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型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新型材料.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新型材料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7页 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功能材料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发展,在国家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中,功能材料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九五”、“十五”国防计划中还将特种功能材料列为国防尖端材料。这些科技行动的实施,使我国在功能材料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导材料、平板显示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储氢材料、金刚石薄膜、高性能固体推进剂、红外隐身材料、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等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成分配方和相关技术上还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功能材
2、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功能材料按使用性能可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智能材料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7页第一节 磁性材料 一、概述一、概述 磁性材料是指具有强磁性的材料。磁性材料具有能量转换、存储能量状态及改变能量状态的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材料的磁性来源于材料中原子的磁矩。磁性材料磁性的强弱可用磁化强度来表示,磁化强度是指单位体积中磁矩的矢量和。物质磁化的难易程度一般用磁化率来表示。根据磁化率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反磁性物
3、质、铁磁性物质、亚磁性物质等,其中顺磁性物质的磁性最弱;铁磁性物质的磁性最强,称为强磁性物质。实际应用的磁性材料均为强磁性物质。磁性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自动化、音像、仪器仪表、机械、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农业及人类生活等各个领域。磁性材料的特点是自发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材料会显示出强磁性。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与温度有关,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材料的原子磁矩排列不再有序,自发磁化消失,使材料显示顺磁性,这一温度称为该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未经外磁场磁化的磁性材料不会显示宏观的磁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7页 二、磁性材料的分类与应用二、磁性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常用磁性材料有很多种。按矫顽力大小
4、可分为软磁材料、半硬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三种,一般矫顽力低于100kA/m的是软磁材料,矫顽力高于1000kA/m的是硬磁材料;按磁性材料的功能可分为磁芯材料、永磁材料、磁记录材料、磁光记录材料、磁性流体、磁致电阻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1永磁材料 永磁材料也称硬磁材料。永磁材料经外磁场磁化并去掉磁场后,仍保留较强的磁性,具有很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和磁能积。永磁材料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永磁体产生足够强的磁场、磁极与磁极的相互作用、磁场对带电物体或粒子或载电流导体的相互作用来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及信息转换。常用永磁材料主要有马氏体磁钢、铁基永磁材料、铁镍铝和铝镍钴系铸造永磁合金、铁铬钴系可加工永磁合金
5、、锰基和铂基永磁合金、钴基稀土永磁合金、铁基稀土永磁合金、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永磁材料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7页 2软磁材料 矫顽力低、磁导率高的磁性材料称为软磁材料。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发电机或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变压器或继电器或镇流器的铁芯、计算机的磁芯、导磁体、磁记录的磁介质等。软磁材料制造的器件或设备,一般在交变磁场条件下工作,要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功率大、发热量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软磁材料应具备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矫顽力和剩余磁通密度低、铁芯耗损小、电阻率高、磁致伸缩系数小、磁各向异性系数低、居里温度较高等特性。常用软磁材料主要有电工纯铁和低碳电
6、工钢、铁硅软磁合金、镍铁系软磁合金、铁铝系和铁钴系软磁合金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7页 3磁记录和磁光记录材料 磁记录是一相综合技术,包括磁记录材料、磁头、记录与重放系统、记录编码方式等。磁记录材料受到外磁场的磁化,当外磁场去掉后仍能保持其剩余磁化状态。磁记录介质剩余磁化强度的变化记录下了外部电信号或数据的变化。磁记录材料的原料主要有磁粉、粘合剂、带基等。目前,我国磁粉行业的生产技术还不发达,只有录音带用磁粉的质量较高,录像带用磁粉的质量还不过关,磁盘和磁卡用磁粉尚未生产。自1973年人们发现了非晶磁光记录材料,磁光记录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磁光记录的特点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反复
