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课后题复习资料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学课后题复习资料讲解.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第1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B)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B)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根底。(B)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应方和带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A)5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B)6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A)(二)简答题1简述物流的功能有哪些答:仓储功能、运输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效劳功能。2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开展阶段答:参考文中物流管理内涵和开展阶段的内容。把握要点: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管理开展的三个阶段。(三)论述题查阅有关
2、资料,请你谈谈我国物流业开展的根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答:请结合实际进行论述。第2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判断题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响。(B)2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A)(二)多项选择题1 2 3(三)简答题1简述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的分类概念:“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分类:(1)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2)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3)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4)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5)对象系统和行为系统。(6)控制系统和因果系统。2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第
3、一是数学规划法(运筹学):这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其具体理论与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排队论和库存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解决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选址、物流作业的资源配置、货物配载、物料储存的时间与数量的问题。第二是统筹法(网络方案技术):统筹法,是指运用网络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系统的各个环节。它用网络图来描述活动流程的通路,把事件作为结点,在保证关键线路的前提下安排其他活动,调整相互关系,以保证按期完成整个方案,此技术可用于物流作业的合理安排。第三是系统优化法: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出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解。物流系统包括许多参数,这些参数相互制约、互为条件
4、,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系统优化研究,就是在不可控参数变化时,根据系统的目标,如何来确定可控参数的值,以使系统到达最优状态。最后是系统仿真:即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第3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1.仓库布局与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仓库的数量决策;仓库规模确定;仓库的选址决策;仓储面积及参数确实定;仓库主体构造;仓库的设施、设备的配置及仓库内部区域布局等方面。2.货物入库业务是仓储业务的开始,它包括货物的接运、卸货、搬运、清点数量、货物验收、整理、堆码、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是根据货主提供的货物储存方案和入库凭证来安排的,仓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收货的业务。货物经过验收入库后,便进入储
5、存保管阶段,它是仓储业务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库区、库容的合理规划,进行分区分类保管和货位合理布局、商品存放的分区分类和货位布置、货位编号、对货物正确堆码和苫盖、货物的保管维护、货物的检查、盘点和保管损耗控制等。货物出库是仓储业务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仓储人根据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所持有的仓单,按其所列货物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工程,组织货物出库的一系列活动。3.储存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储存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这就必须有一定储量。商品储藏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要。这是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质。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质量标
6、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4.控制法是将手头的库存按年度货币占用量分为三类。分析法是帕累托原理的一种库存应用。帕累托原理指出存在着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一思想就是将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不重要的“多数。为了确定分析法所需要的年度货币量,我们将每个品种库存的年度需求量与每件库存的本钱相乘。A级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本钱却占到总数的70%一80%。B级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一25%,那些年度货币量较低的为C级库存品种,它们只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但却占
