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安一中高2016级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王洋 审题人:崔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所规定区域内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如果说“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那么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就是中国学者献给世界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研究的一份珍贵礼物。近几年,研究中国道路的中国学者不少,但大多立足于国内来总结我们改革
2、开放的成就和经验。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则站在世界潮流的高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两个重要主张,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而热烈的好评,西方各大媒体认为中国引领世界的“中国奇迹”时代已经开始。本书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制度、文化、和平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道路对世界的独特贡献。比如,中国道路为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的安排提供了借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制度的本质就是制度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思想文化结构。本书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认为中国道路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于它
3、有一套科学的制度结构,这也是“中国奇迹”的秘密所在。在经济结构上,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结合起来,让“两只手”即市场和政府都发挥作用,因为单靠市场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单靠政府又会把经济控制太死,使经济没有活力。现实已经证明,中国道路既能避免经济危机,又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高效。在政治结构上,我们实行的是一党领导、多党参与的政治协商制度。这既继承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领导,又避免了苏联的一党集权;既有多党参与的民主性优势,又避免了西方多党制的混乱状态。在文化结构上,我们也是“一元指导,多样并存”,即在党和国家发展方向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
4、在一般的文化发展上,允许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包括允许宗教的发展。这既保证了国家文化发展的稳定,又保证了各家各派思想发展的自由。中国学术界有人认为,我们要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勇气和视野,而该书不仅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勇气和视野,还正面回答了如何为世界提供“中国理论”甚至“中国思想”方面的问题,并深刻揭示了“中国奇迹”的秘密所在,可称作世界学术界全面了解中国道路的重要参考书。(删改自杨金海献给世界学术界的一份珍贵礼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与“中国道路”都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B.该书对“中国道路”的系统阐释,在立足点的高度上与“
5、中国方案”的思想是相一致的。C.该书凭借自身的勇气和视野,以揭示了“中国奇迹”的秘密所在而成为一本重要参考书。D.该书阐述了中国道路的独特贡献,并指出有一套科学的制度结构给中国道路带来了成功。来源:学科网ZXXK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相并列,从横向角度分析了中国制度结构的优势。B.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以介绍两个重要主张及其影响突出了“中国方案”的重要性。C.本文以评论介绍一本书为主,有对书的内容与特点的介绍,也有与之结合的分析和见解。D.本文既表现了受评书籍学术方面的价值,也表现了书评作者相应的学术水平与思辨力。3.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奇迹”及其影响是建立在“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理论”和“中国思想”基础上的。B.“中国道路”在经济结构上给我们的启示是,自身发展既要务实又要在发展中利用好自身优势。C.“一元指导,多样并存”,使中国国家文化发展的稳定和各家各派思想发展的自由都得到了保证。来源:Z#xx#k.ComD.“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的观点带动了学术界的思考,也表明中国引领世界仍然任重道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深 巷 子塞壬巷子口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开了一个卖蔬菜的小店子,我上下班都经过那里。时间久了
7、,我跟他们混得很熟,有时我在超市买了菜从他们店前经过,觉得很不好意思,一脸的歉笑。男主人看懂了,他冲我点头,那意思是,没关系的。我只得进店来,跟他们聊会天,缓冲尴尬。他们店子生意很好,虽然这一路有很多这样的店子。从三个方向进出的人,都经过这里,去外面赶车上班,暮色中,这些人往家里走,手上就多了一提晚餐的青菜。店子对面有几棵高大的白玉兰花,初夏,它开出繁密的花朵,像个小灌蔸,一簇簇的,香气馥郁,森森细细的风,薰得人微醉。这样的巷子该是广袤人间的平常风景,透着安泰和烟火气,却记着光阴的故事。男主人看见年轻女子,一笑,脸会微微地红,然后把目光移到别处,他总是微笑着。她的妻子是个手脚麻利的小个子女人,
8、很富动感,她不时地往青菜上洒水,小声地埋怨丈夫这不好,那也不好。我时常看着他们,觉得幸福可以如此简单、干净。一天,我在那里选了西红柿和五花肉,竟把钥匙忘在肉案上,年轻的男主人追我近两百米,在我快要开门进屋的时候,他喘着气,不说话,就举起手拎着晶亮的钥匙,站在我面前。我时常笑他们两个,是有一个典故的。有一次我买淮山,问道,多少钱一斤,男主人说五块。挑了半天,挑了段粗肥的,一抬眼,他走到门外去接一个电话,这时他妻子走出来,我又问道,这淮山多少钱一斤啊,她说六块。接电话的人听到妻子说六块,脸一下子就红了,我笑了起来,女主人诧异地看着我。在很多个傍晚,我在摊前挑挑拣拣,故意压低声音问道,有没有讹我啊,
9、有没有欺负熟客啊,他们俩就不好意思了,用广东话回答我说,没有啦,没有啦。也许是听别人讲,我是个写文章的人吧。有一次女主人拉我进她的屋子,我才知道里面是一间小屋,很暗,白天也要开灯,那里摆放着很多货物,成袋的大米,码得高高的成箱的啤酒,还有各类小商品,杂物,堆得满满的,挪不开脚,空间充斥着霉味和厚重的粮油味,这样小的空间居然隔了两层,一个旧的竹梯摆在那里,一头炸开了,绑着铁丝,爬上去,就是他们俩的床了,那床平铺在上面,女主人爬上去拿出一张纸,我看到她上了床,只能坐直,却无法站立,窒息的空间,我感受到难以排遣的闷热。她麻利地爬下来,把一张纸递给我,跟我说,需要我帮忙写一个广告语,想做一个灯箱放到前
10、面马路的拐角处,因为她想搭着卖熟食和卤味,我很愉快地答应了,看着那张纸上画着一幅蹩角的灯箱图,我没好意思笑出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生存之不易,也因为画的人是那样认真,对生活那样认真。这时,她不忘向我数落丈夫,那个人,他什么也做不了。叫他找你帮这个忙,他也不敢。然而我深知,她是爱他的。漫长的夏天过去了,刚下了一场小雨,天凉下来,浓浓的秋意洒满这深深的巷子。年轻的女主人怀孕了,她甜蜜地告诉我说明年春天生。她依然忙碌,指挥着沉默的丈夫。我外出一周去采写一个报告文学,回来就看见他们家小店的门紧闭着。一连几天,打那里经过,门依然是紧闭着。紧闭,透出不祥的味道,我的心悬着。“生意太好了,遭人忌妒,男的被人打