7、读写。磁光记录的介质是垂直磁化膜,其易磁化方向垂直于膜面,磁矩垂直于膜面向上或向下排列。记录信息时,对磁光记录介质施加一个记录磁场和一个表示信息的脉冲激光,受到脉冲激光照射的区域由于吸收光能使温度升高,矫顽力随之下降,该区域的磁矩会发生翻转而沿外加记录磁场方向排列。这样,就可以将光的强弱信号转变为不同方向排列的磁矩而记录下来。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7页 4磁性流体 磁性流体是指吸附表面活性剂的磁性微粒在基载液中高度弥散分布所形成的胶体体系。磁性流体具有强磁性和流动性,在重力和电磁力作用下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磁性流体由磁性微粒、表面活性剂和基载液组成。磁性微粒是指铁氧体、金属或铁的氮化物的粉末,
8、粒度很小,只有纳米级,具有单畴结构和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长链分子,其一端吸附于磁性微粒,另一端在基载液中自由摆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防止磁性微粒发生聚集而沉淀,因此,应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或亲油性。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硅烷偶联剂、苯氧基十一烷酸、油酸等;基载液是磁性流体的基体。常用的基载液有水、脂、硅酸盐脂、碳氢化合物、聚苯基醚、水银等。磁性流体的作用不同,基载液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不同。磁性流体主要用于制造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强计、惯性阻尼器、压力信号变压器、电流计、密度计、加速度表、流量计、控制器、能量交换机、液体金属发电机、磁密封装置、药物吸收剂、造影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7
9、页,共27页 5磁致伸缩材料 磁致伸缩材料是指具有较大线磁致伸缩系数,即在磁场中被磁化时长度能发生较大变化的材料。磁致伸缩材料主要分为传统磁致伸缩材料和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两类。传统磁致伸缩材料有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及铁氧体材料,饱和磁致伸缩系数较小,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压电陶瓷材料的出现,很快取代了传统磁致伸缩材料,压电陶瓷材料的饱和电致伸缩系数和能量转换效率都比传统磁致伸缩材料的高,广泛用于水声与电声换能器的制造。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和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和应变时产生的推力大,响应速度快,弹性模量与声速随磁场变化,无疲劳
10、和过热失效问题。磁致伸缩材料可用于制造机械动力源的大功率输出器件、高功率线性马达、微波器件、海洋声纳、机器人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7页第二节 超导材料 一、概述一、概述 1911年,荷兰的物理学家卡末林昂纳斯在研究金属低温电阻时,首次观察到了超导电性。20世纪30年代,迈斯纳效应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超导电性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柏和施里弗基于电子与声子相互作用的微观理论,解释了超导电性的起源,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5060年代,第二类超导体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出现,使超导电性开始实际应用,并形成一门新技术。超导电性是指某些材料被冷却到一定温度,出现零电阻率
11、,即失去电阻的现象。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超导材料在电阻消失后的状态称为超导状态。超导材料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物理特性:1完全导电性 完全导电性又称零电阻效应,是指当超导材料的温度下降至某一数值时,其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现象。超导材料的零电阻是指直流电阻,与常导体的零电阻有本质区别。常导体的零电阻是对理想晶体中自由电子可以不受限制的运动而言的。超导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一但有电流产生,便会有永久的电流存在。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7页 2完全抗磁性 完全抗磁性又称迈斯纳效应,是指超导材料进入超导状态后,其体内的磁力线将全部被排出,磁感应强度恒等于零的现象。超导材料的完全抗磁性证明了超导体不是理
12、想导体,超导状态是一个热力学平衡状态,与超导材料怎样进入超导状态的途径无关。完全抗磁性与完全导电性是超导状态的两个独立基本属性,一种材料是否具有超导电性要看其是否同时具有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材料有三个临界条件:临界转变温度、临界磁场强度和临界电流。临界转变温度是指超导材料从常导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即电阻突然消失的温度;临界磁场强度是指超导材料从超导状态转变为常导状态,即破坏超导状态的最小磁场强度;临界电流是指超导状态允许流动的最大电流,或说破坏超导电性所需的最小极限电流。要使超导材料处于超导状态,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临界参数的要求,否则,超导状态会立即消失。超导材料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一个
13、新的技术领域,促进了交通和能源的发展,对科技、经济、军事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7页 二、超导材料的分类与应用二、超导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根据磁化特征超导材料可分为第一类超导体和第二类超导体两种类型。第一类超导体的临界磁场强度和临界电流很小,实用价值不大;第二类超导体包括钒、铌、锝、合金超导体、化合物超导体等。根据临界转变温度超导材料可分为低温超导体、高温超导体和其他超导体三种类型。低温超导体又称常规超导体,是指临界转变温度较低的超导材料,主要包括元素超导体、合金超导体和化合物超导体。目前,超导元素约有50多种,其中有27种超导元素在常压下具有超导电性;合金超导体具
