,共计利用渠道长度32.4km。工程主要包括渠道清淤、疏浚、扩挖、削坡、衬砌等;闸涵工程共24座,桥梁工程3座。20xx年底开工建设,项目工期24个月,20xx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xx年底全部工程完工。(三)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在完成20xx年压采工程基础上,继续争取投资2400万
18、元,实施20xx年地下水压采治理项目,解决2.4万亩灌溉用水问题,压采深层地下水380万立方。(四)地表水厂建设。全力推进净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于20xx年6月份完成净水厂、配水管网施工及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五)农村病险桥闸改造工程。20xx年计划改造农村病险桥闸18至25座,估算本市财政投资1500万元。 (六)加强水资源管理。投资52.5万元,建设地下水动态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地下水信息时监测。积极跑办以下项目:(一)聚龙淀整治工程。工程总容量1500万m3,由原千里堤、新建隔堤、泵站、退水闸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核定概算总投资4.97亿元,资金来源为本级财政投资。争取20xx年上半年
19、完成技设、评审、招投标、征迁安置等前期工作,20xx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二)小白河古洋河水系连通工程。连通工程西起小白河上段胜利渠分水口,东至古洋河上段麻家坞扬水站,全长20.2km。分为三段:自小白河上段至胜利路西沟进行河道清淤疏浚;自胜利路西沟至杮庄排渠沿南绕城交通线新开挖河道;杮庄排渠进行河道清淤疏浚;滨岸带设15m绿化带,估算本市财政投资1.5亿元。计划上半年完成勘测设计、财政评审和占地征迁,下半年组织招投标和施工。(三)小白河中段治理工程。小白河中段南起12孔闸引渠,北至任文边界附近十字河。治理目的是提高小白河中段行洪标准至设计标准,解除流域内的洪灾威胁。工程措施包括全段25.1km
20、河道清淤疏浚,滨岸带建设25m景观绿化带,估算投资7000万元。(四)任文干渠治理工程。任文干渠西起千里堤七孔闸,东至*与文安交界,全长33.8km(含12孔闸引渠),是*市重要的灌排渠道。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分段清淤后,多年未实施系统治理。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清淤疏浚33.8 km、河岸险工段及村占段防护6.4km、河滩地及河堤恢复、滨岸带生态景观建设和种植防护林2.4km2。估算投资5.0亿元。 水务局水利工作总结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忠诚、为民、科学、务实”的精神,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意识,针对水利工作薄弱环节夯实水利
21、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能力大大提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得到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作在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一、年任务完成情况 (一)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水利建设各项任务。 按照市政府年度工作任务的安排,全市水利系统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城乡排涝设施等工程的建设进度,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优化水利设施布局,展示优美水环境和水乡文化特色,水利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为全面构建我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度全市开工工程 宗,至12月底完成工程141宗,全市水利建设投入8.39亿元,完成工程量土方6
22、55万立方米,石方41万立方米,浆砌石 万立方米,混凝土方 万立方米。江堤维修加固 公里,险段整治22.1公里,堤路结合38.86公里,堤围灌浆68.8公里,填塘固基 公里,河涌清淤218.22公里,渠道维修加固379.1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宗,中型水库应急除险1宗;水闸维修加固10宗;新建涵闸19宗,维修34宗,穿堤涵窦4宗;机电排灌站维修 千瓦,排灌站调整巩固改造 千瓦。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是我市目前水利建设的两大系统工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自XX年启动以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抓好领导责任、前期工作、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四大环节,积极组
23、织建设高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并连续四年获得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先进单位一等奖称号。我市列入计划的18项防灾减灾工程,至年12月,已累计完成投资29.95亿元,完成建设任务92.4%,目前除两涌达标加固工程中的三水芦苞涌堤防加固工程尚未完成,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正在重新办理报省发改委立项外,其余项目已进入竣工销号阶段。 全市性的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于XX年下半年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得到全面推进。东平新城荷村涌、新城涌,禅城区的新市涌,南海区狮山解放涌,顺德区勒流扶安河、大良河以及三水区的西南涌等已建成项目,成为当前河涌综合整治的亮点。截至目前,全市已
24、完成主干河涌整治约427.6公里,完成投资约9.92亿元。 (二)做好三防减灾工作,抗洪防风取得全面胜利。 年三防工作切实抓好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三防工作责任制,狠抓防汛工作的思想、组织、队伍、物资和措施等“五落实”工作,并对堤围、水库、涵闸和排涝设施及有关的险工险段进行了加固和整治,充分做好防大洪、抗大灾、抢大险的各项准备,做到行动早、检查细致、措施落实,先后启动全市防汛级应急响应、防汛级应急响应、防暴雨应急响应、防暴雨级应急响应、防台风级应急响应各1次,防台风级应急响应2次,安全转移群众6500人次。成功抗击“08.”超50年一遇大洪水和“风神”台风特大暴雨、以及热带风暴“北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务局 2012 抗旱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