11、,女的上去扑,被人推倒在地,流产了,血流一地现在医院里”一根在心里绷得很紧的弦倏地断掉了,过后是挥之不去的悲凉,我怎么也走不出那条深巷子。(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11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述了“我”与巷子口卖蔬菜的一对年轻夫妇交往的故事,着重描写了“我”们之间亲密、友善、互助的邻里关系。B.小说描写几棵白玉兰树高大、花朵繁密、香气馥郁,景色迷人,借助景物抒发了对繁华、优雅的市井生活的喜爱与欣喜。C.小说中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男主人送还“我”的钥匙,追跑了近两百米,交还钥匙时,“喘着气”“不说话”,憨态可掬。D.小说构思极其巧妙。前
12、文描述的生活场景温馨、美好,后文叙写的年轻夫妇被打的场景暴力、血腥,反差强烈,发人深省。5.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小说的结尾说“我怎么也走不出那条深巷子”,怎样理解这句话?(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都护,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
13、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唐“安史之乱”后放弃了经营西域,并转向海路,陆路从主路逐步逆转为海路的补充。海上的“丝绸之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其兴起可能比陆路还早,但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才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宋元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明朝开始海禁到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海上丝路走向衰落直至被彻底遗弃。(摘编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14、:古丝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中国丝路的兴衰史清晰地表明,丝路呈现三大功能。一是商贸之路。北方丝路开通后,成为商品贸易的生命线,商队从中国运出的主要是丝绸、金银器等商品,运入中国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及葡萄、胡麻等物品。这体现了各自的优势和需求,有商业利润才有长距离运输的动力,也才可能持续发展。二是和平之路。和平是丝路发达的基础,丝路是传递和平的使者。中国丝路形成和延伸于古代强盛之时,但中国没有借此对外侵略扩张,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海上丝路自唐宋繁荣后的一千多年里,一直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见到腥风血雨,这与欧洲炮火开辟的劫掠、征服的殖民扩
15、张显著不同。三是文明之路。它把古代世界几大灿烂辉煌的文明联结起来,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我国的道教、儒学以及造纸、印刷、坎儿井、罗盘等技术传向西方。体现了文化的多元交汇、包容共存。(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材料三:如今,我国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承载着沿线各国繁荣发展梦想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而为了更好地建设“一带一路”,也需要传承“丝路文化”,以古为今用。坚持开放包容,共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就如大唐帝国在文化上
16、的开放包容,使当时长安成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现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要实施大国发展战略,并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就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激发丝路豪情,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当今的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姿态逐步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在激荡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也出现各种针对中国的误解甚至歪曲。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挫折,这需要相关国家或地区增加政治互信、密切经贸往来、升级国际合作、共同攻坚克难。(摘编自韩雨笑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边塞诗)材料四:图一: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数据图二:2016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贸易数据(单
17、位:万亿)时间贸易进口出口总额2016年2.443.836.272017年3.14.37.4(摘编自人民日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了东西方的商贸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B.强大的国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下降,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C.随着陆路的阻绝、经济中心的南移、指南针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繁荣于中唐至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海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直至被彻底遗弃,如今,要实施大国发展战略,“一带一路”
18、的重启势在必行。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丝绸之路”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商贸互通;二是传递和平;三是促进文化交流,联结古代几大灿烂辉煌的文明。B.中华文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来完成,而欧洲文明的扩张则是以枪炮开路和殖民来完成,一路腥风血雨。C.当今的中国虽然是世界舞台的中心,但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仍然有诸多困难,因为误解甚至歪曲中国的事情时有发生。D.根据材料四可知,“一带一路”重启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充满活力,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广泛地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9.新时代赋予“一带一路”倡议什么样的内涵?重启“丝绸之路”有什么重大意义?
19、请综合材料三、四的内容,简要概括。(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
20、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1、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
22、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雪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D.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
23、仲淹却从不叫苦。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2)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上学 第二次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