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第1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一节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2页,此课件共68页哦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动主动转动入胞和出胞入胞和出胞第3页,此课件共68页哦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概念概念: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类分类: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第4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1)(1)概念概念: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 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2)(2)
2、特点特点:不需另外消耗能量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帮助”无饱和性无饱和性 扩散速率高扩散速率高 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分子大小和膜通透性呈正相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分子大小和膜通透性呈正相 关,扩散的最终结果是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关,扩散的最终结果是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3)(3)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O2、CO2,水也是高度通透。,水也是高度通透。遵循单纯的物理学规律遵循单纯的物理学规律 第5页,此课件共68页哦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1)(1)概念概念: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一些非脂
3、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在特殊膜需在特殊膜蛋白质的蛋白质的“帮助帮助”下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的过程。第6页,此课件共68页哦(2)2)特点特点:不需另外消耗能量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帮助”饱和性饱和性 转运速率更高转运速率更高 立体构象特异性立体构象特异性 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第7页,此课件共68页哦(3)3)分类分类: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载体的易化扩散(4)4)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等第8页,此课件共68页
4、哦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概念概念: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的转运过程。特点特点: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能量由分解ATPATP来提供;来提供;依靠特殊膜蛋白质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泵)的的“帮助帮助”;是逆电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化学梯度进行的。分类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第9页,此课件共68页哦1.1.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概念概念:细胞直接利用代谢
5、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Na+-K+泵泵(又称又称Na+-K+-ATPase,简称钠泵,简称钠泵)第10页,此课件共68页哦钠钠钠钠-钾钾钾钾泵泵泵泵:是是是是镶镶镶镶嵌嵌嵌嵌在在在在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膜膜膜膜脂脂脂脂质质质质双双双双分分分分子子子子层层层层中中中中,具具具具有有有有ATPATP酶酶酶酶活活活活性性性性的的的的一一一一种种种种特特特特殊殊殊殊蛋蛋蛋蛋白白白白质质质质,可可可可分分分分解解解解ATP使使使使之之之之释释释释放放放放能能能能量量量量,用用用用于于于于NaNa+和和和
6、和KK+的主动转运的主动转运的主动转运的主动转运当当Na+内内,K+外外时时,钠钠-钾钾泵泵被被激激活活,分分解解ATP产产生生能能量量,将将胞胞内内的的3个个Na+移至胞外和将胞外的移至胞外和将胞外的2个个K+移入胞内。移入胞内。第11页,此课件共68页哦 钠钠-钾泵活动生理意义:钾泵活动生理意义:*胞内低胞内低Na,维持细胞体积维持细胞体积 *胞内高胞内高K,保持酶活性保持酶活性-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势能储备势能储备 钠、钾的易化扩散钠、钾的易化扩散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第12页,此课件共68页哦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指不靠直接耗能,而是靠消耗另一物质的
7、浓度势能而实指不靠直接耗能,而是靠消耗另一物质的浓度势能而实现的主动转运现的主动转运。如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主动重吸收,其转运能量不是直接来自如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主动重吸收,其转运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水解,而是来自的水解,而是来自 Na+-K+-ATP 酶主动转运酶主动转运 Na+时所形成的细胞内和时所形成的细胞内和腔液中腔液中Na+的浓度梯度的浓度梯度,在在 Na+顺浓度梯度转运释放的能量驱使下,葡顺浓度梯度转运释放的能量驱使下,葡萄糖逆浓度差在细胞内积聚萄糖逆浓度差在细胞内积聚 第13页,此课件共68页哦转运的物质:转运的物质:通通过过主主动动转转运运机机制制而而实实现现跨跨膜膜转转
8、运运的的物物质质有有Na+、K+、Ca2+、H+、I、Cl等离子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等离子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 第14页,此课件共68页哦入胞和出胞式转运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细胞本身的吞吐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细胞本身的吞吐活动进行的,亦属于主动转运过程。活动进行的,亦属于主动转运过程。入胞入胞:指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指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分为:吞噬分为:吞噬=转运物质为固体转运物质为固体;吞饮吞饮=转运物质为液体。转运物质为液体。转运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等异物以及血浆脂蛋白颗粒、转运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等
