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与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与优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班级家长委员会的运行与优化王梅雾就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的关系而言,没有良好的、持续的沟通,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合作与互动。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教师和家长围绕未成年人成长而展开的合作,沟通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基础,理应构建双向沟通的有效形式,交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孩子进步的信息。然而,家校之间大量存在沟通质量不佳的问题,甚至不良沟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有些时候家校之间的沟通只是双方的溝通,而不是双向的沟通。双向沟通要求双方的意见都得到平等、畅通的表达,都得到对方的倾听和积极回应。家校之间的双向沟通更有助于双方建立互信关系,令双方对沟通更加满意
2、。然而,双向沟通更耗时,与问题无关的信息也较易进入沟通过程,因此,对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也更高。首先,双方地位平等。家校合作是基于双方地位平等的合作。既然是地位平等,就要求双方相互尊重和体谅。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和信任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体谅家长对孩子的爱。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常常强调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因此,观念和话语中希望家长配合的成分更多。这在本质上没有将家庭置于与学校平等的地位。以学校和教师优先的态度,往往令家长感到自己在与学校互动的过程中处于弱势,需要服从学校和教师的意志。基于不平等关系的家校合作活动中,家长感到自己是学校活动的“群众演员”,以学校的
3、满意为行动尺度,所谓的与教师沟通,实质上只是接受教师“训话”。如此一来,家长群体中藏着怨气,不仅活动难以持续,还可能破坏教育生态。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刻意对教师展示出强势姿态,抱着质疑和批评心理与教师沟通,对学校和教师横加指责,令教师深感委屈。可见,家校合作中沟通的双方都需要摆正位置,真正回到服务儿童成长的角色上,开展平等合作,平等才能保证开诚布公地交流。在家校合作制度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尤其要表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其次,沟通目标明确。沟通具有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双方聚焦问题、形成合力解决问题。因此,沟通双方应当基于建设性态度,为表达诉求、交换信息、交流情感等目标进行沟通
4、。缺乏目标的沟通,耽误双方宝贵的时间,增加学校管理和家长参与成本。目标不明确的沟通,还可能导致沟通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纠缠于与问题无关或关联不大的信息,甚至被情绪牵着走,从而使双方不欢而散。不同时期的沟通目标不同,比如:开学时的沟通主要是教师了解家庭背景和学生假期学习情况,期中的沟通则主要是家长向教师了解孩子前期学习表现情况,日常的交流则在于教师对家庭教育的工作布置、交换信息和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等。不同活动中的沟通目标也不同,比如:家长会上主要是学校向家长介绍情况,而家庭访问则还包括学校向家长收集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告诉家长关于学生的表现是一项重要的日常沟通,在实践中经常被异化成“告状
5、”,并没有起到帮助学生进步的作用。如果我们转换目标,就学生进步的信息与家长沟通,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进步,更容易唤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沟通形式多样。家校合作中的交流形式不限于教师和家长的面谈,还包括通知、会议、宣传栏、电话、网络和讨论等。许多学校和班级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了家校沟通的质量。比如:利用纸质通知、口传、便签、微信群、学校网站、校门口宣传栏等不同的沟通工具,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沟通平台体系,确保家庭可以获得学校传播的信息;向家长告知班级和学校活动的计划,并提醒记在日历上,为家长协调与学校活动的时间冲突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公开班级和学校有关纪律、制度、办事指南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到学校
6、办事更加方便;了解家长对作业的看法,并相应地做出调整和反馈;征集家长意见,反馈并感谢他们的参与;等等。然而,家校双向沟通面临挑战,教师需要反思所有书面或非书面交流能否接收和理解,还需要评估交流的质量,如家访的日程安排、家长会的内容和程序等。实践中,那些在通知、简报、致家长一封信和成绩单后面附上回执的做法,实现了纸质材料的双向沟通功能。最后,改善沟通技巧。尽管沟通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双方的地位、观念和态度,但技巧依然值得强调。所谓“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讲的就是沟通技巧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依据个体化程度大小,将社会影响的情境分为人际、说服和大众传媒三种。家校合作中的双向沟通主要是人际情境和
7、说服情境两种。人际情境中,教师和家长直接参与的人数有限,双方可以有一对一的交流。而说服情境下,教师通常是演讲者,试图同时影响很多家长,使其倡议付诸实践。两种情境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各自的程序和内容都很复杂,无法在此一一论及,这里笔者举打电话一例以作说明。打电话对于那些很少接送孩子到校门口或长时间难以见到教师的家长,意义特别重大。打电话前,最好先与家长预约时间。教师还可以将某个晚上或没课的下午设为热线时刻,并让所有家长都知道。电话接通后,首先表达出对孩子的关注,表明因时间问题无法亲自登门拜访,电话访问主要是想和家长交流孩子目前的状况。教师可以先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在校表现,如最近在哪方面取得进步,或仍有待家校合作共同督导等;接着,请家长告知学生的在家表现,询问是否有需要反映给教师或学校的意见。对家长的批评和建议,要虚心接受并表达谢意。若学生严重违反校规,在电话中要先表达对学生关心的诚意,然后再就事论事,和家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斥责家长。(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