14、有较高的临界转变温度、临界磁场强度和临界电流,良好的塑性,成本较低,容易生产。常见的合金超导体主要有铌锆合金、铌钛合金、铌锆钛合金等,其中铌钛合金应用最广。铌钛合金力学性能稳定,制造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低;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条件较高,在强磁场中性能良好,但不易加工。常见的化合物超导体主要有Nb3Sn、V3Ga等。高温超导体是指临界转变温度较高的超导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超导体和非氧化物超导体两类。高温超导体使用温度较高,应用广泛。其他类型的超导体主要有非晶超导体、复合超导体、金属间化合物超导体、有机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7页 超导材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1强
15、电应用 强电应用又称大电流应用,有超导输电、超导发电、超导贮能、核磁共振成像等。用超导材料制成输电线路,成本显著降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超导发电可使发电机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量损耗降低、输出功率提高,对大规模电力工程、航海以及航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导贮能系统中输入电流,可以长时间无损耗地保存,贮能效率高;在医疗方面,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穿透人体软组织,经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可以判断人体有无异常。2弱电应用 弱电应用又称电子学应用,有超导探测器、超导器件、超导计算机等。利用超导材料制成探测器,灵敏度非常高,频带范围较宽;超导微波器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提高抗干扰能力,减少输入
16、信号的损耗,扩大覆盖面积,改善通话质量;超导计算机中的器件开关速度快,信号检测方便、准确、无干扰,体积小,成本低。3抗磁性应用 超导材料具有抗磁性。利用这种磁悬浮效应可以制造超导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快、平稳、噪声小、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陆上交通工具。利用超导体产生的强磁场,达到控制核聚变反应的目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7页第三节 形状记忆合金 一、概述一、概述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形状的改变。由于其功能特异,可以制造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可靠的器件而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AuCd合金中首次发现了形状记忆现象。1963年,美
17、国海军军械实验室在NiTi合金中再次发现形状记忆现象。1965年,NiTi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商品进入市场。1970年,美国将NiTi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宇宙飞船的天线。随后,NiTi形状记忆合金又被用于F14战斗机的液压管路的连接。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量的形状记忆合金被开发出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类对形状记忆效应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取得了基本的统一。目前,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电子、机械、航空、能源、建筑、运输、化工、医疗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对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与制造,NiTi等形状记忆合金的生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学习的是第
18、13页,共27页 二、形状记忆效应二、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效应是指合金材料能够“记忆”住原始形状的功能。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材料称为形状记忆合金,简称SMA。一般金属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产生塑性变形,应力去除后,塑性变形将永久保留下来,不可能通过加热的方式来消除。而形状记忆合金在产生塑性变形后,经加热至某一温度以上时,将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形状记忆效应与马氏体相变有密切关系。形状记忆合金的母相通过淬火处理得到马氏体,然后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对变形后的合金加热,马氏体发生逆转变,合金的形状开始向母相的初始形状变化,宏观上表现为形状记忆现象。根据形状恢复
19、的情况形状记忆效应可分为单程形状记忆、双程形状记忆和全程形状记忆三类。单程形状记忆效应是指母相经冷却转变为马氏体相,变形后加热,合金恢复母相形状,重新冷却时不能恢复马氏体相形状的现象;双程形状记忆效应是指加热时恢复母相形状,冷却时恢复马氏体相形状的现象;全程形状记忆效应是指加热时恢复母相形状,冷却时恢复马氏体相形状但取向相反的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7页 三、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与应用三、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与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和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三个系列。其中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是应用最早的一种形状记忆材料,强度高、塑性和耐腐蚀性好、稳定性强
