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铁路集疏运能力评估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港铁路集疏运能力评估研究论文.doc(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学 位 论 文题 目 港铁路集疏运能力评估研究 英 文 Study o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题 目 Guangzhou Port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签 名:日 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2、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注:此页容装订在论文扉页)68 / 77摘 要在当代经济体系中,港口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扮演了世界经济构成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港口体系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集疏运体系是支撑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系,是促进港口不断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3、港口集疏运体系主要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以与相应的站场交接组成,是港口货物集输运的重要承担者,连接着港口与其经济腹地。近年来,随着港口业务的快速发展,码头吞吐量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对港口基础设备设施以与技术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另一方面,对港口集疏运体系更深层次的加强和完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港濒临南海,毗邻和澳门,与以与经济特区相邻,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又是珠江三角洲水陆运输枢纽和水网运输中心;港口交通便利,经济腹地辽阔,是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南、西南、赣南等地区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使其成为上述地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担负着国外贸易物资的
4、转口任务。本文首先在认真梳理国外主要港口集疏运体系现状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港自身条件与经济腹地的经济、交通现状,以与港未来铁路集疏运发展规划等,结合港历年吞吐量、铁路集疏运能力的资料与数据,阐述了港口集疏运体系以与港口铁路集疏运的定义、组成、功能、特征等基本概念。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的方法,在收集铁路集疏运能力的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实地调研港以与与之接轨的疏港铁路专用线线路、轨道、站场、机务设备设施、通讯信号、装卸设备设施等集疏运系统的布局,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港疏港铁路生产运营的日常流程以与相关作业计划的制定,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的结合,分析并计算出港铁路现有区间、
5、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的疏运能力;分析出当前港铁路专用线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和运输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根据“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在综合分析区间、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疏运能力的基础上,得出港铁路集疏运能力评估结果,提出提高集疏运能力的措施建议,为今后规划和改造疏港铁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港口集疏运体系,运输能力,疏港铁路,扩能方案AbstractIn the modern economic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economy has gradually played a decisiv
6、e role in the world economy.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stem in port system,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system is the basic system to suppor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promoting the port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or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7、 mainly composed of highway, railway, water transport, air transport, pipelin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er st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undertaker of port cargo in transport and connect the port to its hinterla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rt operations, terminal throughp
8、ut is increasing. On the one h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attached to port facilities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level ;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big challenge to develope transportation system more strong and perfect. The port of Guangzhou is clos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djacent to
