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第第1章章 总则总则 1.0.1 为了提高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的应用技术水平,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从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方面对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工程进行了技术规定。1.0.3 本规程适用于增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4 强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以下简称卷材)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第 2 章章 材料材料 2.0.1 卷材外观表面应平整,无疤痕、裂纹、粘结
2、和孔洞,边缘应整齐,网布不得外露,上下胶层不得脱层。每卷卷材允许有一处接头,其中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应少于 2.5m,接头处应剪切整齐,并加长150mm 备作搭接。2.0.2 卷材的厚度规格应为 1.00mm、1.20mm、1.50mm、2.00mm,宽度规格应为 900mm、1000mm,每卷面积规格为 10、15、20。2.0.3 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0.3 的要求。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 2.0.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项目名称 性能要求 纵向 9.0 拉伸强度(MPa)不小于 横向 5.0 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10 低温弯折性 20,无裂纹
3、 抗渗透性,0.3MPa,30min 不透水 拉伸强度(%)不小于 80 热老化保持率,802,168h 断裂伸长率(%)不小于 70 2.0.4 胶粘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接缝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 15N/10mm,浸水 168h 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不应小于70%;基层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 8N/10mm。2.0.5 进场材料抽样复验应遵守下列规定:同一牌号、规格的卷材,抽验数量为:大于 1000 卷,抽取 5 卷;5001000 卷,抽取 4 卷;100499 卷,抽取 3 卷;小于 100 卷,抽取 2 卷。将抽取的卷材开卷进行规格、外观质量检验,全部指标达到标准规定
4、时,即为合格。其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即应在受检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全部达到规定为合格。复检时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外观质量为不合格。卷材物理力学性能应检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弯折性、抗渗透性。胶粘剂性能应检验粘结剥离强度、浸水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2.0.6 卷材的贮运、保管应遵守下列规定:不同牌号、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雨淋、日晒,不得与有损卷材质量或影响卷材使用性能的物质接触,并远离热源。运输途中或贮存期间,卷材应平放,贮存高度宜平堆 5 卷为限。2.0.7 胶粘剂的贮运、保管应遵守下列规定: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5、 不同品种、规格的胶粘剂应分别用桶密封包装存放;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严禁接近火源、热源。第第 3 章章 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3.0.1 屋面防水等级为级时,可采用三道卷材设防;为级时,可采用二道卷材设防;为级时,可采用一道卷材设防。屋面防水等级为、级时,亦可采用卷材与其它材料防水层构成多道设防,刚性防水层宜放在卷材防水层上面,涂膜防水层宜放在卷材防水层下面。3.0.2 屋面防水等级为级时,卷材厚度不应小于 1.5mm;、级时,不应小于 1.2mm;级复合使用时,不应小于 1.0mm。3.0.3 卷材防水屋面应根据建筑物性质、重要程度、结构特点、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设防要求等进行防水构造设计,内
6、容应包括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隔离层、架空隔热层及基层处理等构造层次的设计以及防水节点构造。3.0.4 屋面结构层应有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当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的细石混凝土嵌缝密实,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当板缝宽度大于 40mm 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必须渗置构造钢筋。找平层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其厚度和技术要求应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缝应设在板端缝处、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其纵横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6m,缝宽宜为 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兼作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
7、。3.0.5 在北纬40以北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它地区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时,保温屋面应在结构层上、保温层下设置隔汽层.隔汽层可采用 1.0mm 厚的单层卷材空铺施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70mm。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设置的隔汽层卷材,在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应小于 150mm。3.0.6 保温层厚度设计应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保温层设置在卷材防水层上部时,应采用憎水性或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应在保温层上做找平层。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3.0.7 在卷材上设置刚性防水层时,卷材与刚性防
8、水层之间应设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纸筋灰、麻刀灰、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塑料薄膜、无纺布、粉砂、石灰浆、滑石粉等。3.0.8 坡度大于 18m 的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平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排水坡度宜为 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 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3.0.9 水落管内径不应小于 75mm,一根水落管的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 200。水落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 20mm,其排水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 200mm。在结构构件(如柱)内埋设水落管时,其内径不应小于 100mm,但弯管不应暗埋;水平水落管的坡度宜为 3%10%。3.0.10 在非寒冷地区通风