7、库存总数的55%。5.在现代物流中,仓储的作用已由仓储、保管物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物品流转中心,向着集散物品,分送物品,加速物品的流转速度的方向开展,这也是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现在,一些仓库已进一步向配送中心开展。开展趋势有物品由静态仓储变为动态仓储;仓储业由储藏型转为流通型;仓储业从被动效劳转向主动效劳;仓储业工作者知识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第4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二)单项选择题1 2 3(三)多项选择题1 2 3 4 5(四)简答题1.简述采购的定义及其种类答:狭义的采购就是指购置东西。广义的采购是指企业为实现企业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商品要求的
8、情况下,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经营能力,运用适当的采购策略和方法,通过等价交换,取得适销对路商品的经济活动的过程。采购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采购的对象分:(1)有形物品采购;(2)无形物品采购按照采购的时间分:(1)长期合同采购;(2)短期合同采购按照价格分:(1)招标采购;(2)询价现购;(3)比价采购;(4)议价采购;(5)定价收购;(6)公开市场采购。按采购主体分:(1)个人采购;(2)集团采购,又包括:家庭采购、企业采购、政府采购、事业单位采购、军队采购。其中企业采购,又分为流通企业采购和生产企业采购。按照采购方法分:传统采购和科学采购两大类。科学采购又包括订货点采购、采购、准时化
9、()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电子商务()采购。2.影响采购方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影响采购方案的主要因素有采购环境、年度销售方案、年度生产方案、用料清单、存量管制卡、物料标准本钱的设定、生产效率和价格预期等。(参考本章第二节采购方案局部:采购方案的影响因素)(五)论述题1.试述采购本钱控制的方法。答:(1)定期采购控制法所谓定期采购控制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采购,补充库存的一种采购本钱控制方式。企业根据过去的经验或经营目标预先确定一个订货间隔期间。每经过一个订货间隔期间就进行订货;每次订货数量都不同,定期订货方式中定货量确实定方法如下:定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订货末到量+顾客
10、延迟购置量(2)定量采购控制法所谓定量采购控制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量时,按规定数量进行采购补充的一种采购本钱控制方式。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马上按预先确定定货量(Q)发出货物订单,经过交纳周期(),收到订货,库存水平上升。采用采购控制法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通常采购点确实定主要取决于需求率和订货、到货间隔时间这两个要素。在需要固定均匀和订货、到货间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设定平安库存,订货点由下式确定。365式中:D代表每年的需要量。订货量通常依据经济批量的方法来确定,即以总库存本钱最低时的经济批量()为每次订货时的订货数量。2.论述采购管理的业务内容答:采购管理是指为
11、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采购管理组织,是采购管理最根本的组成局部,为搞好企业复杂繁多的采购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和一个精干的管理组织机构,要有一批能干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2)需求分析,就是要弄清楚企业需要采购一些什么品种、需要采购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品种、需要多少等问题。作为全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应当掌握全企业的物资需求情况,制定物料需求方案,从而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订货方案做准备。(3)资源市场分析,就是根据企业所需求的物资品种,分析资源市场的情况,包括资源分
12、布情况、供应商情况、品种质量、价格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等等。资源市场分析的重点是供应商分析和品种分析。分析的目的,就是为制定采购订货方案做准备。(4)制定采购方案,是根据需求品种情况和供应商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采购订货方案,包括选定供应商、供应品种、具体的订货策略、运输进货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进度方案等,具体地解决什么时候订货?订购什么?订多少?向谁订?(5)采购方案实施,就是把上面制定的采购订货方案分配落实到人,根据既定的进度进行实施。具体包括联系指定的供应商、进行贸易谈判、签订订货合同、运输进货、到货验收入库、支付货款以及善后处理等。通过这样的具体活动,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采购活动。(6)采
13、购监控,是指对采购活动进行的监控活动,包括对采购有关人员、采购资金、采购活动的监控。(7)采购评价,就是在一次采购完成以后对这次采购的评估,或月末、季未、年末对一定时期内的采购活动的总结评估。主要在于评估采购活动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等。通过总结评估,可以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制定措施、改进工作,使之不断提高采购管理水平。(8)采购根底工作,是指为建立科学、有效的采购系统,需要建定的一些根底建设工作,包括管理根底工作、软件根底工作和硬件根底工作。第5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三)多项选择题1
14、 2 3 4 5 6 7 8 9(四)简答题1.简述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答:(1)运输是物流系统运作的主要环节之一(2)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3)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4)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具有增值效应的环节之一(5)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2简述决定运输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运输方式,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根底上,对5项具体工程作认真研究考虑:(1)货物的特性货物的价值、形状、单件重量容积、危险性、变质性等都是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货物的自然属性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运输方式的选择。(2)可选择的运输工具对于运输工具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运输费用,还要考虑仓储,因
