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深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范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马铃薯深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深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范本.doc(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民工业园委经发(备)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方便食品制造(C1439)占地面积(平方米)6000绿化面积(平方米)500总投资(万元)5320.2环保投资(万元)95.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9%评价经费(万元)预见期投产日期1、项目背景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其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而在世界上157个国家种植,又因其营养丰富被很多国家作为主粮,是世界上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联合国把2008 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将其定为“地球未来
2、的粮食”。马铃薯主粮化就是要以营养为主导,以马铃薯主食化为切入点,以营养、消费、生产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支撑,通过研究、实验、集成、示范、推广形成马铃薯与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高马铃薯产业化水平,把马铃薯由目前的副粮、杂粮提升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中,始终把握好马铃薯与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马铃薯生产不与三大主粮抢水挣地,形成与三大主粮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2015年1 月,中国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令主食品种更加多样化、营养更加多元化,成为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的新举措。推动马铃薯向主食化方向转
3、变。我国马铃薯亩产量比较小,平均亩产才960公斤,在世界排名第92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马铃薯先进生产水平可以达到亩产34吨甚至56吨,这种增长潜力是水稻、小麦、玉米无法比拟的,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十分重要。而且,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同时,由于近年来居民慢性病呈高发态势,对主食营养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破解马铃薯产业跨越发展的瓶颈、适应居民主食营养结构改善需求,成为马铃薯主食产业化的两大直接动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消费制约,无论是鲜食菜用、淀粉加工、饲料原料,乃至近几年新兴的薯泥
4、薯片等休闲产品消费,马铃薯消费总体上只是结构内部的此消彼长,不能为马铃薯消费创造新的增长空间。而农产品消费的最大渠道-馒头、面条、米饭、米线等中国特色的主食产品,马铃薯几乎没有介入。粗略估算,每年中国用于主食消费的谷物(小麦和大米) 总量约1.5亿吨,如果马铃薯替代其1/10,相当于新增上亿吨鲜薯消费,与当前马铃薯总产量相当。20102012年开展的全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引发的超重、肥胖率分别比十年前提高了7.3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增长明显加快。2015年以后,我国糖尿病等慢性病更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而目前中国以面制和米制为代表
5、的主食产品,营养结构趋同、营养不全面、热量高,部分消费者甚至出现了阶段性不吃主食或极少量摄入主食的不科学饮食行为,打乱了正常饮食规律,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马铃薯热量较低、营养全面,蛋白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膳食纤维含量高,能够适应现代居民对主食消费的新需求、新期待。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开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米饭等中国特色主食产品,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营养的主食选择。我省在全省建立5个区域性的马铃薯主粮化生产基地,推广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以山丹、和永昌县为核心的沿祁连山冷凉二阴区全粉及薯片(条)加工型生产基地,以白银市为核心的沿黄灌区全粉及薯片(条)加工型生产基地,以兰州、定西市为核心的高淀
6、粉及菜用型生产基地,以平凉和天水市东北部为核心的高淀粉及菜用型生产基地,以陇南和天水市东南部为核心的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开展不同农艺措施对提升马铃薯品质影响、马铃薯营养强化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研究,逐步健全以晚疫病为主的预警监测综合防治体系。在此背景下,县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1月13日在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申请备案了“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扩建年产5000吨马铃薯面条生产线、年产500万个马铃薯馒头生产线、年产1000吨马铃薯薯片生产线、年产500吨马铃薯薯丸生产线、年产5000吨马铃薯粉丝粉皮生产线。工程现已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省县生
7、态工业园区,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境内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是培育天然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在发展马铃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因此,县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创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参评人员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根据项目工程特征及周边环境特性,编制完成了马铃薯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保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提供依据。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依据(1)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8)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2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
