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课程编号:HZ161490课程类别:个性化平台课程性质:选修学分:2.0学时:32 (其中: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其他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 学概论。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目标环境生态学针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可 持续开展的需求,开设的一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个性化平台选修课程。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生态演变的基本过程及规律。能结合
2、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正确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 因素或环节。2、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受损生态系统的过程特点与修复 对策。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正确分析、表达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的教学环节12.1能够将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学、 工程科学基本原理 运用于识别和判断 复杂工程问题的关 键因素或环节。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运 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分析和 表达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并通过 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 题,以获得有效结论。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 论
3、,课后作业、课程小论文等环节,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 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因 素或环节22.2运用环境工程 专业的基本知识和 理论正确分析、表 达复杂环境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运 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分析和 表达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并通过 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 题,以获得有效结论。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 论,课后作业、课程小设计等环节,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 知识和理论正确分析、表达复杂环 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第9单元可持续开展理论与实践4合计32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授课方式
4、宜采用课堂多媒体授课形式,在讲授选用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不断从案例介绍、科研资料分析、课堂互动内容和课外小设计(论文)等方面更 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六、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成绩评定为百分制,实行结构评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0% (主要 由平时作业成绩或课堂现场互动构成),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课程目标考 核、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具体如下:评价环节分值评估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期末考试 (60%)概念(10%)12. 1判断(5%)12. 1选择(5%)12. 1简答(20%)1、22. 1、2.2论述/分析(20%)22.2平时成绩 (40%)小论文(10%)12.
5、 1小设计(10%)22.2课堂讨论I (5%)12. 1课堂讨论I I (5%)22.2平时作业I (5%)12. 1平时作业I I (5%)22.2平时成绩评分细那么:A.分组小论文(设计)评分细那么(以100分计算)前置条件:涉嫌抄袭一律以零分计算。其他以下面标准计算分数内容考查点分值要求一、提交是55按要求时间提交文件一、标题选题质量2具有一定价值的、本课程相关的内容;简洁、明确、语言和 科学逻辑严密二、格式标题2字数不超过26个汉字作者信息2著者及单位,具备且信息准确,格式正确摘要2具备且简洁、准确、完整地表述全文内容关键词2具备且能明确指示研究内容正文2具备且内容关联递进层次清楚图
6、表表达正确2具备且格式表达正确参考文献2具备且文中有标识三、内容论点/设计目的明确2明确论据/设计依据充分2充分论证严密/计算正确2严密语言2流畅结论/计算结果正确2正确四、篇幅教师规定10据规定字数和实际字数按比例求算五、参考文献注录格式正确2正确数量5据规定篇和实际篇数按比例求算六、页面工整2打印或书写工整100B.分组课堂讨论评分细那么(以100分计算)内容考查点分值要求一、参与是55按要求全组参与二、主题质量5正确、明确三、过程陈述5正确表述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回答下列问题5能回答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协作5小组协作良好。时间5时间把握较准。PPT运用5有且能熟练运用三、PPT (15)页面
7、质量5清晰、明确图表运用5具备且格式表达正确页面数量5页面数量恰当100C.个人课后作业评分细那么(以100分计算)考察点分值作业得分根据具体作业各项要求评分一、按时提交50二、内容完整性15三、观点正确性15四、篇幅大小10五、页面工整性10100七、选用教材、讲义和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环境生态学,曲向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2012。2、主要参考书:环境生态学导论(第2版),盛连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1 月。环境生态学,卢升高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环境生态学,鲁敏,孙友敏,李东和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环境生态学,胡荣桂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基于
8、持续和谐开展的环境生态学研究许鹏辉著,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8o环境生态学,金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5月。景观生态学,徐化成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年05月。八、大纲说明1、本大纲制订依据: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9版本科培养方案制定,2、.本大纲由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组制订,适合32学时(2学分)教学 需要。3、适用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本科专业选修课程理论教学。第一单元绪论1、教学目标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环境 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义;了解环境生态学及其形成与开展;理解环境生态学与相关 学科的关系。2、教学内容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9、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人类社会的开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12.1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及学科开展12.1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12.1 分析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讲述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介绍环境生态学的定义与开展; 介绍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讲解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重点难点重点: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与开展;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联系; 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难点: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5、教学活动课前预习: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环境生态学的开展。 课堂讲授: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当今全球性环境问
10、题及其危害。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环境生态学的开展。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课后作业: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联系;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1、教学目标认识生物多样性、统一性;熟悉环境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理解环境因子的生 态作用;掌握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地球上的生物12.1环境的概念及类型12.1主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12.13、教学要求 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 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的类型;环境的基本特征; 分析温、光、水、土、气等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介绍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4、重点难点重点: 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 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11、环境的基本特征; 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难点: 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的生态作用及其作用的规律。5、教学活动课前预习: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环境的概念及类型、环境的基本特 征; 课堂讲授:生物的多样性及统一性;环境的概念及类型、环境的基本特 征;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课后作业: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课堂讨论: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对光的反响及其应用。第三单元生物种群与群落1、教学目标掌握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熟悉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理解种群之间的关系; 熟悉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其动态;了解群落的基本类型及演替。2、教学内容
12、3、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生物种群12.1种间关系12.1生物群落12.1 讲解种群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种群的动态; 分析种间关系; 讲解群落的定义与特征、群落的组成及结构;阐述群落的基本类型及演替等基本概念及内涵、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变 化的因素;4、重点难点重点: 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种群增长及数量变动;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群落的定义与特征、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群落的基本类型,群落的演替 及影响因素。难点: 种群增长及数量变动; 群落的演替。5、教学活动课前预习:种群、群落及演替等基本概念;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种 群间的相互关系;群落结构、动态及群落演替理论。 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生态学 环境 生态学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