9、Hongkong and Macao.the Shenzhen and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zone are next to it. It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trade port, but also the Pearl River Delta water transport hub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center. For port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vast economic hinterland, The port of Guangz
10、hou is the main material distributing center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Central South, southwest, South Jiangxi area. Convenient land and sea traffic make the port of Guangzhou to be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area of passenger and cargo.Whats more, it is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transiting domes
11、tic and foreign trade goods.At first,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system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ports in the combing serious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ort of Guangzhous own conditions, economic and traffic situation of economic hinterland and the fu
12、ture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lan. Reffer to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bility and the Guangzhou ports information and data throughput with over the years,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the port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system and the port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yste
13、ms composition,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Secondl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o investigate Guangzhou port and port special railway line, in line with track, stations, maintenance facilities, communication sig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facilities, collecting an
14、d distribution system layout which are on the basis of collect and distribute capacity in the collection of field research on the railway. An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will be reorganized and analyzed. By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 to formulate a daily proces
15、s of Guangzhou Hong Kong port railwa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relevant work plan, the paper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the Guangzhou port railway station, the existing interval, maintenance equipm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lines and other transport capacity. And also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urr
16、ent Guangzhou port railway the line in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etc.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hort board effect theory, the appraisal results of transport capacity of Guangzhou Port Railway come out which is o
17、n the base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ransport capacity, the station interval, maintenance equipm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line and so on .It give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bility,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reference basis for future planning and rebui
18、lding Shugang railway.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Key words: Port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system,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port railway, capacity expansion plan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3 研究容和技术路线31.4 研究现状分析41.5 论文结构5第2章港口集疏运体系与港口铁路集疏