9、异物以及血浆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多肽类激素等代谢产物大分子营养物质、多肽类激素等代谢产物 第15页,此课件共68页哦 主主要要见见于于细细胞胞的的分分泌泌过过程程:如如激激素素、神神经经递递质质、消消化液的分泌。化液的分泌。出胞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第16页,此课件共68页哦【例题【例题1】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或肾小管吸收属于】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或肾小管吸收属于 继发主动转运继发主动转运【例题【例题2】葡萄糖进入一般细胞或红细胞属于】葡萄糖进入一般细胞或红细胞属于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例题【例题3】氧由肺泡进入血液】氧由肺泡进
10、入血液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例题【例题4】葡萄糖由血液进入脑细胞】葡萄糖由血液进入脑细胞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第17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二节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第18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多细胞生物体必须具备完善的信号传递系统以协调其正多细胞生物体必须具备完善的信号传递系统以协调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多达几百种:如递质、常的生理功能。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多达几百种:如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激素、细胞因子等。信号信号(signal):细胞外液中能被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的特异:细胞外液中能被受体识别并与之结合的特异性化学物质称为信号或配体性化学物质称为信
11、号或配体(ligand)靶细胞靶细胞(target cell):受体所在的能感受信号而产生相应受体所在的能感受信号而产生相应生理功能变化的细胞即为靶细胞生理功能变化的细胞即为靶细胞 第19页,此课件共68页哦 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及到: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跨膜信号转导主要涉及到:胞外信号的识别与结合、信号转导、胞内效应等三个环节。信号转导、胞内效应等三个环节。根据受体的不同,跨膜信号传递方式有:根据受体的不同,跨膜信号传递方式有: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第20页,此课件共68页哦信号信号 胞膜上的通道蛋
12、白胞膜上的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打开或关闭 离子跨膜流动离子跨膜流动 膜电位膜电位变化变化(去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极化)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功能改变 一、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一、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根据所感受刺激性质不同,通道可区分为化根据所感受刺激性质不同,通道可区分为化学门控性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和机械门控性通学门控性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和机械门控性通道道第21页,此课件共68页哦Ach(化学性胞外信号化学性胞外信号)终板膜终板膜Ach受体受体受体变构,离子通道开放受体变构,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内流终板膜电位终板膜电位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生物电信号生物电信号化学门控
13、性通道化学门控性通道:膜通道蛋白质结构中存在一些对化学递质敏感的基团膜通道蛋白质结构中存在一些对化学递质敏感的基团或亚单位,当化学递质发生改变时,则该通道变构、或亚单位,当化学递质发生改变时,则该通道变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导致通道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导致通道开放,离子流动,这种对化学开放,离子流动,这种对化学递质敏感的蛋白质基团或亚单递质敏感的蛋白质基团或亚单位构成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位构成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道。主要分布在肌细胞的终板膜、主要分布在肌细胞的终板膜、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及某些嗅、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及某些嗅、味感受细胞的膜中味感受细胞的膜中 如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如终板膜乙酰
14、胆碱受体通道 运动神经未梢运动神经未梢第22页,此课件共68页哦电压门控性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的膜通道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些电压门控通道的膜通道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些对跨膜电位改变敏感的基团或亚单位,当膜两侧跨膜电位发生改对跨膜电位改变敏感的基团或亚单位,当膜两侧跨膜电位发生改变时,使该通道分子变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导致通道的开放,变时,使该通道分子变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导致通道的开放,离子流动,从而再引起细胞膜出现新的电变化或其他细胞内功能离子流动,从而再引起细胞膜出现新的电变化或其他细胞内功能变化,这种对电压变化变化,这种对电压变化(电位变化电位变化)敏感的蛋白质基团或亚单位构敏感
15、的蛋白质基团或亚单位构成的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成的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分布在神经轴突、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细胞膜上主要分布在神经轴突、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细胞膜上 例:例:Na+通道通道信号信号信号信号 出现终板电位膜内负电荷消失出现终板电位膜内负电荷消失出现终板电位膜内负电荷消失出现终板电位膜内负电荷消失 Na Na+通通通通道突然开放道突然开放 胞外胞外Na+涌入胞内涌入胞内 膜电位变化膜电位变化 第23页,此课件共68页哦机械门控性通道:机械门控性通道:体内存在不少能感受机械性刺激并引致细胞功能体内存在不少能感受机械性刺激并引致细胞功能改变的细胞。当外来机械性信号通过某种结构
16、内的过程,导致膜的局改变的细胞。当外来机械性信号通过某种结构内的过程,导致膜的局部变形或牵引,直接激活了附近膜中的机械门控通道,引起细胞的跨部变形或牵引,直接激活了附近膜中的机械门控通道,引起细胞的跨膜电位变化。如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在受到切和力的作用产生弯曲膜电位变化。如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在受到切和力的作用产生弯曲时,毛细胞会出现暂短的感受器电位。时,毛细胞会出现暂短的感受器电位。机械信号(声)机械信号(声)耳蜗毛细胞纤毛弯曲耳蜗毛细胞纤毛弯曲 毛细毛细胞上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开放胞上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开放 离子跨膜流动离子跨膜流动 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第24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二)
