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说明反射弧的组成。3.结合实例,阐述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4.通过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学会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的方法。【课前准备】1. 反射:在 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 ,叫作反射。2.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反射弧:(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组成:通常是由 、 、 、 和 ( 和 等)组成的。4.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5.非条件反射:出生后 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 。6.条件反
2、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 和 而形成的反射叫作 。【学习过程】一、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结构基础: 。(2)分类: 。(3)完成条件: 和适宜刺激。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的组成: 。3兴奋兴奋传导途径反射弧中传导: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传导兴奋)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还会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例如,在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中,兴奋还会从位于 的低级中枢传导到 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所以你会感觉到手被扎或腿被叩击了。二、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
3、数量: 。2条件反射数量: 。(3)建立过程 (食物)产生非条件反射无关刺激(铃声)不产生非条件反射先无关刺激再非条件刺激,重复若干次无关刺激转化为 ,产生条件反射(4)条件反射的消退原因:如果反复应用 而不给予 ,条件反射就会 ,以至最终完全 。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意义: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5)条件反射的意义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 ,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3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