15、为运费低的运输工具,一般运量大,而运量大会使库存量增大,库存星增大会增加高额的仓储费用,最后使运输本钱增加,因此要综合考虑进行选择。另外,运输工具的选择还要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营运特性,包括速度、可得性、可靠性、能力、频率等。(3)运输本钱运输效劳的总本钱就是货物在物流两节点之间运输收取的费用加上所有附加费,如保险费、装卸费、终点的送货费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本钱相差很大。航空运输是最昂贵的,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那么是最廉价的,而公路运输又比铁路运输贵。(4)运输时间运输时间通常指货物从起点运输到终点所消耗的平均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从两个方面影响运输的费用:一是货物价值由于其适用期有限可能造
16、成的损失或因为其时间价值的适用期有限而造成的损失;二是货物在运输中由其价值表现的资本占用费用,对高价值货物或货运量很大的货物,这可能占本钱的很大局部。(5)运输的平安性运输的平安性包括所运输货物的平安和运输人员的平安以及公共平安。当货物在运动的运输工具中时,盗窃可能减少,损坏也很少发生。所以从整个运输过程来说,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载货卡车能够更好地保护货物的平安。对运输人员和公共平安的考虑也会影响到货物的平安措施,进而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如对于危险品运输要采取更加平安的措施。(6)其他影响因素除上述列举的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外,还有经济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制约着托运人对运输方式的选择。
17、(五)论述题1.试述联合运输的特点答:(1)统一化、简单化国际多式联运的统一化和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不管运输全程有多远,不管有几种方式共同完成货物运输,也不管全程分为几个运输区段、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货主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办理一次保险。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的灭失和损害时,与多式联运经营人打交道就可以了。在国际多式联运下是通过一张单证,采用单一费用,因而也大人减化了运输与结算手续。(2)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尽管运输途中可能有屡次换装、过关,但由于不需掏箱、装箱、逐件理货,只要保证集装
18、箱外表状况良好,铅封完整即可免检放行,从而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尽管货物运输全程中要进行屡次装卸作业,但由于使用专用机械设备,且又不直接涉及箱内货物,贷损、货差、货物被盗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再者,由于全程运输由专业人员组织,可做到各环节与各种运输工具之间衔接紧凑、中转及时、停留时间短,从而使货物的运达速度大大加快,有效地提高了运输质量,保证了货物平安、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3)降低运输本钱,节约运杂费用多式联运全程运输中各区段运输和各区段的衔接,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与各实际承运人订立分运合同和与各代理人订立委托合同(包括其他有关人与有关合同)来完成的。多式联运经营人一般与这些人都订有长期的
19、协议。这类协议一般规定多式联运经营人保证托运一定数量的货物或委托一定量的业务,而对方那么给予优惠的运价或较低的佣金。再者,通过对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择和运输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运输本钱,提高利润。对于货主来讲,一是可以得到优惠的运价。二是在多式联运下,一般将货物交给第一(实际)承运人后即可取得运输单证,并可据此结汇(结算货款)。结汇时间比分段运输有所提前,有利于货物占有资金的周转。三是由于采用集装箱运输,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节省货物的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此外,由于多式联运全程运输采用一张单证,实行单一费率、从而简化了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约了运货方的人力、物力。(4)扩大运输经营人业务范围,提
20、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在多式联运开展以前,各种方式的经营人都是自成体系,独立运输的,因而其经营业务的范围(特别是空间地域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只能经营自己运输工具能够抵达的范围的运输业务,货运量也因此受到限制。一旦开展成为多式联运经营人或作为多式联运的参加者,其经营的业务范围即可大大扩展,从理论上讲可以扩大到全世界。除运输经营人外,其他与运输有关的行业及机构如仓储、港口、代理、保险、金融等都可以参加多式联运得到好处,扩大业务。在国际多式联运中是由专业人员组织全程运输的,这些人对世界的运输网、各类承运人、代理人、相关行业和机构及有关业务都有较深的了解和较为紧密的关系,可以选择最正确的运输路线
21、,使用合理的运输方式,选择适宜的承运人,实现最正确的运输衔接与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组织水平,充分发挥了现有设施的作用,实现了合理运输。2.试论述如何实现物流运输的合理化答:参考本章第三节最后一局部: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第6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1. 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及外形设计都对其它物流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最后和物流过程的开始,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因此应根据生产后的物流系统情况来考虑包装,同时物流也受包装的制约。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一直被看成生产的终点,因而被看作是生产领域的活动,包装的设计