9、较好的建筑物上采用架空隔热屋面时,架空板支座与卷材接触处宜设附加层。附加层可采用卷材或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3.0.11 卷材铺贴可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满粘法。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屋面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屋面卷材防水层上有刚性保护层压埋;屋面基层变形较大;地下工程平面卷材外防水。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时,距屋面或地下工程平面周边 800mm 内应满粘,卷材与卷材之间亦应满粘。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满粘法:基层坡度大于 25%或立面上铺贴;经常承受动载作用的地下工程平面或坡面卷材防水;
10、多道卷材设防时,卷材与卷材之间的粘贴。3.0.12 节点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振动等因素,使节点设防能够适应基层变形的需要;按照增强设防的原则,采用附加增强、柔性密封、多种防水材料互补并用的多道设防、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作法;按照防排结合的原则,保证排水通畅。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3.0.13 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水落口、水平和垂直出入口、伸出屋面的管道周围等节点处应设附加层.附加层可采用一层卷材满粘或防水涂膜。屋面板与檐沟的交接部位,无保温层屋面的板端缝等处的附加层宜采用一层卷材空铺,宽度宜为 200300mm。3.0.14
11、高低跨屋面的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 300500mm 宽的板材加强保护;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或冲水墩。高低跨变形缝处应有适应变形的防水构造措施。3.0.15 采用排汽屋面时,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应纵横设置,间距宜为 6m,并同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排汽道交叉处。排汽孔以不大于 36 设置一个为宜,排汽孔必须做好防水处理。3.0.16 卷材屋面宜做保护层。保护层宜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浅色涂料或块材、20mm 厚水泥砂浆、30mm 厚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3
12、.0.17 上人屋面应根据使用功能选用块材或细石混凝土面层,并按要求确定其厚度。3.0.18 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可采用干铺,亦可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剂或水泥砂浆粘贴。保温层上可用混凝土板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间应铺纤维织物,混凝土板材可干铺,亦可用砂浆铺砌。3.0.19 卷材防水屋面上放置的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宜包裹至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当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必要时在其上浇筑厚度为 50mm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以上的细石混凝土。3.0.20 卷材用于地下防水工程时,
13、可采用外防外贴或外防内贴方案。设计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工程的类型和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选择。3.0.21 对一层地下结构或地下水位低于地下结构底标高时,应设一道卷材防水;对二层地下结构或低于地下水位的地下结构,以及有特殊设防要求的一层地下结构,宜设二道卷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 1.2mm。3.0.22 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找平。平面防水层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40mm 的细石混凝土,立面外防水可采用厚度不大于 10mm 泡沫塑料或砖砌保护层。3.0.23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出入口、排水沟、集水坑、侧壁洞口或突出构件等节点处,地下结构高低错层处,立面与平面、立面与立面交接处应设附加增强层
14、,附加增强层应采用一层卷材满粘。地下防水工程的阴角、阳角应设涂膜或金属附加增强层。第第 4 章章 细部构造细部构造 4.0.1 天沟、檐沟应增设与卷材材性相容的防水涂膜附加层,亦可采用增铺一层卷材。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 200mm(图 4.0.1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天沟、檐沟内侧宽高比不应小于 21,当檐沟外侧壁系倾斜高壁板时其檐沟处宽高比亦不应小于 21。高低跨交接处设有内排水天沟,其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密封处理(图 4.0.12)。4.0.2 无组织排水檐口 800mm 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在变坡处应空铺 500mm
15、宽的一层卷材,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图 4.0.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4.0.3 水落口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涂膜附加层、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增加的尺寸。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水落口周围直径 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 5%,并应用与卷材相容的涂料涂刷,再将卷材开洞铺至水落口,剪口处用密封材料封口(图 4.0.31、图 4.0.32)。4.0.4 变形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然后在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图 4.0.4)。高低跨变形缝处应用合成高分子卷材或金属板覆盖(图 4.0.12)。
1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4.0.5 泛水处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铺贴。泛水收头当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图 4.0.51),也可在砖墙上留凹槽,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内,再用密封材料封固,或用聚合物砂浆抹压过卷材 50100mm,上部宜用涂膜防水(图 4.0.52)。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卷材收头可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图 4.0.53)。女儿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压顶板。当为预制混凝土压顶时,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当为现浇时,每隔 1015m 应留分格缝,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当采用砌砖加抹水泥砂浆压顶时,应在其上铺贴一层卷材。天沟、
17、檐沟的卷材收头应用密封材料封固,再用聚合物砂浆抹压。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4.0.6 屋面垂直出入口卷材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图 4.0.61),水平出入口卷材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板下,泛水应设护墙(图 4.0.6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4.0.7 反梁过水孔应根据排水要求确定孔口尺寸及距沟底板的高度。过水孔高度不应小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 250mm,过水孔可用涂膜或密封材料防水。采用预埋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应小于 75mm,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程 标准规范 增强 氯化 聚乙烯 橡胶 卷材 防水工程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