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深度解读解析文稿讲话稿实录: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11.docx





《2022新课标深度解读解析文稿讲话稿实录: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课标深度解读解析文稿讲话稿实录: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1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新课标深度解读解析文稿讲话稿实录: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2001版义教课标、2011版义教课标均没有“学业质量标准”这一模块,也就是缺少质量评价标准。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会出现不兼容、不匹配,教学与考试评价也会出现脱节,造成因命题人不同,同一内容试题难度不同的现象。命题超标已成为常态,倒逼老师为了让所教班级学生考个好成绩,拼命加大试题训练难度,同时市场上学科习题、试卷、资料盛行,以解题、刷题为主学科培训繁荣,这样人为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另外,每年中招考试,省教研室要公布学科考试范围、题型、样卷的考试大纲,于是就出现了考纲凌驾于课标之上的怪相,考什么、教什么,考
2、什么、学什么、练什么,不考不学、不练,课标形同摆设。总之,教学与评价出现了割裂,呈现两张皮,教学评很难做到一致性。 令人欣喜的是,刚公布2022版新课标显著特点有:1.提出了素养导向的学科课程目标,从只有内容标准到又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化编排更利于学科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深度实施,倡导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2.仅从学科课标新增加学业质量标准来看,它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就构成一个完整链条,课程内容决定学什么,课程实施引导怎么学,课程目标决定学到什么程度,而学业质量标准提供怎么评、怎么考。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教学评一致性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2022版新课标对学业质量
3、标准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过程、结果、考试命题依据。可见,学业质量标准是命题设计、教学设计的依据、标尺、指挥棒。学业质量标准是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也就是说,新课标不但规定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同时还明确指出了考什么、怎么考,这样教学评三者之间就融为一体,师生依据课标教与学,依据学业质量练与考,学业质量标准已成为命题是否超纲准绳,教学评就实现一体化、一致性;素养立意、以标命题新导向将成为命题新常态。一、教学评一体化迭代升级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不是本次课标才提出来的,它是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
4、厘定与更容。我认为双基时代,讲知识点,学知识点、练知识点,以知识点是否记清楚为统揽教学评三个环节,是教学评一体化的1.0版。其核心是以课时为单位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旨在夯实所谓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双基为中心的教学评一体化。它最终结果扭曲为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成为了知识点的线性训练。三维目标时代,目标统领是教学评一体化2.0版,出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是核心。通俗地说:整个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你准备带学生到哪里去,即制定、出示学习目标;你怎样带学生到哪里去,即学习路径、方法、策略;学生到底到哪里去了没有,即教学效果检测目标达成。2.0版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是以单元为单位设计
5、教学评一体化,但目标确定缺少质量标准,认为因素痕迹过重。虽然强调过程目标,仅仅是知识目标更全面,不过仍然是属于知识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缺少对素养的关注。核心素养时代,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准绳落实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评一体化进化后的3.0版。内涵之一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相互统一,并且均指向大概念统领的核心素养习得。内涵之二指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任务设计)与教学测评作为整体,三者具有一致性、匹配性。通俗来说: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即大概念,教学内容要落实大概念形成、运用、迁移,教学测评要以质量标准为纲来评价大概念所体现的核心素养习得,三者要
6、互相照应、匹配。它指向学生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与核心素养达成。3.0版教学评一体化是以学业质量为标准,以大概念、大观念、大任务统领下的大单元为结构单位设计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演变:知识点一一知识单元一一学习单元;单篇教学一一单元整合教学一一素养本位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可见,它的本质是以素养为纲,构建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大主题、大任务、大单元为形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单元。以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为主线,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统筹考虑,强调真实情境、真实任务,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学科思维模式和探究模式,凸显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经历完整学习单元,形成结构化整体性的核心素养。一句
7、话,是从知识为本走向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教学评一体化迭代升级,从传统双基时代的突出知识点掌握的教学评一体化、三维目标时代强调全面知识理解的教学评一体化走向以学习质量标准来落实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二、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我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 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强调从碎片化课时设计走向大概念统整的、系统化的学习单位教学设计; 新教学评一体化要求从单一学程设计,走向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的学习系统整体设计目标设计、情景任务设计、规则设计 、工具设计,尤其是关注目标达成设计; 新教学评一体化重视问题化系统构建,重视学习
8、脚手架、学习策略多元分层设计,即关注知识在情境中的意义化将知识放还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引发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将情境中的知识抽象为学科中心的关键概念和能力,在新情境中去检验; 新教学评一体化要求从常态教学方案设计走向突出大概念深度理解的翻转逆向教学设计,即传统的是先确定目标、再确定学习内容、最后设置达标检测的正向设计,现在倡导的是先确定学习目标、再确定检测目标、达成判断指标依据、最后依据欲达成这些指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 新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嵌入式评价、过程性评价、任务式评价,评价贯穿教学活动、任务始终。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特别强调不能把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新课标深度解读解析文稿讲话稿实录:学业质量标准背景下的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11 2022 新课 深度 解读 解析 文稿 讲话稿 实录 学业 质量标准 背景 新教 一体化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