19、运72.1 港口集疏运体系概述72.1.1 港口集疏运体系的构成和作用72.1.2 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特点82.2 港口铁路集疏运概述82.2.1 港口铁路集疏运的优势82.2.2 铁路集疏运能力与集疏运管理82.3 国外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92.3.1 国外主要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92.3.2 国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102.3.3 铁路集疏运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比重情况112.4 铁路枢纽概况112.4.1 铁路枢纽现状与规划112.4.2 铁路枢纽运营特征122.4.3 与港口铁路接轨站运营组织132.5 港铁路集疏运状况132.5.1 历年来港铁路集疏运状况142.5.2 港铁路集疏运分析
20、15第3章港疏港铁路状况调查163.1 港口铁路集疏运的发展规划163.2 港港区铁路状况163.2.1 港区铁路主要技术标准163.2.2 港区铁路设备概述173.2.3 港区铁路运输系统结构253.2.4 港区铁路运营特征253.3 港铁路日常运营作业流程263.3.1 墩美站与下元站办理作业流程263.3.2 墩美站与新港、新沙站办理作业流程263.4 港与国铁交接作业263.4.1 国铁接轨设备情况263.4.2 与国铁交接作业与要求27第4章铁路运输能力评估294.1 现有机车设备性能评估294.1.1 港口铁路机车设备294.1.2 牵引质量计算分析304.1.3 现有机车性能评估
21、小结344.2 区间能力评估344.2.1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原则344.2.2 影响区间能力的主要因素354.2.3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354.2.4 输送能力定义与计算公式364.2.5 港铁路的特点364.2.6 区间能力的计算404.2.7 评估小结464.3 车站能力评估474.3.1 铁路车站能力构成474.3.2 到发线通过能力474.3.3 新沙站到发线通过能力484.3.4 新港站到发线通过能力494.3.5 评估小结504.4 装卸线能力评估514.4.1 港铁路装卸设施情况514.4.2 铁路装卸能力计算524.4.3 评估小结534.5 其它设备技术状态534.5.1
22、机车设备534.5.2 油库设备544.5.3 线路设备544.5.4 信号设备544.5.5 评估小结544.6 综合能力544.6.1 木桶理论544.6.2 综合评估结果55第5章提高港铁路能力措施建议565.1 问题与解决办法565.2 由1000万吨/年能力提高至1400万吨/年的扩能方案565.2.1 新沙站扩能方案565.2.2 新港站扩能方案575.3 扩能措施实施后能力评估575.3.1 车站与装卸线能力575.3.2 区间能力585.3.3 综合能力585.4 由1000万吨/年能力提高至2000万吨/年的扩能措施的建议595.4.1 车站与装卸线扩能措施方案与能力评估59
23、5.4.2 区间能力评估605.4.3 综合能力605.4.4 下元站扩能方案的建议61第6章港铁路能力评估结论626.1 现状铁路集疏运系统的能力626.2 由1000万吨/年能力提高至1400万吨/年的扩能措施的建议626.2.1 车站626.2.2 机务设备626.2.3 其它设备636.2.4 运输组织636.3 扩能改造后集疏运系统的能力与框算工程投资636.4 由1000万吨/年能力提高至2000万吨/年的扩能措施的建议646.4.1 扩能措施646.4.2 扩能改造后的能力与框算工程投资646.5 下元站扩能方案的建议64致65参考文献6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情
24、况68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自古以来以商贸业著称,周边拥有许多优质的港口资源。除等三大枢纽港区外,、等港口分别部署珠江三角洲地区东部西部,成为地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形成珠三角经济圈;包括岛、博贺湾、碣石湾以与大鹏湾、大亚湾等在的地区,还具有可修建优良、深水、大型港口码头的条件。凭借四通八达的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大格局,周边港口的经济腹地不断拓展,东向可延伸至省、省,北上可到达省、省乃至省、省、省等地,西面则包含省、省甚至省等。但是,作为国水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现有的十四个港口中,只有港、港、港、港、港、港等六个港口拥有港区自己的铁路专用线。由于疏港铁路规划建设的落后、港口集疏运
25、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港口自身的发展建设也进一步滞后。为搭建高效立体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省政府正全力开拓港口经济辐射腹地。作为省交通大会战中重要的部署,2013年4月7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3-2015年)(下称工作方案),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与各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省计划安排三万多亿元资金投资建设六百多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航以与城建、能源、水利、环保等方面的项目建设。根据工作方案,计划安排三百多亿元资金建设十三个港口码头项目,后三年投资金额达到了近二百八十多亿元,包括续建七个项目、新开工六个项目。按照规划,到20
26、15年底,,将建成投产十二个项目,新增一千多万标箱集装箱通过能力,近八千万吨煤炭码头泊位通过能力,两千万吨油品泊位通过能力。若能够按期完成上述项目,到2015年底,省将超过十三亿吨年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五千万标准箱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基本建成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达到一万三千公里河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根据规划,省计划在河航道方面投资约一百二十多亿元,安排二十个航道整治项目,后三年投资金额达到了八十多亿元。续建三个项目,具体包括江三河坝航道整治项目,白坭水道整治项目等。新开工十七个项目,具体包括海安航道整治项目,榕江航道整治项目,北江乌石三水河口段航道整治项目等。这些规划纲要以与专项规划的实施
27、,将进一步打通省与地以与省与海外的经济命脉,加速形成省大交通格局,大延伸沿海港口的经济辐射腹地,充分发挥港口的货物集散功能,使广货更加便捷、高效地走向世界,极提高了港口的经济效益以与社会效益。港铁路专用线接轨于广深铁路的下元站,管辖的铁路线总长六十余公里,桥梁十七座,车站三座,机车七台与相关配套设施。下设墩美站、新沙站、新港站,其中墩美站是新沙线(墩美站至新沙站)的接轨站;新沙站是新沙港区的货运站,承担新沙港务公司、新沙集装箱码头车流作业;新港站是新港港区的货运站,承担新港港务公司、集装箱码头公司、西基公司车流作业。本文主要研究港股份铁路公司承担港码头货物铁路集疏运任务。1.2 研究的目的和意
28、义铁路运输具有全天不间断、运力大、适应性强、运输总成本低、可靠性高、环境污染小等的特点,主要适合疏运煤炭、矿石、纸、棉花等大宗货物以与集装箱的中长距离运输。港吞吐量逐年增长,铁路承担的集疏运量也相应在增长,由于港铁路修建年限较早,站场设施以与运用设备投产年限不一,技术水平总体相对落后,致使铁路部门在日常运营作业中,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之间存在矛盾。本文在认真梳理集疏运研究成果以与集疏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港疏港铁路的运输作业特点,对现有运输各环节的设备设施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计算并总结出港铁路集疏运能力现状,提出有效加强的措施建议,为港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和改造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成果具有重