20、,特别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广泛,在医学和生物方面的应用是其他形状记忆材料所不能替代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性能好、强度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形状记忆合金主要用于制造管件接头、紧固件、定位器、铆钉、特殊弹簧、机械手、螺母、温度自动调节器、电路连接器、热发电机、卫星天线、玩具、装饰品、保健品、牙齿矫形丝、骨连接器、血凝过滤器、智能装置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7页第四节 非晶态合金 一、概述一、概述 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有序结构和无序结构两大类。晶体属于有序结构,气体、液体和非晶态固体属于无序结构。非晶态材料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非晶态是介于气
21、态和固态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热力学亚稳定状态,其内部原子的排列缺少长程有序,但在几个原子间距的范围内保持短程有序。通常,非晶态可以看成是过冷的液态,又称无定形态或玻璃态。传统的氧化物玻璃是人们熟悉的典型非晶态材料。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技术进步,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新型非晶态材料,如金属玻璃、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超导体、非晶态合金等。凝聚态物理学是非晶态材料发展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非晶态材料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重点研究和开发的对象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7页 二、非晶态合金的性能特点二、非晶态合金的性能特点 1力学性能:非晶态合金具有很高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有良好的塑性。例如
22、铁基和钴基非晶态合金的屈服点可达20003000MPa,抗拉强度可达4000 MPa;非晶态合金的弹性模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变化很小。2物理性能:非晶态合金的密度比相应的晶态合金低,与成分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3热学性能:非晶态合金处于亚稳定状态,是温度敏感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非晶态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很小;低温时对非晶态合金加压不会导致向晶态合金的转化。4化学性能:由于原子排列无长程有序,非晶态合金中没有晶界,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够抑制局部腐蚀和特殊条件下的点蚀与缝隙腐蚀。5电学性能:非晶态合金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低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6磁学性能:非晶态合金具有磁致伸缩现
23、象和磁各向异性,经适当退火处理,磁各向异性可以变得很小。非晶态合金具有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和磁损耗。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7页 三、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三、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必须解决原子排列状态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存亚稳定状态的问题。目前制备非晶态合金的方法主要有熔融合金急冷、气相沉积、固态反应等。熔融合金急冷法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方法,采用单辊旋轮法,将熔融合金以105108/s的冷却速度固化为非晶态合金,可生产非晶态合金带或丝。通过高速气体冲击金属液流实现快速凝固,可生产非晶态合金粉末;气相沉积是制备非晶态合金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有真空蒸镀法和溅射法两种,
24、冷却速度快,形成非晶态合金的成分范围宽,特别适于难熔合金及组元互不相溶的合金;固态反应法包括离子注入法、扩散退火法、吸氢法和机械合金化法等,扩大了非晶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范围。另外,非晶态合金通常以带、丝、薄膜及粉末的形式存在,使其优异的特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三维块状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非晶态合金广泛用于磁性元器件的制造,如电力变压器铁芯、开关型电源、电磁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漏电保护开关互感器、高导磁器件、油过滤器、扬声器用振动板等。随着非晶态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非晶态合金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精密机械、化工、电工等方面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现在学习的是
25、第18页,共27页第五节 纳米材料 一、概述一、概述 纳米是一个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简写为nm。纳米是一个极小的尺寸,从微米进入到纳米,使人类在认识上提高了一个层次。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100nm之间的超细微粒,微粒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纳米材料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薄膜、纳米块体、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等六类。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出现了人工制备的纳米材料,例如利用燃烧蜡烛产生的烟雾制成炭黑,作为墨汁和染料的原料;铜镜表面的氧化锡防锈层等,这是使用最早的纳米颗粒材料和纳米薄膜材料。195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一次讲演中首次提出了纳米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