17、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cAMP信号通路信号通路cAMP(第二信使)第二信使)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G蛋白神经递质、激素等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第一信使)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AC)ATP细胞内生物效应细胞内生物效应激活激活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依赖的蛋白激酶AG蛋白偶联蛋白偶联受体受体受体构象改变受体构象改变结合结合受体与受体与G蛋白蛋白结合结合G蛋白蛋白激活激活激活的激活的G蛋白蛋白(与与、亚单位分离亚单位分离)激活激活第25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三节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第26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
18、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现象的研究生物电现象的研究 生物电生物电(bioelectricity):生物体在生命活动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电现象过程中所表现的电现象 损伤电位损伤电位(injury potential)损伤电位损伤电位:存在于组织的损伤部位和完整部位之存在于组织的损伤部位和完整部位之间的电位差间的电位差 假说:假说:损伤电位是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即损伤电位是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即膜膜电位电位(membrane potential)的一种表现。的一种表现。第27页,此课件共68页哦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Hodg
19、kin和和Huxley等等(1939)选择枪乌贼的巨轴突选择枪乌贼的巨轴突(直径可达直径可达1 mm)为为测试对象,利用一灌注海水的玻璃毛细管直接插入巨轴突膜内,另一电测试对象,利用一灌注海水的玻璃毛细管直接插入巨轴突膜内,另一电极置于膜外,两电极之间仅隔一层膜。将两电极连接到放大器和示波器极置于膜外,两电极之间仅隔一层膜。将两电极连接到放大器和示波器上,直接记录膜内外的电位差。上,直接记录膜内外的电位差。细胞内记录技术的建立使电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细胞内记录技术的建立使电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微电极技术现代微电极技术(0.5um):凌宁和凌宁和Gerard于于19
20、49年首先应用年首先应用 第28页,此课件共68页哦 细胞处于细胞处于“静息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静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极化极化(polarization):在静息状态下,在静息状态下,以膜为界,静息以膜为界,静息电位稳定在一定水平并呈外正内负的状态,称极化电位稳定在一定水平并呈外正内负的状态,称极化第29页,此课件共68页哦 Reymond在论证损伤电位的同时,发现如用足够强度的电流刺激在论证损伤电位的同时,发现如用足够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它们兴奋,则损伤电位的绝对值降低。当组织恢复到神经或肌肉,使它们兴奋,
21、则损伤电位的绝对值降低。当组织恢复到静息状态时,损伤电位也恢复到原先的水平。静息状态时,损伤电位也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提示:当组织兴奋时,细胞的外表面产生一种负电变化,导致提示:当组织兴奋时,细胞的外表面产生一种负电变化,导致损伤部位和完整部位之间电位差的暂时性降低。用更灵敏的电流损伤部位和完整部位之间电位差的暂时性降低。用更灵敏的电流计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负电波的存在,并沿神经或肌肉纤维向两侧计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负电波的存在,并沿神经或肌肉纤维向两侧方向传导方向传导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第30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去极化去极化(又称除极化又称除极化):膜内外电位
22、差向小于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向变化的过程(即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值到零即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值到零)上升相上升相 反极化(又称反极化(又称超射):超射):膜电位发生反转的部分膜电位发生反转的部分(即膜电即膜电位由零到位由零到+40mV)上升相上升相 复极化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下降相下降相 第31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在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上发生一次短暂的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
23、为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第32页,此课件共68页哦 超极化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阈电位阈电位:引发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锋电位锋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与复极化形成的一次短促而动作电位去极化与复极化形成的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构成神经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称为锋尖锐的脉冲,构成神经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称为锋电位。电位。后电位: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RP水平以前,一种时水平以前,一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24、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位。第3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细胞生物电产生机制二、细胞生物电产生机制 (一)(一)化学现象化学现象 要在膜两侧形成电位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在膜两侧形成电位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浓度差;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浓度差;对离子有选择性通透的膜。对离子有选择性通透的膜。第34页,此课件共68页哦(1)(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内内:Na+外外 1 10 K+内内 :K+外外 30 1 Cl-内内 :Cl-外外 1 14 A-内内 :A-外外 4 1 (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二)静息
