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品污染与预防优秀课件.ppt
《第八章食品污染与预防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食品污染与预防优秀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食品污染与预防第1页,本讲稿共65页第一节 食品生物性污染与预防l目前威胁食品安全的危险主要来源于食品的各种性质污染。l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污染,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新技术、新材料、新原料的使用,致使食品受污染的因素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第2页,本讲稿共65页第一节 食品生物性污染与预防l一、食品污染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定义: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造成食品 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 的过程。l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三个方面:1.生物性污染:细菌、病毒、霉菌及其毒素,寄生虫、和有害昆虫。第3页,本讲稿共65页2.化学性污染:来源复杂、种类繁
2、多,主要有: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包装容器具、材料等溶于食品中的原料物质、单体及助剂等;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开采、冶炼、国防、生产及生活排放等。第4页,本讲稿共65页根据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食品污染可分为:原料污染(采集及初加工前的污染);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污染(不卫生的操作及管理);从业人员的污染(不执行卫生制度);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等等。认为因素;第5页,本讲稿共65页许多鱼类添加的孔雀石绿许多鱼类添加的孔雀石绿第6页,本讲稿共65页l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归结为:影响食品的感官性
3、状:如腐败变质 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化学性的 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如瘦肉精 对人类的致畸作用:对人类致突变和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亚硝酸盐第7页,本讲稿共65页l二、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与预防l微生物中污染食品的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可导致通过食物进行传播的肠道传染病或寄生虫 病的暴发流行。l在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中,以细菌性食物 中毒占首位。第8页,本讲稿共65页l一、细菌性污染(一)食品细菌及常见种类 食品细菌可分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1、假单胞菌:是典型的食品腐败细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需氧、嗜冷。假单胞菌还具有一些特点:增殖速度快;一些种能在5的低温下
4、生长;具有很强的产生氨等腐败产物的能力。因而是冷藏食品腐败的重要原因。第9页,本讲稿共65页 2、醋酸杆菌: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该属菌能将乙醇氧化成醋酸,并可将醋酸和乳酸氧化成CO2和水。其生长所需的最好碳源是乙醇、甘油和乳酸。一般常出现在发酵的食品、腐败的水果、蔬菜及变质的果汁中。该属菌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于食醋酿造。3、盐杆菌可在高盐环境中生长,常引起咸肉和盐渍食品的变质。第10页,本讲稿共65页 4、埃希氏菌属:代表菌种是大肠杆菌,绝大多数在肠道内无致病性,极少部分可产生肠毒素等致病因子。大肠杆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也是食品和饮用水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之一。5、沙门氏
5、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菌常污染鱼肉禽蛋乳等食品,引起急性胃肠炎和败血症等。第11页,本讲稿共65页 6、葡萄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该属中与食品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化脓处、健康人的鼻腔手指皮肤和毛发上,以及动物体表垃圾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第12页,本讲稿共65页l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l1、细菌总数:定义:系指单位(g,ml,cm2)食品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制作、PH值、培养温度、时间及计数方法等)使适合这些条件的每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其结果称
6、为该食品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表示。第13页,本讲稿共65页l意义:l1):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标志;l2):预测食品存放期限;如菌落数为105cfu/cm2的牛肉在0时可存放7d,而菌落数为102cfu/cm2时,在同样条件下可存放18d;在0时菌落数为105cfu/cm2的鱼可存放6d,而菌落数为103cfu/cm2时,则存放时间可延长至12d。第14页,本讲稿共65页l2:大肠菌群:l定义:系指一群在35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l组成:以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Escherichia
7、)为主,因其有独特的生化反应,可与本属其它菌相区别,故称典型大肠杆菌。l来源: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表示食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污染程度;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是粪便的陈旧污染;第15页,本讲稿共65页l为什么采用大肠菌群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菌群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la.来源的特异性:仅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其组成恒定,并存在于粪便中,如典型大肠杆菌106个/g粪;lb.其数量较致病菌多,易检出;lc.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在外能存活一定时间,对化学消毒剂、对热均能存活;ld.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敏感,易检出,符合指示菌要求。l故认为大肠菌群是较合适的指示菌。