26、科学家在实验室成功制备出了人工纳米微粒。1984年,德国科学家格莱特利用惰性气体蒸发和原位加压法,制备出具有清洁界面的纳米晶体钯、铜、铁等。1987年,美国阿贡实验室的西格尔利用气相冷凝法,制备出纳米陶瓷材料。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国际第一届纳米学术会议,纳米材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诞生。1994年,在美国召开的MRS会议上提出了纳米材料工程,使纳米材料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领域。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7页 我国在纳米材料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纳米材料应用研究领域已基本赶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纳米材料的微粒尺寸小到纳米量级时,性质上的改变不是一种渐变,而是一种质变。纳米材料的出
27、现将给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带来新的发展。由于纳米材料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独特性,实际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有人将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等统称为纳米科技。二、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二、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 1热学性能:由于组织结构不同,纳米晶体的热容与普通多晶体或非晶体的差别很大。另外,纳米晶体中微孔隙及杂质对材料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2磁学性能:纳米晶粒的磁各向异性与纳米颗粒的形状、晶体结构、内应力及晶粒表面的原子状态有关。当晶粒的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晶粒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开始对材料的宏观磁性产生影响,使纳米颗粒表现出超顺磁性和超铁磁性。3力学性能:纳米材料与一般多晶体和非晶体不同
28、,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例如纳米陶瓷具有超塑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7页 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材料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种类型。其中气相冷凝法是最早采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由纳米颗粒的制备、压制成形、烧结三个环节组成;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材料,是将原料用急冷技术制成非晶态薄膜,然后进行退火处理,使材料全部或部分晶化,形成纳米级晶粒;机械球磨法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制备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化学制备方法,将易于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在某种溶
29、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水解、缩聚而逐渐凝胶,然后干燥、烧结,从而获得所需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可用于热电转换、功能涂层、电子封装、大屏幕平板显示、环境保护、生态建筑等方面。还可用于制造固体燃料的添加剂、汽车尾气的净化剂、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医学生物领域用于制造人造牙齿、人造骨、人造器官、骨水泥、药物载体、生物陶瓷、纳米机器人等。运用纳米技术可以进行医学检测,如细胞分离、细胞内部染色等,还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促使传统产品更新换代或赋予传统产品新的功能。金属玻璃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7页第六节 能源材料 一、概述一、概述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世界性能源危机和环境
30、保护等问题,促使人们展开新能源的探索和开发。未来能源中的一次能源是指以原子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为主的能源系统,获得的能量主要是热能和转换成的电能。为了使这些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应有最佳形式的二次能源,如氢能等。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技术领域。发展新能源的核心和物质基础是新能源材料。2003年,我国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新型质子交换膜与超薄固体电解质膜的出现,为我国开发甲醇燃料电池和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创造了技术条件,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材料能够将原来使用的能源转变成新能源,如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直接转
31、变为电能、利用燃料电池中电解质和触媒使氢与氧发生反应直接产生电能等;新能源材料能够提高贮存能源的能力和进行能量转化,如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7页 二、新能源材料的分类二、新能源材料的分类 1储氢合金材料 氢是一种洁净、无污染、发热值高、资源丰富的二次能源,能长期储存,运输过程中无能量损耗。氢能的利用包括储存、运输和使用三个环节,最大的难题是储存。储氢合金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氢气压力下,能多次吸收、储存和释放氢气的材料。储氢合金是以金属氢化物形式吸收氢,加热后释放氢的,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储氢方法。储氢合金材料主要有镧镍类储氢合金、钛铁类储氢合金、镁镍类储氢合金、混合稀土
