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带图片.ppt





《腹外疝带图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外疝带图片.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腹外疝带图片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7页第一节第一节概述概述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7页一、定义一、定义 疝:凡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疝:凡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通过人体正常或者不正常薄弱位置,通过人体正常或者不正常薄弱点或缺损、间隙进入另一部位,称点或缺损、间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为疝。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7页 腹外疝腹外疝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局部形成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局部形成包块的总称。包块的总称。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7页二、病因二、病因 1.1.腹壁强度降低:先天性,后天性腹壁强度降低:先天性,后
2、天性 2.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 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多次妊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多次妊 娠,婴儿经常啼哭娠,婴儿经常啼哭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7页三、病理解剖三、病理解剖1.1.疝环:疝门。即腹壁薄弱或缺疝环:疝门。即腹壁薄弱或缺 损所在,是疝内容物突向体表的损所在,是疝内容物突向体表的 门户。门户。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7页2.2.疝囊:壁腹膜随疝内容物经疝环疝囊:壁腹膜随疝内容物经疝环 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呈梨形或者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呈梨形或者 半球形,分为颈、体、底三部分。半球形,分为颈、体、底三部分。颈:疝囊和腹腔的通道。颈:疝囊和腹腔的
3、通道。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7页 3.3.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大网膜多见,盲或组织,以小肠、大网膜多见,盲肠、阑尾、乙状结肠和膀胱次之。肠、阑尾、乙状结肠和膀胱次之。4.4.疝外被盖: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疝外被盖: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7页四、临床类型及表现四、临床类型及表现(一)易复性疝:当病人站立、行(一)易复性疝:当病人站立、行走、咳嗽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走、咳嗽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突出,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内容物时,突出,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内容物时,又可还纳入腹腔,局部疝块消失。又可还纳入腹腔,局部疝块消失。
4、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7页(二)难复性疝(二)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长期反复突出与疝囊壁发疝内容物长期反复突出与疝囊壁发生粘连,使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生粘连,使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局部疝块不能完全消失。腹腔,局部疝块不能完全消失。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7页 滑动性疝滑动性疝 (属难复性疝属难复性疝)少数病程较长的疝,因疝内容物进少数病程较长的疝,因疝内容物进疝囊时的持久下坠力,将囊颈上方的疝囊时的持久下坠力,将囊颈上方的腹膜也逐渐推向疝囊,致使盲肠、乙腹膜也逐渐推向疝囊,致使盲肠、乙状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状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称为
5、滑动性疝。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7页滑动性疝滑动性疝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7页 (三)嵌顿性疝(三)嵌顿性疝 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弹性收缩,将疝内容物卡住而不能颈弹性收缩,将疝内容物卡住而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回纳,称为嵌顿性疝。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7页Richter疝或肠管壁疝:疝或肠管壁疝:仅嵌顿部分肠壁,局部包块不明仅嵌顿部分肠壁,局部包块不明显,亦无肠梗阻。显,亦无肠梗阻。Littre疝:疝:嵌顿的是小肠憩室(嵌顿的是小肠憩室(Meckel 憩室)憩室)。现在学习的
6、是第14页,共67页 肠管壁疝肠管壁疝(Richter)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7页逆行性嵌顿:逆行性嵌顿: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管,或呈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管,或呈“W W”形,使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部分隐形,使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部分隐藏在腹腔内。藏在腹腔内。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7页逆行性嵌顿逆行性嵌顿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7页(四)绞窄性疝:(四)绞窄性疝:疝内容物嵌顿时间较长,发生血液疝内容物嵌顿时间较长,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导致内容物的坏死,称为循环障碍甚至导致内容物的坏死,称为绞窄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绞窄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逐渐失去光泽、弹性及蠕动能力
7、,肠壁逐渐失去光泽、弹性及蠕动能力,坏死发黑,疝囊内渗出物可为紫红色血坏死发黑,疝囊内渗出物可为紫红色血水并发感染而呈脓性。水并发感染而呈脓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7页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是一个病理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过程的两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 分开。肠管如发生嵌顿或绞窄则伴分开。肠管如发生嵌顿或绞窄则伴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7页第二节第二节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7页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 分类分类 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7页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 疝囊从腹壁
8、下动脉外侧的腹股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管 内环突出,向前下斜行进入腹股沟内环突出,向前下斜行进入腹股沟管,穿过外环而进入阴囊。管,穿过外环而进入阴囊。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7页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 疝囊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疝囊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直疝三直疝三角区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不进入阴囊。不进入阴囊。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7页腹股沟疝在各类腹外疝中约占腹股沟疝在各类腹外疝中约占85%85%,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其中斜疝占腹股沟疝的95%95%,男性多,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7页一、腹
9、股沟管的解剖一、腹股沟管的解剖 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上方,经外上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上方,经外上 向内下,由深而浅斜行走向。向内下,由深而浅斜行走向。“两口两口四壁四壁”。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7页内口:内环(腹环)。内口:内环(腹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体表投影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体表投影 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1.5厘米。厘米。外口:外环(皮下环)。外口:外环(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其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其大小一般可容一指尖。大小一般可容一指尖。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7页前壁: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皮肤、皮下组织和
10、腹外斜肌腱膜,外侧外侧1/31/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后壁:后壁:外外2/32/3为腹横筋摸,内侧为腹横筋摸,内侧1/31/3为腹股沟为腹股沟镰(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在精索或镰(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后内侧融合后止于耻骨结节,子宫圆韧带后内侧融合后止于耻骨结节,故又称联合腱)。故又称联合腱)。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7页上壁: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下壁: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则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则 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有子宫圆韧带通过。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
11、7页腹股沟管的结构腹股沟管的结构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7页直疝三角(直疝三角(HesselbachHesselbach三角):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构成内侧边,腹股沟韧带的内侧构成底边。构成内侧边,腹股沟韧带的内侧构成底边。三角内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腹腔内容物三角内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腹腔内容物由此从后向前突出形成直疝。由此从后向前突出形成直疝。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7页直疝三角直疝三角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7页二、病因二、病因(一)腹股沟斜疝(一)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先天性斜疝:腹膜鞘突未闭或闭锁不斜疝:腹膜鞘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全。
12、后天性后天性斜疝:内环缺陷和腹内斜肌及斜疝:内环缺陷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薄弱。腹横肌薄弱。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7页(二)腹股沟直疝(二)腹股沟直疝 老年人腹壁肌肉多较薄弱。若有长老年人腹壁肌肉多较薄弱。若有长期咳嗽、排尿困难或慢性便秘等,经常期咳嗽、排尿困难或慢性便秘等,经常使腹内压增高,就可能使腹内脏器由直使腹内压增高,就可能使腹内脏器由直疝三角向外突出,形成直疝。疝三角向外突出,形成直疝。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7页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1)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7页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2)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
13、7页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3)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7页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形成原理(4)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7页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一)腹股沟斜疝(一)腹股沟斜疝 1 1、易复性斜疝:腹内压增高时,于腹、易复性斜疝:腹内压增高时,于腹股沟区可出现肿块,可日渐增大,并经股沟区可出现肿块,可日渐增大,并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肿块呈梨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肿块呈梨形,平卧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内推送,形,平卧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内推送,可还纳。指压内环口咳嗽肿块不复出现,可还纳。指压内环口咳嗽肿块不复出现,指压外环口咳嗽指尖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外疝带 图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