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排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





《基坑降排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降排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1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1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第三章编制依据2第四章明排降水设计方案24.1、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3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34.3、地库及主楼围集水坑设置4第五章降排水施工45.1、施工准备45.2、施工顺序及方法45.3、施工考前须知55.4、地下水位监测6第六章、平安、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6.1、施工平安保证措施66.2、质量保证措施76.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7附件8- . 可修编.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一期含4#楼12#楼、14#楼16#楼及地下室,由12个单体工程和
2、1个地下车库组成,为群体工程,;其中4#楼10#楼为18层,11#楼、12#楼、14#16#楼为11层,占地面积62040平米,建筑面积约12.917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0.7245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2.1930万平方米。主体构造部位根底形式为预制管桩 + 筏板根底,上部构造体系为剪力墙构造;纯地库围根底形式为平板式筏基,构造体系为框架构造。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为甲级,构造平安等级为二级,构造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2100,其中地库含6-10#面积约为16300 ,地库普遍开挖标高为-7.07m,主楼位置普遍开挖标高-7.57m,局部基坑最深
3、处开挖标高-9.97m,基坑大致成方形布置,长155m、宽142m。4#、11#、12#、14#16#单个建筑基坑面积一共约5800,普遍开挖标高为-4.07m-4.27m。基坑边坡以大放坡和土钉墙为主,局部采用围护桩。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本工程位于梁溪路与鸿桥路穿插口东北侧,现场北侧为一营房,西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南侧为梁溪路,东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现场在工地周围已有一道砖砌围墙局部采用彩钢板封闭。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为民房拆迁地,场地地形有所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5.26.00m之间,本地地貌属于山麓前坡积地貌。主要分布的地层从上至下为:11
4、层杂填土:杂色,松散,上部主要为拆迁的建筑垃圾,下部以黏性土为主。厚度:1.303.30,平均2.17m;层底标高:2.084.60m,平均3.21m;层底埋深:1.303.30m,平均2.17m。22黏土: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黏土条纹,有光泽。厚度:4.006.40,平均5.02m;层底标高:-2.70-0.52m,平均-1.81m;层底埋深:6.308.00m,平均7.20m。33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可塑,含少许铁锰质结核,夹粉土薄层及团块,稍有光泽。厚度:1.103.80,平均2.45m;层底标高:-5.35-2.55m,平均-4.26m;层底埋深:8.2010.60
5、m,平均9.40m。44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黏土条纹,稍有光泽。厚度:11.7014.70,平均13.25m;层底标高:-18.88-16.55m,平均-17.44m;层底埋深:22.0023.90m,平均22.850m。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在勘察深度围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微承压水层共2个含水层。分别为1层杂土中的上层滞水,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1层最高上层滞水水位标高4.60m左右;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微承压水稳定水位水头标高-0.500.00m,此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侧向补给,有一定透水性及富水
6、性,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第三章 编制依据3.1、工程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3.2、?工程测量规? GB50026-20073.3、?地基与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3.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111-98);3.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JGJ120-2012,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3.6、?建筑机械使用平安技术规程? JGJ33-2001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程? JGJ46-20053.8、?小桃源安置房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G2011086;3.9、?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纸?。
7、第四章 明排降水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地勘报告,以及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意见,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且水量不大,拟定本工程采用明排降水方案,并做好水位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考虑采用井点降水或其他方式降水。地库及6#-10#楼围降排水方案如下:1、基坑上部大放坡部位设置挡水台及截水沟,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2、主楼和地库的集水井及电梯基坑设置集水坑,抽水汇至市政雨污水官网; 3、坑底沿基坑边设置排水沟填滤石和集水井,再由水泵抽排至市政雨污水管网;地库围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图详附图1。其余4#、5#、11#、12#、14#16#楼的基坑顶设挡水台及截水沟,坡底设排水沟及1个集水井。4.1、坡顶挡
8、水墙及截水沟设置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剖面4a、剖面5、剖面7、剖面8、剖面9、剖面11、剖面12坡顶设置120mm宽、200mm高挡水砖墙及坡顶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坡顶1.8m,做法详下列图。排水坡度0.5%。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所有剖面坡底设置250mm宽、300mm深排水明沟放坡0.5%,随基坑边坡一起喷射面层混凝土。局部剖面3、剖面4部位,设置300mm宽、300mm深筏板底排水盲沟,沟碎石填充。在基坑周边设置10个500mm垂直于筏板外边线*700mm平行于筏板外边线*1000mm深的集水井,布置详附图1。排水沟及集水井形成一个环形排水系统。4.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排水 建筑 施工组织设计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