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B1925-1940年间,鹿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鹿种群数量过多,导致种内斗争C1925年时,鹿种群内种内斗争最激烈D1930年时,大约有12000只鹿在此环境下生存而不会因饥饿致死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pH的稳定与和有关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等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D淋巴细胞只生活在淋巴液中3某昆虫(XY型)的红眼与白眼、裂翅与
3、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一对红眼裂翅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红眼裂翅红眼正常翅白眼裂翅白眼正常翅雌性个体(只)1790600雄性个体(只)31293231A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2种基因型C亲代产生的AY型配子致死DF1中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占184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比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溶酶体膜内侧的糖蛋白可防止溶酶体膜自身被酸性水解酶水解,体现了结构与功能间的相适应B发生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定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则一定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生物体内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遗传信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的调控D适应是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5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D“观察DNA
5、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6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双脱氧核苷酸结构与脱氧核酸相似,以下是它们作用于细胞后引发的结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DNA分子在复制时,两者都可能引起碱基对配对错误而发生基因突变B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C秋水仙素渗入基因中,不会引起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而导致稳定性降低D秋水仙素插入DNA的碱基对之间可能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使转录受阻7下列有关HIV病毒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HIV病毒含有2条RNA分子B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CHIV侵入人体后
6、可以识别并结合脑细胞表面的受体D没有感染过HIV的人,体内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受体8(10分)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足够强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为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刺激位点就会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现象B图中曲线峰值表示动作电位,该峰值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C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转变成正电位D神经细胞兴奋部位的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二、非选择题9(10分)某XY型性别决定且雌雄易辨的昆虫,其眼色受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将多只红眼雄性昆虫与多
7、只红眼雌性昆虫(基因型相同)随机交配,子一代中:雄性昆虫全为红眼,雌性昆虫中红眼:白眼=3:1;让子一代红眼的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子二代中:雄性昆虫全为红眼,雌性昆虫中红眼:白眼=5:1(随机交配中,每对昆虫产生的后代数目相等,无致死和变异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代红眼雄性昆虫的基因型有_种,子一代中红眼雄性昆虫的基因型为_。(2)让子一代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子二代昆虫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现有多种眼色基因型纯合的昆虫若干,根据需要从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昆虫中,雌性全部表现为白眼,雄性全部表现为红眼,应如何进行实验_?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10(14分)生物群落是个
8、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回答下列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最后阶段,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_。(2)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_。(3)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如果P为群落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顶极群落中P/R值大约为_。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提高。11(14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1)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
9、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然后,科学家立即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2)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sec1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sec1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据此推测,sec1
10、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12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1)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受体D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2)R是该病毒的S1上与受体D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
11、、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_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_。实验结果表明_。(3)研究发现该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受体D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病毒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实验处理,
12、完成实验方案。(注:鼠受体D与人受体D存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组抗体甲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_无细胞融合抗体乙部分细胞融合抗体丙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1不加抗体_表达鼠受体D的细胞无细胞融合对照组2抗体丁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_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3_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表达人受体D的细胞部分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
13、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分析图形:在19051925年期间,环境的容纳量是25000;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所以在19301940年期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详解】A、1910-1925年间,鹿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食物资源非常充裕,A正确;B、1925-1940年间鹿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种内斗争是内源性因素,鹿种
14、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导致鹿群的食物减少,资源被破坏,所以在19251930期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B错误;C、1925年时鹿种群数量最大,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C正确;D、在1905-1925年间,环境的容纳量大约是25000只;在1925年由于鹿群的数量非常大,导致资源被过度破坏,鹿群的食物减少,所以在1925-1930年间,环境容纳量持续下降,由图可知1930年,环境容纳量大约是12000只,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2、A【解析】1. 内环境主要包括
15、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可以实现物质的相互渗透,组织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回流入血液。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1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内环境中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缓
16、冲物质有关,A正确;B、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之间生活的液体环境,但是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血浆的来源还包括淋巴回流,C错误;D、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和血浆中,D错误。故选A。3、C【解析】分析表格:雌性中红眼:白眼=179:60=3:1,裂翅:正常翅=1:0;雄性中红眼:白眼=(31+29):(32+31)=1:1,裂翅:正常翅=(31+32):(29+31)=1:1;由题意知: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对于眼色来说,亲本都为红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白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
17、,可能是因为某种配子致死,导致雄性红眼个体减少导致;对于翅形来说:亲本都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详解】A、由分析可知:由于裂翅雌雄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只有裂翅,雄性个体中既有裂翅又有正常翅,故控制翅形(B、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将两对性状分开来看,则对于眼色来说F1红眼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对于翅型来说,F1裂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共有XBXB、XBXb两种基因型,因此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22=4种基因型,B错误;C、亲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市 中学 高考 生物 模拟 密押卷含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