32、类储氢合金、非晶态类储氢合金等。储氢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电池、低温制冷装置、氢燃料发动机、热压传感器与热液激励器、核动力装置中的部件、氢化物热泵等。2新型二次电池材料 一类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是可逆的。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充电时,通过反向电流使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将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种电池称为二次电池。新型二次电池性能优良,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污染小。新型二次电池材料可用于制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超薄聚合物电池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27页 3燃料电池材料 燃料电池是一种发电装置,能在恒温下直接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与化学电源相同,工
33、作方式不同,其燃料和氧化剂在电池外储存,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送。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效率高,无污染。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对燃料电池进行研究。20世纪70年代我国燃料电池开始应用于航天工业,90年代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3年,由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共同支持的“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燃料电池材料可用于制造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4太阳能电池材料 太阳能电池是指利用太阳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直接产生电能的装置。根据
34、用途,可分为空间太阳能电池和地面太阳能电池两类。5核能材料 核能材料是指构成各类核能系统所用的材料。核能系统主要是指发电用的各类裂变和聚变反应堆。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27页第七节 生物医用材料 一、概述一、概述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是指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中正在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与材料学、生命学、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药物学、化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人类利用天然物质和材料对人体进行治疗与修复的历史很长。公元前5000年,古代人利
35、用黄金修复牙齿;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利用棉花纤维、马鬃等缝合伤口,墨西哥印第安人利用木片修补受伤的颅骨;公元前2500年,在中国、埃及的古代墓葬中发现了假手、假耳等人工假体;中国在隋末唐初发明了补牙用的银膏;1829年,通过实验得出了金属铂对机体组织刺激性最小的结论;1851年,开始利用天然高分子硬橡木制造人工牙托和腭骨;1892年,利用硫酸钙填充骨缺损;20世纪20年代,随着工业的兴起,不锈钢和钴基合金开始用于临床治疗与修复,随后又出现了钛及钛合金、钽、铌、锆、形状记忆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27页50年代,医用高分子材料开始广泛应用,出现了人造器官、心脏起博器、手
36、术缝合线等一些重要的医疗器械与器材;60年代,生物陶瓷开始临床应用;70年代,开始研究和开发医用复合材料;90年代以后,借助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出现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医用材料,使无生命材料生命化,通过组织工程实现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再生和重建。当今世界已进入改造和创建新生命形态的时代,现代医学的进步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二、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按材料的用途可分为牙齿、骨骼、关节等硬组织修
37、复与替换材料;皮肤、肌肉、心、肺、肝、胃、肾、膀胱等软组织修复与替换材料;血液净化、体内气体与液体分离、物质选择性交换、角膜接触镜等医用膜材料;组织粘合剂和手术缝合线材料;药物载体与释放材料;临床诊断与生物传感器材料;口腔科医用材料等。按生物化学反应水平可分为近于惰性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可生物降解和吸收的生物材料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27页 三、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三、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1医用金属材料 医用金属材料种类很多,包括医用不锈钢、医用钴基合金、医用纯钛及钛合金、医用贵金属、医用形状记忆合金、医用磁性合金等。医用不锈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人工关节和骨折内固定器、截骨连接器、齿科用各种器件、心血管系统用器件等;医用钴基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各种人工关节、截骨连接器、人工心瓣膜、血管内支架、齿科用器件等;医用纯钛及钛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各种人工关节、义齿、牙床、牙冠、人工心瓣膜等;医用贵金属主要用于制造牙套、龋齿充填剂、神经系统检测装置、心脏起博器、放射性同位素源外壳等;医用形状记忆合金主要用于制造整形外科用器件、牙齿矫形用器件、血栓过滤器、血管扩张支架、介入性治疗用支架、节育环、人工脏器用微泵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2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