25、电位的产生机制1.1.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静息电位的产生条件(2)(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通透性:K+Cl-Na+A-Na+外内K+Cl-有机负离子第35页,此课件共68页哦2.RP产生机制的膜学说产生机制的膜学说:K内内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 A-内内不能向膜外扩散不能向膜外扩散K+内内、A-内内膜内电位膜内电位(负电场负电场)K+外外膜外电位膜外电位(正电场正电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膜对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
26、的净通量为零 膜两侧的电位差膜两侧的电位差=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RPEk=60 log K+o/K+i (mV)第36页,此课件共68页哦结论结论: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RP的产生主要是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向膜外扩散的结果。结果。RP=K+的的平衡电位平衡电位 第37页,此课件共68页哦1.AP产生的基本条件产生的基本条件:膜内外存在膜内外存在Na+差差:Na+内内Na+外外 1 10;K+差差:K+内内K+外外 30 1膜在受到膜在受到阈刺
27、激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即电压门控性即电压门控性Na+、K+通道激活而开放通道激活而开放。(三)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三)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第38页,此课件共68页哦当细胞受到刺激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通道激活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通道大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受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大量内流顺电化学差和受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大量内流 Na+内内、K+外外激活激活Na+K+泵泵2.2.APAP的产生机制
28、的产生机制: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上升支)Na+通道关闭通道关闭Na+内流停止,同时内流停止,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通道激活而开放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水平(AP下降支)下降支)Na+泵出、泵出、K+泵回,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后电位K顺浓度差和受膜外负电位的吸引顺浓度差和受膜外负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迅速外流第39页,此课件共68页哦结论:结论:证明:证明:AP的上升支由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
29、起的。泵活动引起的。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K+通道被激活,膜对通道被激活,膜对 Na+、K+通透性先后增通透性先后增高的结果。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于高的结果。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于Na+平衡电位。平衡电位。Nernst公式的计算。公式的计算。AP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当于计算所得的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当于计算所得的ENa值。值。应用应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后,内向电流全部消失(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后,内向电流全部消失(AP消失)消失);而四乙基铵则可单独地阻断;而四乙基铵
30、则可单独地阻断K+通道。通道。第40页,此课件共68页哦特征:特征:具有具有“全或无全或无”的现象的现象 非衰减式传导非衰减式传导 瞬时性瞬时性 脉冲性脉冲性意义:意义: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全或无全或无”:“全全”指当刺激达到阈指当刺激达到阈强度或以上时,均产生动作电位,且强度或以上时,均产生动作电位,且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无无”指未达到阈强度的阈下刺激一律不产指未达到阈强度的阈下刺激一律不产生动作电位生动作电位 第41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动作电位是一个电位的连续变化过
31、程,静息电位是一个电动作电位是一个电位的连续变化过程,静息电位是一个电位差值;位差值;动作电位标志细胞处于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状态;动作电位标志细胞处于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状态;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迅速向四周扩布;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迅速向四周扩布;动作电位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区别与联系: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区别与联系:第42页,此课件共68页哦 传导与传递传导与传递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三、动作电位的传导第43页,此课件共68页哦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
32、为负电位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正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膜内的正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形成局部电流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膜内电位上升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膜内电位上升 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膜外电位下降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膜外电位下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AP(一一)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外外内内 神经纤维冲动
