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doc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华恒税务师事务所顾仁荣依照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各项所得的应纳税额,应分别计算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800 元或000 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在计算应纳个人所得额时,适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所以,计算比较烦锁。运用速算扣除数计算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的情况下,根据超额累进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所得额级距和税率,先用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超额累进方法计
2、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当超额累进税率表中的级距和税率确定以后,各级速算扣除数也固定不变,成为计算应纳税额时的常数。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见表。例 1:某纳税人月薪 3500 元,该纳税人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计算其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应纳税所得额35008002700(元)(2)应纳税额270015125280(元)例 2: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2000 年 5 月份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 10000 元人民币。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31(1)应纳税所得额10000(800 十 3200)6000(元)(2)应纳税额6000
3、20375825(元)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与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对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征收的有关规定。1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工资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机关确定。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期间借款的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2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其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业特产税,下同)、牧业税征税围
4、并已征收了农业税、牧业税的,不再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属于农业税、牧业税征税围的,应对其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兼营上述四业并且四业的所得单独核算的,比照上述原则办理,对属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应与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于四业的所得不能单独核算的,应就其全部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3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适用各应税项目的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见表.3/31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有以下两种办法:第一种:查账征税。凡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
5、生产经营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规定确定。但下列项目的扣除依照以下规定执行:1投资者的扣除标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2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按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3投资者与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投资者与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与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4/314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者与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
6、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5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 2、14、15的标准据实扣除。6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 2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的纳税年度结转。7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以下规定比例围,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 1500 万元与其以下的,不超过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 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 1500 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3。8企业计提的各种
7、准备金不得扣除。9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并且企业性质全部是独资的,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时,应纳税款的计算按以下方法进行:汇总其投资兴办的所有企业的经营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全年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再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占所有企业经营所得的比例,分别计算出每个企业的应纳税额和应补缴税额。计算公式如下:.5/31(1)应纳税所得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本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本企业的经营所得各企业的经营所得(4)本企业应朴缴的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预缴的税额第二种: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以
8、与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6/31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应税所得率。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实行查账征税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税方式后,在查账征税方式下认定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的部分,不得再继续弥补。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其个
9、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承包经营或者承租经营期限不足一年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纳税年度。.7/31(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例 3:2001 年 1 月 1 日,某个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 3 年。2001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 85000 元,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
10、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 20000 元。计算承包人 2001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年应纳税所得额承包经营利润上交费用每月必要费用扣减合计85000200008001255400(元)(2)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540035一 675012640(元)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8/31(一)每次收入不足 4000 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每次收入额800)20(二)每次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三)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20000
11、 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例 4:歌星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 40000 元,扣除 20的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 32000 元。.9/31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0000(120)3020007600(元)(四)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款。计算公式为: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 3360 元的:(1)
12、应纳税所得额(不合税收入额800)(1税率)(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 3360 元的:(1)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10/31或(不合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上述公式中:公式 1(1)和 2(1)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所对应的税率;公式 1(2)和 2(2)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所对应的税率。例 5:高级工程师某为泰华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按照合同规定,公司应支付某的劳务报酬 48000 元,与其报酬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付。不考虑其他
13、税收的情况下,计算公司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税额。(1)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480002000)(120)764842105(元)(2)应代付个人所得税48421053020001252632(元)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一)每次收入不足 4000 元的:.11/3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800)20(130)(二)每次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每次收入额(120)20(130)例 6:某作家取得一次未扣除个人所得税的书稿酬收入 20000 元,请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额应
14、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20000(120)20(130)2240(元)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2/3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一)每次收入不足 4000 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二)每次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储蓄存款利息,1999 年 11 月 1 日前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根据国务院 1999 年 9 月 30 日对储蓄存款利
15、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从中华人民国境的储蓄机构取得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还规定,储蓄存款在 1999 年 10 月 31 日前滋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 1999 年 11 月 1 日后滋生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13/31例 7:某储户 1999 年 1 月 1 日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 50000 元,年利率为 378,存款到期日即 2000 年 1 月 1 日把存款全部取出。请计算其应纳税额。(1)1999 年全年滋生的利息50000 元378l890 元(2)1999 年 11 月 1
16、日后滋生的利息l890 元122315 元(3)应纳税额3152063(元)例 8:某储户于 1998 年 11 月 13 日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 30000 元,年利率为 477,存款到期日即 1999 年 11 月 13 日把存款全部取出。请计算其应纳税额。(1)应结付的利息额300004771431(元)(2)1999 年 11 月 1 日后滋生的利息额14313601247.7(元)(3)应纳税额47720954(元)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14/31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
17、 元,定额减除费用 800 元;每次收入在 4000 元以上,定率减除20的费用。财产租赁所得以 1 个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在确定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凭证,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的项目除了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外,还准予扣除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 800 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
18、费用;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 4000 元的:.15/31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一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 元为限)800 元(2)每次(月)收入超过 4000 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 元为限)(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财产租赁所得适用 20的比例税率。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 年 1 月 1 日起暂减按 l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例 9:某于 2002 年 1 月将其自有的四间面积为 150 平方
19、米的房屋出租给某全家居住,租期 1年,某每月取得租金收入 2500 元,全年租金收入 30000 元,计算某全年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租凭收入以每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因此,某每月与全年应纳税额为:(1)每月应纳税额=(2500-800)10%=170 元(2)全年应纳税额=17012=2040 元.16/31本例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未考虑其他税、费。如果对租金收入计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教育附加等。还应将其从税前的收入中先扣除后才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假定上例中,当年 2 月份因下水道堵塞找人修理,发生修理费用 500 元,有维修部门的正式收据。则 2 月份和全年的应纳税
20、额为:(1)2 月份应纳税额=(2500500800)10%=120(2)全年应纳税额=17011+120=1990 元在实际征税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财产租凭所得的纳税人不明确的情况。对此,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纳税人时,应以产权凭证为依据,无产权凭证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纳税人。如果产权所有人死亡,在未办理产权继承手续期间,该财产出租且有租金收入的,以领取租金收入的个人为纳税人。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17/31例 l0:某人建房一栋,造价 36000 元,支付费用 2000 元。该人
21、转让房屋,售价 60000 元,在卖房过程中按规定支付交易费等有关费用 2500 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过程为:(1)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0000 一(36000 十 2000)一 250019500(元)(2)应纳税额19500203900(元)十、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例 11:某在参加商场的有奖销售过程中,中奖所得共计价值 20000 元。某领奖时告知商场,从中奖收入中拿出 4000 元通过教育部门向某希望小学捐赠。按照规定,计算商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某实际可得中奖金额。.18/31
22、(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为 40002000020,小于捐赠扣除比例 30);(2)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捐赠额20000400016000(元)(3)应纳税额(即商场代扣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6000203200(元)(4)某实际可得金额200004000320012800(元)十一、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十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一)对在中国境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以下简称奖金,不包括应按月支付的奖金)的计算征税问题对上述个人取得的奖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 纳税 计算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