29、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的具体意义如下:通过对港现有铁路线路、轨道、站场、机务设备、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的技术标准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场的运输作业方式,综合分析并计算出港铁路现有区间、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的集疏运能力,根据“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最后得出港铁路集疏运能力评估结果,为今后规划和改造疏港铁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进而提升港竞争力;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港,通过研究港疏港铁路集疏运能力,改进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可充分发挥港口货物集散的功能,加速港口货物间的有效流动,节省港口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地区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港口铁路开发建设,推动省对外交
30、流和贸易的健康发展;以港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铁路集疏运环节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发展和完善港港口集疏运系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我国其它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参考。1.3 研究容和技术路线本文综合国外港口集疏运系统、港口铁路集疏运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集疏运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功能以与特征,阐述集疏港口铁路的含义、优势、管理模式等;通过研究港以与港疏港铁路等等集疏运系统的布局,结合疏港铁路生产运营的日常流程以与相关作业计划的制定,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与其具体措施,最终得到港铁路集疏运系统的评价结果,提出港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规划的改进方
31、向和措施。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港历年吞吐量、铁路集疏运能力的资料与数据,实地调研港铁路线路、轨道、站场、机务设备、通信信号等,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的结合,分析并计算出港铁路现有区间、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的疏运能力,最终根据“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得到港集疏运系统的评价结果。采用的技术路线具体如下:1、我国主要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以与趋势;2、广东省未来铁路集疏运体系的发展规划;3、广州港铁路集疏运现状。现状研究收集广州港历年吞吐量、铁路集疏运能力的资料与数据,实地调研广州港铁路线路、轨道、站场、机务设备、通信信号等集疏运系统的布局,了解铁路公司
32、现状、铁路生产运营的日常流程以与相关作业计划的制定等,并进行初步分析。实地调研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的结合,分析并计算出广州港铁路现有区间、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的疏运能力,最终得到广州港铁路集疏运体系的评价结果。分析计算制定方案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研究成果,得出广州港铁路集疏运体系优化措施。1.4 研究现状分析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对于港口集疏运系统以与港口铁路集疏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国、中国、日本以与欧洲部分地区。尤其是国外,研究成果日趋成熟,并且在不断发展中。国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跟随国外的研究方向在不断地开展。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关于港口集疏运系统以与港口
33、铁路集疏运的研究非常丰富,成果显著。研究人员们通过对国外港口集疏运现状、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结合港口实际情况,运用粗糙集、德尔菲等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类比法、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类方法,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指标进行权重处理,对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经济生成率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估算进、出港口的疏运需求,最后引入建模思路,建立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对港口铁路进行SWOT分析,最终得出各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改善的合理建议。另一方面,由于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相对简单,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且少量文献也主要集中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通过能力的研
34、究。研究人员或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计算机流程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编程开发工具、数据库以与语言程序,对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系统的开发;或通过研究,总结高速铁路能力计算以与评估相关基础时间项,进行高速铁路能力计算和评估方法研究案例应用,提出铁路能力计算和评估衡量的新标准等等。通过对国外几大港口集疏运发展演变的研究表明,港口集疏运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下:一是充分发挥港口自身的优势,将码头的环境因素和各种运输集疏运方式相结合,不断优化整体运作效应,通过加大对运输通道地规划建设,衍生港口服务功能,最终形成便捷高效立体的港口集疏运网络。二是以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对