8、第16页,本讲稿共65页l致病菌:不允许检出;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l由于对食品进行逐批逐件地检验又不可能,鉴于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而且一般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病原菌一致,所以大肠菌群的另一个重要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肠道病原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l当然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只能说明有肠道病原菌存在的可能性,两者并非一定平行存在,但只要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则说明有粪便污染,即使无病原菌,该食品仍可被认为是不卫生的。第17页,本讲稿共65页二)霉菌毒素污染 霉菌(molds)是真菌的一部分,不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没有较大子
9、实体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霉菌的代谢产物。从广义上讲,凡是霉菌的代谢产物能造成霉菌中毒症的均称为霉菌毒素。从狭义上讲,这种毒素一定要在食品中发生,也就是说在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所产生的能直接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代谢产物称为霉菌毒素。第18页,本讲稿共65页l霉菌产毒特点l产毒菌种菌株少;l产毒能力的可变性与易变性差异大;l产毒毒素不具有专一性。第19页,本讲稿共65页l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l水分和湿度;l温度:大多数霉菌在2028环境均能生长,但是最适宜温度为2530,30霉菌生长减弱,0几乎不能生长,但个别霉菌能耐受高、低温;l基质:不同的基质对霉菌的生长和产毒
10、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基质本身的条件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它成分不同),所以所出现的霉菌菌种不同;第20页,本讲稿共65页 霉菌通常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性器官,多数霉菌毒素具有致癌作用。按照真菌毒素危害性黄曲霉毒素危害性最大;霉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的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第21页,本讲稿共65页 黄曲霉毒素:其中AF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比已知的化学致癌物质都强;下面以AFB1作为主要讲述内容。性质:耐热性,一般烹调温度很少破坏,280裂解。不耐碱,在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环受破坏生成钠盐,溶于水。第22页,本讲稿共65页溶解性:不溶于水、正
11、己烷、石油醚及乙醚中,溶于脂肪及某些脂溶剂(氯仿、甲醇等)所以检测时以此作为提取剂。紫外光下产生荧光,AFB1对紫外光有强的吸收性能,在365nm下吸收峰最大。lAFT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l黄曲霉产毒具有迟滞现象。高水分粮食在两天内干燥,粮食水分降至13以下,即使污染黄曲霉菌也不会产生毒素。第23页,本讲稿共65页l预防措施:l(1)防霉 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及其它霉菌毒素污染是最根本措施,可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l田间开始防霉,采用良好的农业生产工艺(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防虫、防倒伏等;收获时注意:l粮食颗粒应饱满(减少含水量),去霉变部分;l尽快
12、脱粒,并采取减少粮食所含水分的措施,如凉晒、风干、烤干或加入吸湿剂(生石灰)、密封等措施,使粮谷水分在入库时达到安全水分以下;第24页,本讲稿共65页l贮藏时要注意温度(低温,10)、湿度(相对湿度70%),通风。l除上述外,还可采用防腐剂(无毒)、杀虫剂(无毒)以及射线照射等;选用和培育抗霉新品种(如花生、玉米等易感食品);保持粮食颗粒的完整,以防霉菌污染。第25页,本讲稿共65页l除霉:l拣霉粒法 适于大颗粒的花生、玉米等,适于小单位及家庭使用。l碾轧法 适于大米、玉米等,可去除表面和胚中的绝大部分毒素。l加水搓洗法 l植物油加碱炼法 第26页,本讲稿共65页l中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高
13、允许含量食 物 名 称最高允许含量/(ug/kg)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核桃、杏仁)20(黄曲霉毒素B1)玉米、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20(黄曲霉毒素B1)大米、其它食用油(香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棉籽油)10(黄曲霉毒素B1)其它粮食(麦类、面粉、薯干)、发酵食品(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淀粉类制品(糕点、饼干、面包、裱花蛋糕)5(黄曲霉毒素B1)牛乳及其制品(消毒牛奶、新鲜生牛乳)、全脂牛奶粉、淡炼乳、甜炼乳、奶油)、黄油、新鲜猪组织(肝、肾、血、瘦肉)0.5(黄曲霉毒素M1)第27页,本讲稿共65页l(三)微生物污染引起食
14、品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定义: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 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 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 品价值的过程。第28页,本讲稿共65页l(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 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与食品本身的性质、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食品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他们三者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29页,本讲稿共65页l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l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为基础l微生物作用为主,包括:细菌 霉菌 酵母l 主要 次要 再次l外环境(温、湿度,光照,氧气)的影响l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综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食品 污染 预防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