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学第五章.ppt
《班级管理学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学第五章.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班级管理学第五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7页一、一、客体角色客体角色二、二、主体角色主体角色学生的双重角色学生的双重角色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7页学生对班级管理的适应学生对班级管理的适应n一、一、适应:适应:与环境要求一致与环境要求一致n二、二、主动适应主动适应:外在要求内化,变成动力,主动做,:外在要求内化,变成动力,主动做,n自愿做。自愿做。n三、三、被动适应被动适应:外在要求只是一种压力,被迫做,:外在要求只是一种压力,被迫做,n不不情愿,不得不做。情愿,不得不做。n四、四、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让学生主动适应。:让学生主动适应。n五、五、影响学生主动适应的因素:影响学生主动适应的
2、因素:n(一)(一)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n(一)(一)教师个性教师个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7页影响学生主动适应的因素影响学生主动适应的因素(一)(一)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1、学习动机与适应、学习动机与适应2、个人需求和目标与适应、个人需求和目标与适应3、参与意识与适应、参与意识与适应4、逆反心理与适应、逆反心理与适应(二)(二)教师个性教师个性1、民主与适应、民主与适应2、威信与适应、威信与适应3、交流与适应、交流与适应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7页 学生逆反,宜疏不宜堵学生逆反,宜疏不宜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7页n教师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逆反行为也越来越多,
3、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逆反现象尤为明显。面对学生的逆反,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到困惑,甚至愤怒,进而,采取粗暴的“堵或禁”方法,试图利用“高压”手段,消除学生的逆反行为。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7页n其结果有三,一是逆反没有了,但学生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也没有了,真可谓“脏水和孩子”一块泼了出去;二是学生表面的逆反行为消失了,但内隐的逆反心理不仅没有消失或减弱,反而更加强烈了,并由此与教师结下了很深的积怨;三是,学生的逆反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强烈和明显了,学生与教师情绪对立,关系十分紧张,教师一筹莫展。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7页n这三种结果显然是事与愿违,这也告诉我们用“堵、禁”的高压方法应对
4、学生的逆反并非明智之举。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学生逆反,宜疏不宜堵。为此,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并采取科学的疏导策略。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7页一、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及一、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及其它们的关系其它们的关系n逆反心理就是与外部要求相反或对抗的心理,是一种不愉快的,甚至是愤怒的心理体验,经常在主体认知与外界情境不一致时产生,如当学生认为教师的要求是错误的时候,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但有时两者一致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如学生明知教师的要求是正确的,但就是不愿接受。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7页n逆反心理具有“内隐性”,在它的支配下产生的外显行为叫逆反行为。逆反心理不一
5、定产生逆反行为,但逆反行为必定以逆反心理为基础。在教育中,经常把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混为一谈,只谈逆反心理而从不提逆反行为,似乎逆反心理中已经暗含了逆反行为,有逆反心理必然会出现逆反行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必然对两者不做区别对待,导致教育中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7页n如,我们总是试图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实际上就是想从内心到行为整体消灭“逆反”,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有时是有害的,因为我们控制人的外显行为(逆反行为)较易,而难以调控内隐心理(逆反心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7页n同时,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也有积极的作用,并不全是消极影响(后文将详述)。
6、同时,逆反也有程度区别。因此,明智的教育策略应是:确保学生不出现有危害性的逆反行为,至于消极的逆反心理,我们则可以予以较大的宽容,通过长期的深入细致的教育使其不断减弱即可;同时,积极利用和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促进他们的心理成熟和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7页二、对逆反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具体二、对逆反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具体的价值判断的价值判断n现在,教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多持否定态度,对它的批评和责难常有见闻,现罗列几条:“逆反心理毕竟是一种不健康和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因此,除了运用特殊教育方法外,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教育。”1“逆反心理制约孩子的人生发展
7、,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2“教师应不断地研究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探索消除逆反心理的方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3等等。n1龙惊云.奇妙的逆反心理J.心理世界(开封),2005(6):60.n2杨震.用心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J.家教(西安),2005(4):26.n3李君.消除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几点体会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8):44.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7页n其实,对逆反心理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应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它的好与坏、积极或消极与“逆反”的对象、强度、时限、结果等多种因素有关,下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来分析逆反心理和行为的价值或功能。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管理学 第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