35、港口集疏运系统进行规划。在调整、扩充、完善港口相关设施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从长远的战略发展角度来审视和规划港口的发展,将环保纳入考虑因素当中,减少货物在港口的装卸和运转次数,降低港口的集疏运成本,在创造巨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三是未来港口集疏运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将是不断加大铁路、水路低污染集疏运的承担率,减少高污染的公路集疏运的比例。在公路集疏运方式过度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后,各国政府应考虑着重加大对河港、港铁联运的投入力度;增加铁路、水路集疏运方式的份额,建设分工与协作的综合运输体系。总之,随着港口航运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关于港口集疏运系统以与港口铁路集疏运的研究,
36、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开发新的理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需求。1.5 论文结构本论文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容技术路线、研究现状分析以与本文的结构。第2章港口集疏运体系概述与现状分析。通过对港口集疏运体系以与港口铁路集疏运的基本理论、体系主要组成、体系功能和特征等的介绍,重点分析国外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并介绍省未来铁路集疏运的发展规划以与港铁路集疏运现状。第3章港以与港铁路状况调查。通过实地调研,重点介绍港、港铁路枢纽、港铁路分公司、港港区铁路等概况,并着重梳理港铁路日常运营作业流程以与与国铁的交接工作等的现状以与问题。第4章是本文的核心容,阐述
37、铁路运输能力评估理论。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的结合,分析并计算出港铁路现有区间、车站、机务设备、装卸线等的疏运能力。根据“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最终得到港铁路集疏运的评价结果。第5章根据港铁路集疏运的评价结果,得出进一步提高港铁路能力措施的建议。第6章总结港铁路集疏运评估的结论。第2章 港口集疏运体系与港口铁路集疏运2.1 港口集疏运体系概述“集”是指在港口作业的过程中,从货主或者发货人指定的场所将需要出口的货物运送至港口,集中堆放在码头或者码头附近的仓库、堆场中,即集中货源的意思;“疏” 是指将到达港口的货物从船舶卸下,储存在码头或者码头周边的仓库、堆场中,又或者直接从船舶接卸到运输工具
38、上,然后通过汽车、火车、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运送至货主(收货人)指定的目的地,即疏散货物的意思。港口集疏运体系即是指在社会化合理分工的围,以港口为中心节点,公路、铁路、水路、管道、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形成的互相分工又互相合作交融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1.1 港口集疏运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简单地说,港口集疏运体系主要由港口集疏运的设施、港口集疏运的方式以与港口集疏运的管理等构成。其中港口集疏运的设施主要由运输工具以与各个运输节点组成,通常指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仓库、堆场、保税区等;港口集疏运的方式主要由运输通道决定,具体包括公路运输通道、铁路运输通道、水路运输通道、管道运
39、输通道以与航空运输通道等;港口集疏运的管理是指为了使铁路、公路、管道、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能够很好地衔接,且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管理,主要指对集疏运运输计划的制定、组织、调配、协调、纠正等。作为港口体系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集疏运体系是支撑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系,是促进港口不断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港口集疏运体系是进行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关键所在,是港口货物集输运的重要承担者,连接着港口与其经济腹地。作为连接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平台和纽带,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效快捷的集疏运体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因为船舶不定期到港、集疏运方式不协调而引起的压货、压
40、船、压码头泊位等的现象;其次,健康持续的的集疏运体系还可以缓解货物快速集散对码头仓库、港口堆场容量要求极大的需求;最后,不断增强的港口集疏运体系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港口其他物流系统的不足,乃至进一步扩大港口经济腹地,从而促使港口发挥最大的作用,提升港口竞争力。2.1.2 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特点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特点,包含了集疏运运输方式的构成、集疏运线路的数量以与经济腹地围等,与港口码头跟经济腹地之间集疏运联系的货种结构、运输规模、运输距离、以与方向等有相当大的关联。一般来说,与腹地疏运地货种结构越繁复、运输距离越长、集疏运的规模越大、经济腹地围分布越广的港口,其集疏运体系的线路就越多,经济腹
41、地格局越宽广,运输方式结构就越复杂;相反,则集疏运体系的线路就越少,经济腹地格局越狭窄,运输方式结构越简单。总而言之,由于各港口互不一样,实际情况纷繁复杂,故其集疏运系统的具体特征也各不一样。从未来发展地趋势来看,优良港口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应该因地制宜、实事,向多种运输方式、多方向、多通道、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2.2 港口铁路集疏运概述2.2.1 港口铁路集疏运的优势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环保、全天不间断、运输距离长运量大、远期成本低等的特点;缺点是建设周期较长,初期投资相对较高,受站场线路限制不够灵活,中途编组停滞时间长,无法实现“门对门”等。所以,铁路运输主要适合疏运煤炭、矿石、纸、棉花等大宗货
