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4).pdf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4).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4)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 3.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2、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5.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
3、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9.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1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12.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3.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符合()。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
4、移 D.具体迁移 14.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1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6.鲁班是借助()发明锯的。 A.定势 B.变式 C.问题 D.原型启发 17.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 1623 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
5、保罗朗格朗 D.培根 18.“学不躐等”反映了()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9.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20.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C.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二、辨析题二、辨析题 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
6、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3.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4.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5.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6.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我国中学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每一原则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2.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5.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 1.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
7、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问题: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问题: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答案】D。
8、专家解析: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属于教师的自我监控过程。 2.【答案】C。专家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答案】C。专家解析: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答案】B。专家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题干中的话就出自这本书。 5.【答案】A。专家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6.【答案】C。专家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和核心工作。 7.【答案】D。专家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8.【答案】C。专家解析: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9、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9.【答案】A。专家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0.【答案】D。专家解析:“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11.【答案】D。专家解析: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 12.【答案】A。专家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
10、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13.【答案】D。专家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由“石”到“磊”字的学习.属于这种具体迁移。 14.【答案】D。专家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加工而形成的有关诗文意境的画面,是一种想象过程。 15.【答案】D。专家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要依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 16.【答案】D。专家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专家 命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