33、传导方向冲动传导方向冲动传导方向冲动传导方向刺激第44页,此课件共68页哦 传导方式传导方式:无髓鞘无髓鞘N 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近距离局部电流;有髓鞘有髓鞘N 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跳跃式)。第45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四、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四、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 兴奋兴奋(emitation):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excitable cell):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凡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的细胞 第46页,此课件共68页哦 引起兴奋的条件引起兴奋的条件 兴奋的引
34、起取决于细胞本身的兴奋性和刺激的特征兴奋的引起取决于细胞本身的兴奋性和刺激的特征 兴奋性兴奋性(excitability):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刺激的特征刺激的特征(刺激参数刺激参数):刺激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欲引起组织兴奋,必须使刺激达到一定的欲引起组织兴奋,必须使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强度并维持一定并维持一定的的时间时间,还要求有一定的,还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变率强度变率第47页,此课件共68页哦阈强度阈强度(thresholdintensity):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刚能引
35、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强度阈刺激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达到阈强度这一临界强度的达到阈强度这一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上刺激(suprathmshold stimulus):高于高于阈强度阈强度的刺激的刺激阈下刺激阈下刺激(subthresholdstimulus):低于低于阈强度阈强度的刺激的刺激 阈强度可作为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可作为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越低则兴奋性越高阈强度越低则兴奋性越高 阈强度越高则兴奋性越低阈强度越高则兴奋性越低 第48页,此课件共68页哦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
36、变化规律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单个阈上条件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单个阈上条件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依次经历变化依次经历 4 个时期,最后,兴奋性恢复到正常水平个时期,最后,兴奋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0.3ms):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3ms):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再次兴奋期间。: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再次兴奋期间。超常期超常期(12ms):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低常期低常期(70ms):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37、。:大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不应期的存在,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只能发生一定次数不应期的存在,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只能发生一定次数的兴奋的兴奋 第49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五、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五、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突触: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 传递信息的特殊连接结构。神经传递信息的特殊连接结构。神经-肌肉突触是突肌肉突触是突 触的一种形式触的一种形式 运动终板: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轴突末端反复分支,每一分支与一条骨骼肌轴突末端反复分支,每一分支与一条骨骼
38、肌 纤维形成突触,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纤维形成突触,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 运动单位: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 1897年Sherrington 第50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一)NM接头的结构和机能接头的结构和机能 1、N-M接头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的结构的结构 接头后部接头后部:接头后膜接头后膜又称终板膜。存在又称终板膜。存在ACh 受体受体(N2受体受体),能与能与ACh发生特异性结合。还有胆碱脂酶,无电压门控性钠通发生特异性结合。还有胆碱脂酶,无电压门控性钠通道道19世纪世纪50年代末年
39、代末 接头前部接头前部:接头前膜含钙离子通道,突触小泡内含接头前膜含钙离子通道,突触小泡内含ACh,并以囊,并以囊泡为单位释放泡为单位释放ACh 接头间隙接头间隙:约约50-60nm 第5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二)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膜膜Ca2通道开放,膜外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向膜内流动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释放(量子释放量子释放)ACh与终板膜上的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终板膜对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尤
40、其是NaNa)通透性通透性,Na+内流内流终板膜去极化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P)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第52页,此课件共68页哦第四节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肌肉的收缩功能 第53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骨骼肌纤维的结构一、骨骼肌纤维的结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管系统肌管系统纵管系统纵管系统细肌丝细肌丝粗肌丝粗肌丝横管系统横管系统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球蛋白第54页,此课件共68页哦 1/2明带明带 2条条Z线间的区域线间的区域 暗带暗带 1/2明带明带M线