42、物以与集装箱的中长距离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规模化发展中长距离的铁路运输,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家能源利用率,间接降低其它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强化疏港铁路运输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地拓宽港口经济腹地,促使港口集疏运体系健康持续的发展;发展疏港铁路集疏运,有效降低城市道路因超速超载而不断增加的道路维护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其他疏运方式运输压力,缓和城市间出行拥堵问题,缓和城市道路拥挤状况。2.2.2 铁路集疏运能力与集疏运管理港口集疏运体系是在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同时也是各种运输方式因生产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而联合起来的有机统一整体。疏港铁路集疏运能力作为港口集疏运
43、能力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港口铁路站场的位置、铁路网辐射区域、线路技术等级、装卸线路状况、铁路货运量大小等指标来衡量。疏港铁路的铁路网辐射区域越大、铁路站场位置越方便、铁路技术等级越高、装卸线路状况越好、货运量越大,铁路集疏运能力就会越强,反之,则铁路集疏运能力就会越弱;同时,机车的技术速度越快,铁路线路的数量越多,班列的数量越多,运输的综合费用越低,运输的连续性和灵活性越好,铁路集疏运水平就会越高,反之,铁路集疏运水平就会越低。铁路集疏运能力集中体现在铁路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铁路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根据现有区间、车站、机车等设备以与采用的行车组织方法(即运行图的种类以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
44、等),在一昼夜所能通过的区段规定重量的最大列车数。除了用列车数表示外,也可以用车数或货物吨数来表示。就一个铁路区段来说,主要决定于该区段各项固定设备的能力。其中:区间的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区间型号设备的种类、线路平面纵断面、区间长度、区间正线数目等;车站的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车站新号设备的种类、咽喉道岔的配置、车站到发线数目等;机务段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段整备线以与整备设备、机车检修平台等;给水设备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扬水机械设备、扬水管路、水源等;供电设备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根据数据统计,港口港区的铁路大部分归港口部门自行管理,仅有小部分由国家(地方)铁路部门来管理;而港前铁路基本上都由
45、国家(地方)铁路部门来统筹管理。2.3 国外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2.3.1 国外主要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2013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港口排名顺序如下:前五名的港口依次为为、新加坡以与、;第六到十名依次是、以与鹿特丹、。2013年,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的排名中,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前五名依次为:、新加坡以与、釜山,第六到十名依次是、以与、迪拜、。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的国外港口主要有新加坡港、鹿特丹港、迪拜港等,其均具有良好的集疏运体系支撑。其中:1)新加坡港。作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港有近二百六十多条航线来往九十个国家和地区,约有一百五十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每十二分钟就进出港口一次
46、。1990年和1991年,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而跃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新加坡货物吞吐量达到一千万TEU,仍然位居世界第二位。有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之美称的新加坡港的特点是: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发挥港口的优势,将港口服务衍生为新的重要生财之道,因此能从长远的战略发展角度来审视和规划港口的发展,在扩充、改善、提升港口相关设施水平和能力方面,不但有政府投资、民间企业投资和国外投资等多渠道资金投入,还有大量的人力科技投入,新加坡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始终领先世界水平。2)鹿特丹港。作为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之一,鹿特丹港拥有大型深水港湾,年吞吐总量达到四亿吨,可以进泊巨型油轮的,进港船只约五
47、万艘左右。鹿特丹港不仅是国际航运的枢纽和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也是欧洲货物集散中心以与粮食贸易中心。鹿特丹港优越地理位置,理想的深水条件和发达的陆水路、公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造就了它当今世界大港的地位。近年来,鹿特丹港根据航运发展的趋势,不断开发新的港口业务,发展码头产业,实现储运销一条龙服务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最后通过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世界各地。2.3.2 国港口集疏运体系的状况根据近年来的连续跟踪观察以与中港网发布的港口排行榜显示:2013年,全球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均过四亿吨水平,较上一年三亿吨的吞吐量所提高。全球前十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中,2010年至2012年,中国大陆港口吞吐量所占比重分别为百分之七十八,百分之七十九、百分之八十,2013年继续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一,超过八成,反映出中国港口在全球前十大港口的分量不断加重,占到了绝对优势。1)港。以“交通便捷,通道畅通”而闻名的港,通过铁路公路与水运可到达长江流域甚至全国。据统计出口贸易物资中,几乎全部经由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五分之一左右。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0年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获得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2013年,港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