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小数的意义 3测量活动 5比大小 7购物小票 9量体重11歌手大赛13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16图形分类16三角形分类18三角形内角和20三角形边的关系22四边形分类24图案欣赏26数图形中的学问28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30文具店31小数点搬家33街心广场35包装37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39手拉手41整理与复习一44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46节日礼物47天安门广场49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 51精打细算52参观博物馆54谁打 的时间长56谁爬的快58电视广告60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62谁先走63整理与复习二65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67用字母表示数68方程70天
2、平游戏一72天平游戏二74猜数游戏76邮票的张数78图形中的规律80总复习8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内容标准】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用小数的加减运算进行解决。【教学目标】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拟。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开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局部。小数在生活
3、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小数的认识这一局部安排学生十分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供了小学生可操作的素材。而对于小数的加减法,那么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加减法。【教学时间】 11课时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能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互化【教具准备】四个正方形,其中两个平均分成了10份,另外两个平均分成了100份。计数器。【教学流程】一
4、、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很多商店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来表示。除了商品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学生交流见过的小数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师出示一个正方形1个,用1表示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思考: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涂色局部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怎样的。4.师:像0.1、0.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5.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06.学生动手涂色,用数学语言说一说怎样表示涂色局部。7.像0.01、0.19、
5、0.08这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8.思考: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10.你会读这些小数吗?0.6 0.21 0.111 0.673 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1.练一练第1、2题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要求学生看清楚每一格代表的是多少,再去改写。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教学反思: 测量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难点】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流程】一、
6、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我们以前学习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一个测量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看谁测量的最快、最准确。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同桌合作完成课桌的长和宽的测量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50厘米2.再量一量。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答复,你们愿意答复吗?愿意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113克0.113千克4.激趣活动。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
7、。汇报:1米60厘米1.6米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为什么这样改写?先读出测量的结果按照要求改写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1.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回家测量你喜欢的物体,并把它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目标】会比拟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拟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开展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会比拟小数的大小,能排序。【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比赛呢?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演讲比赛吗?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名演讲比赛的高
8、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是第一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学习两个小数比拟大小。同学们,四年二班的同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结果是郑强同学的得分是987分,李明同学的得分是990分。你知道这两个同学中谁的得分高一些吗?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说一说你这样比拟的理由。学生比拟两个数的大小讨论:你是怎样进行比拟的?教师小结:当两个小数的整数局部相同时,我们就要看它的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2学习三个数比拟大小。教师:张华同学也参加了比赛,他的成绩是996分,你能将他们三个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指导学生看清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订正答案 说说你
9、是怎样比的?教师:你能结合这对这三名同学名次的排列总结出比拟小数大小的方 法是什么?出示提示:先比拟 局部, 局部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 局部相同就要看 位上的数字, 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 )位上的数字,( )位上的大的那个数就大.。3可能得了多少分。教师: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是王平,他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知道王平得了多少分吗? 学生猜测可能的分数,其他的同学判断他的猜测是否正确。根据你猜测的成绩,将四位选手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 1比大小。083909 60767 545563 4034009 7217722 71
10、9719 1先回忆如何比拟小数的大小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2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米,小强16米,小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首先要对四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按要求写出前三名的名字 3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18234750067002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购物小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你们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完后电脑会出示购物小票。今天老师买了两样东西,请同学
11、们帮老师核对一下,电脑出示的小票是否正确。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出示购物小票你们从购物小票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探索计算方法老师现在不知道买了这两样东西是否应付元,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吗?学生动手计算汇报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表达计算的多样化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汇报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住方法了,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完成第一题让掌握的较差的学生上黑板上做,其他的在下面做,老师巡视指导。订正答案,纠正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完成练一练第题问学生:你从表中看懂了什么?学生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回忆整理
12、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谁愿意说说在计算小数加减时应注意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小数的加减法。掌握住了方法,我们就能自己准确的计算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反思: 量体重【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你们量过体重吗?你能说说你有多重?把它改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找3到4个人说就可以,把学生说的数写在黑板上出示图片:笑笑、淘气和丁丁也测量了,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根据图片中的数据
1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笑笑和淘气一共重多少千克?丁丁必笑笑轻多少千克?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学生上台板演指名说为什么这样做?重点强调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总结方法3.考考同桌 根据我们班同学提供的体重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考考同桌。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订正。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六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答案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原因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有的可以去掉,而有的不能去掉呢?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通过量体重掌握了小数的进、退位的加减法。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认为你哪些地方掌握的比拟好?交流各自的收获。教学反思: 歌手大赛【
1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环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中央电视台举行过少儿歌手大奖赛,你们看过吗?你们喜欢里面的谁?喜欢哪首新歌?在歌手比赛中就有好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在这里简单解释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估计一下9号和11号他们的总分是多少?学生汇报他们估计的分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吗?5号和9号到底他们两个谁得分比拟高?高多少呢?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要给与肯
15、定还能再提类似的问题吗?同桌之间互相提,并试着解决。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怎样理解?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集体订正答案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说说你为什么那么快就找到答案的?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内容标准】1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目标】一、根底性目标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2通
16、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二、开展性目标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体验分类以及探索图形特征与性质的方法。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表达突出分类在认识图形中的作用,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通过直
17、观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重视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学课时】9课时 图形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会说明分类的依据。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4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1按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2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比拟法,归纳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
18、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依据是什么?汇报分三种情况: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3实践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看,拿出课前准备的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适
19、宜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问: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有稳固性。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我能行:1分一分 2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应用到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把它们写下来。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
20、类三角形的特点。2通过认一认和练一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三角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各类三角形。【教学重、难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分一分: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3的三角形进行分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1按角分类: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