41、1.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节肌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第55页,此课件共68页哦粗肌丝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由肌球蛋白(Myosin,又称肌凝蛋白又称肌凝蛋白)组成组成 横桥的特性:横桥的特性:分布:肌节中央,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分布:肌节中央,长贯暗带,中央固定于M 线,两端游离线,两端游离 结构:长约结构:长约1.5 m,直径,直径15nm;肌球蛋白为豆芽状,分头、杆;肌球蛋白为豆芽状,分头、杆两部分,杆部聚集成束,形成粗丝的主轴,尾端都朝向两部分,杆部聚集成束,形成粗丝的主轴,尾端都朝向M线,杆的线,杆的另一端有两个球形的头,头部一律指向另一端有两个
42、球形的头,头部一律指向Z线,并相隔一定间距有规则地由线,并相隔一定间距有规则地由肌丝中向外伸出形成横桥肌丝中向外伸出形成横桥 能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能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具有具有ATPATP酶的作用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分解ATP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行)和作功的能量 第56页,此课件共68页哦细肌丝细肌丝:分布:一端固定于分布:一端固定于Z 线,一端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线,一端伸入粗肌丝间,中止于H 带外侧,带外侧,与粗肌丝交错对插。与粗肌丝交错对插。结构:长约结构:长约1 m,直径
43、,直径5nm 肌动蛋白肌动蛋白(actin):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roponin):与与CaCa2+2+结合变构后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使原肌球蛋白 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第57页,此课件共68页哦2.肌管系统:肌管系统:横管系统横管系统:T管管(肌膜内凹而成。肌膜(肌膜内凹而成。肌膜AP沿沿T管传导)管传导)。纵管系统纵管系统:L管管(也称肌浆网。肌节两端的(也称肌浆网。肌节两端的L管
44、称终池,富含管称终池,富含Ca2+)。三联管三联管:T管管+终池终池2第58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兴奋二、兴奋-收缩偶联收缩偶联 肌膜的电变化和肌节的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肌膜的电变化和肌节的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过程过程1.1.兴奋兴奋-收缩偶联的三个主要步骤:收缩偶联的三个主要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Ca2+2+的释放的释放 Ca Ca2+2+是兴奋是兴奋-收缩偶联的耦联物收缩偶联的耦联物第59页,此课件共68页哦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横桥向M线方向摆动横桥与结合位
45、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原肌球蛋白变构、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2.肌丝滑行肌丝滑行第60页,此课件共68页哦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N末梢对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内流入入N末梢内末梢内 接头前膜内囊泡接头前膜内囊泡 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ACh释放入接头间隙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与终板膜受体结合 受体构型改变受体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终板膜对Na+、K+(尤其尤其Na+)的通透性的通透性增加增加 产生终板电位产生终板电位
46、(EPP)EPP引起肌膜引起肌膜AP 肌膜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终池内Ca2+进入肌浆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 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激活激活ATP酶作用酶作用,分解分解ATP 横桥摆动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肌细胞收缩小结:小结:骨骼肌收缩全过程骨骼肌收缩全过程1.兴奋传递兴奋传递
47、 2.兴奋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收缩(肌丝滑行)耦联第61页,此课件共68页哦二、骨骼肌收缩的形式二、骨骼肌收缩的形式第62页,此课件共68页哦(一一)收缩形式收缩形式1.1.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缩,称为等张收缩。称为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称为等长收缩。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的两种基本形式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的两种基本形式第63页,此课件共68页哦2.2.单收缩与复合
48、收缩单收缩与复合收缩 单收缩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第64页,此课件共68页哦复合收缩复合收缩: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N-M标本,如果刺激间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不同程度的复合,称复合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不同程度的复合,称复合收缩收缩强直收缩强直收缩: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
49、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第65页,此课件共68页哦机制机制:强直收缩是各次单收缩的机械叠加现象。所以强直收缩是各次单收缩的机械叠加现象。所以,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 第66页,此课件共68页哦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简述简述Na+-K+泵的作用意义?泵的作用意义?2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的原理。什么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的原理。3有髓有髓NF的兴奋传导有何特点?的兴奋传导有何特点?4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么?5试述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及其特点。试述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及其特点。6何谓兴奋何谓兴奋-收缩偶联?其结构基础是什么?收缩偶联?其结构基础是什么?Ca2+起何作起何作用?几种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蛋白质各起什么作用?用?几种与肌肉收缩有关的蛋白质各起什么作用?7何谓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何谓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第67页,此课件共68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68页,此课件共68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