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盈余管理 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ocx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盈余管理 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盈余管理 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盈余管理 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摘要:盈余管理是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会计准则有着紧密联系。新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一方面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所遏制,另一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本文通过审视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手段的变化,对我国准则的制定和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解读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is the companys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the one hand formulation and
2、promulgation of the new standards will constraint the companys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on the other handthey will provide new space for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Researching the chang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under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ill be meaningfull to development of Chinas guidelines and t
3、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practices of listed companies.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准则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validity of accounting standard;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22-02 0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要求是真实、可靠。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一直屡见不鲜,管理当局为了私人利益试图通过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来
4、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合法、隐蔽的改变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方式,在我国各类型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非常普遍。由于盈余管理必须在会计准则框架内,因而研究不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将对研究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方向有重要启示。 1盈余管理的含义 所谓盈余管理,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William RScott 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是指假定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经营者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美国另一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1989)则在会计数据信息具有有用
5、性的基础上,认为盈余管理人员有意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而获取某些私人利益。在我国邹小、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预期盈利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 企业管理层在公认的会计准则的范围内,主要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交易规划手段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内容进行选择并调节或控制企业的利润,对外报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以达到预期满意的效果,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由于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具有其合法性,但其本质仍旧是一
6、种利润操纵行为。会计准则作为盈余管理的框架,分析我国不同时期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特点将对会计准则的构建和会计信息的解读有着重要意义。 2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准则的有效性。而会计准则的有效可以分为执行有效和制定有效两个方面。制定有效对应会计准则的主动有效,执行有效对应被动有效。目前,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恰当执行(包括盈余管理)已经困扰着世界各国。这种情况首先与会计规则执行机制相关,如投入的监管资源不够,但更为重要的是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关。制定有效不仅可以使会计准则能得到恰当执行,并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是自身
7、的利益驱动,要使得执行者主动地恰当执行会计准则,则准则本身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优组合。这样,包括执行者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会主动遵守会计规则。可见,提高会计规则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盈余管理最根本的途径。 3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安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制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和规范,使得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为盈余管理开辟了新的空间。 3.1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3.1.1 减值准备不能冲回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
8、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允许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转还为盈余管理创造了空间,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的实施后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调整或增减当期或以后各期业绩的手段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会计利润的操纵。 3.1.2 存货准则的变化与旧准则相比,主要变化有:改进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企业发出存货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存货的流转情况,以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存货先进先出方法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耗费用,反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盈余管理 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金融工具 准则 盈余 管理 浅谈 上市公司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