9、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GJ964-2018);2.3其他资料(1)马铃薯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县薯业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4月);(2) 县薯业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
10、精淀粉深加工项目(商业科技研究所)。3、评价目的通过对本工程建设内容及所在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分析项目建设期及营运期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关治理措施,将本项目环境影响降低至最小,并论证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4、政策符合性 4.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不属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三章第十三条“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属于允
11、许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2建设项目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位于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功能结构分析图(2013-2030)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图(2013-2030)中的工业用地;因此,项目符合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5、现有工程概况5.1现有工程基本情况现有工程厂址位于县生态工业园区内,厂区占地面积118800m2(178.2亩),基本情况如下: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A、建设规模:日处理马铃薯540t。B、产品方案:年生产马铃薯淀粉10000t。现有工程产品方案及包装规格见表1。表1 产品方案产品名称设计规模(t/a)包装规格马铃薯精淀粉10000附膜塑编袋
12、,25kg/袋和10kg/袋(2)项目投资:总投资19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738万元。(3)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现有工程生产线实行三班三运转制生产,全年生产天数为120天,每天工作24小时,厂区实行常日班制。项目劳动定员63人,其中工人36人,技术人员9人,管理人员18人。5.2工程组成及主要建(构)筑物现有工程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锅炉房、配电室、污水处理系统及草坪、办公室宿舍等生活设施。现有项目组成见表2,主要建筑物见表3。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1。表2 现有工程组成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模(m2)备注1生产车间原料清洗1100/粉碎/浆渣分离/淀粉分离/脱水/熏粉/淀粉烘干/包
13、装间/2辅助生产包装材料库成品库1200/3公用设施配电室50/锅炉房100/水泵房15/污水处理设施200/4服务项目办公、宿舍楼(含化验室)1280/围墙1600/门房及食堂97/表3 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类型备 注1生产车间1100框 架2原料库2000砖 混3成品库1200砖 混4办公室及化验室1280砖 混5气浮及调节池100砼 混外贴瓷砖6沉淀池100砼 混外贴瓷砖7配电室50砖 混8锅炉房100砖 混9泵房15砖 混10环保设施100砖混、钢砼11围墙1600m砖 混12门房及食堂97砖 混13进料池800砖 混14厂门5.3主要生产设备现有工程生
14、产线设备为国产设备和荷兰进口设备,主要工艺设备选型情况见表4。表4 现有工程生产线主要工艺设备表单元名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清洗单元1马铃薯输送机台12去石机台13清洗机台14检查输送带台15提升机台16料仓台17螺旋输送机台1锉磨单元1锉磨机台12薯浆泵台1去石单元1去石机台12除沙控制器套1提取单元1淀粉提取离心筛台32细纤维提取离心筛台13消沫泵台54纤维泵台55脱水离心筛台1浓缩精制单元1旋流器台162漩流泵台16干燥单元1螺旋喂入机台12干燥管套13旋风机组套14螺旋输送机台1其他机组1真空脱水机组套12带式输送机台13筛分机组套14称重包装机套15MCC=OCC电机控制和操作中心套15
15、.4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指标现有工程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见表5。表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产品消耗指标年耗量单位数量单位耗量一、原材料1马铃薯干物质1620t6.5t650002包装袋25kg5080cm个40个20000010kg2550cm个100个500000二、燃料及动力1煤标 煤t/t0.072t7202水水m3/t16.38t1638003电220/3805%KWh/t171.2KWh171.2万5.6生产工艺流程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工艺加工过程主要分为原料预处理、锉磨、提取、精制、淀粉乳脱水干燥和包装工序,其工艺流程图见图1。工艺流程简述如
16、下:原料预处理原料马铃薯经水力流送槽送入车间,在输送过程中除去大部分泥沙石块,杂草由安装在流送槽中的除草机除去。在流送槽尾端连有接收池,底部装铁栅。流送水流在流过水栅时由水沟排出进入沉淀池,经净化后循环使用。马铃薯用平式提升机输送到去石机,去除石头和其它重物后进入二级滚筒清洗机逆流清洗。清洗机在低液位状态下工作,对马铃薯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干净的马铃薯通过提升机和螺旋输送机输送至贮仓中。锉磨贮料斗中的马铃薯用螺旋输送机喂入锉磨机粉碎磨浆(薯末在显微镜下呈丝状),由于马铃薯块茎中含有酪氨酸酶能使淀粉变色,因此在粉碎时要加入亚硫酸氢钠,以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磨好的浆水送入卧式螺旋淀粉分离机中进行分离
17、,分离出的淀粉流到粗淀粉贮藏室,含有马铃薯蛋白的洗涤废水外排。提取、精制破碎输出的淀粉糊浆送提取工序,用4级离心筛(锥筛)将淀粉从纤维中充分分离,末级锥筛用于纤维脱水,脱水后的湿纤维可以用作饲料,一级锥筛的淀粉乳送旋充器浓缩,浓缩单元中排出蛋白汁水可供提取回收蛋白。浓缩单元输出的淀粉浆送除砂器除砂,再用多级旋流器进行精制,精制单元溢流送曲筛清除细纤维后回用,精制淀粉送脱水工序。淀粉乳脱水干燥洗涤后的精制淀粉乳送至带搅拌器的贮罐中暂存,再送真空转鼓过滤机脱水,送气流干燥系统,利用热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后淀粉由旋风分离器分离,经振动筛筛分,送到淀粉料仓冷却暂存。原料马铃薯清 洗 锉磨机提 取加入清水
18、亚硫酸氢钠沉淀后清水薯渣脱 水 分 离 蛋白水精制提纯加入清水细纤维筛分脱 水 布袋除尘器干 燥包 装商品淀粉图1 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点位示意图5.7现有工程“三废”排放分析5.7.1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分析项目废气排放源主要为燃煤锅炉废气和淀粉干燥除尘器排气筒排放的工艺废气。锅炉废气现有项目生产用供汽锅炉由1台SZL2-1.25A型燃煤蒸汽锅炉提供,锅炉使用无烟煤煤质见表9。表9 煤质分析表煤质灰分挥发分全硫份含碳量无烟块煤4.08%27.41%0.54%63.41%企业于2018年委托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锅炉烟气排放进行了验收监测,检测时运行日生产能力22t/12h,企业仅到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铃薯 深加工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参考 范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