22、往往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要求出发,因而常常不能满足流通的要求。物流的研究认为: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之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其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之作为生产终点的意义要大得多。因此,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之中,这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新观念。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仅要在“生产的终点的意义上考虑包装问题,更要考虑物流对包装的要求问题,这才是现代包装的完整意义。2. 绿色包装是指无毒、无污染,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包装。面对兴旺国家设置的贸易绿色壁垒,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政策,是兴旺国家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可见,抓住了绿色包装就适
23、应市场,同时也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有必要也有责任把绿色包装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来考虑,对于实现科学价值观、和谐社会也都具有重要意义。3. 包装合理化所涉及的问题,既包括产品生产、流通范围内的有关问题,又包括更大范围内的诸如社会法规、废弃物治理、资源利用等有关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合理化的包装既要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本钱,又要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包装与有关国家强制性的标准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一致性。从狭义上来说,包装的合理化包括了包装材料合理化、包装技术合理化、包装方式合理化以及包装的合理组合与运用。4. 现代包装为顺应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要求,更好地为商品流通效
24、劳,其功能已不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保护、便利和促销三大功能了,还兼有便于运输、装卸、在库管理、智能识别、信息传递等功能。因此,现代包装为了适应物流的开展表现出新的特点:信息化和包装企业的迅速开展。5. 出口商品的包装比内贸商品的包装更为重要,因为它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运输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制度等因素。面对国际贸易,出口商品包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同中的包装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包装条款,主要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费和运输标志等主要内容。而且,包装条款规定内容要尽量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清或错列。2.仓库包装作业。国际贸易的商品在运输的途中损失很大,因此在中转的贸易仓库中要及时的检
25、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处理。3.国际货物出口包装要求。商品形状、规格、种类繁多,商品包装千差万别,对出口商品包装总的要求要做到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用,使出口商品畅销国际市场,为国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第7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1.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的过程,商品装卸是随着商品运输和储存而附带发生的作业。搬运是在同一场所内(通常指在某个物流结点,如仓库、车站或码头等),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在实际操作中,装卸和搬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物流科学中并不过分强调的两者的差异,而是将它们作为一种活动来对待。2.装卸搬运的根本动作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
26、垛、入库、出库,以及连接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是不断出现并反复进行的,出现的频率高于其它各项物流活动,初次装卸搬运活动都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此外,进行装卸搬运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综上所述,装卸搬运活动是影响物流效率、表达物流水平、决定物流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环节。3.装卸搬运的要素主要有五个:人、装卸物、装卸场所、装卸时间和装卸手段。装卸搬运是一个独立的作业整体,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环节。根据装卸搬运不同的位置,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7、1. 装卸搬运作为物流环节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2. 装卸搬运自身的特点:(1)作业量大。(2)对象复杂。(3)作业不均衡。(4)对平安性要求高。4.集装箱是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周转用的大型货箱,在现代装卸搬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利用集装箱来实现装卸搬运,应该严格遵循集装箱的装卸搬运规那么,尤其是以下本卷须知:1. 装卸前的一般本卷须知:(1)必须遵守有关规那么的规定。(2)集装箱及有关装卸机械应做好充分的准备。(3)要固定好集装箱的活动部件和附件。(4)严格执行平安指示。2. 集装箱着地时的本卷须知
28、:(1)不能使集装箱在着地时受到猛烈冲击。(2)集装箱在下降过程中不能突然停止。(3)应平衡地着地。(4)在装卸全集装箱船时,集装箱必须慢慢地放下,以免与箱内格导柱产生剧烈撞击。3. 集装箱移动位置时的本卷须知:(1)不准在地面上或其他集装箱上拖拽集装箱。(2)不能用滚轮或圆棍棒移动集装箱。(3)不能在摇摆状态下着地,或者拖拽、吊起集装箱。(4)不能利用摇动将集装箱放置在离吊索下方以外的地方。(5)在普通货船等运输工具上装卸时,不能用钢丝绳挂在底角件上拖拉集装箱。5.1. 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原那么(1)以满足现场作业为前提。(2)控制作业费用。(3)装卸搬运机械的配套。2. 装卸搬运组织工作原
29、那么(1)制定科学合理的装卸工艺方案。(2)加强装卸作业调度指挥工作。(3)加强和改善装卸劳动管理。(4)加强现代通信系统应用水平。(5)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6)应用数学方法改善装卸劳动力的组织工作。3. 装卸搬运作业的根本原那么(1)减少不必要的装卸环节。(2)提高装卸作业的连续性。(3)相对集中装卸地点。(4)力求装卸设备、设施、工艺等标准化。(5)提高货物集装化或散装化作业水平。(6)做好装卸现场组织工作。6.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是在作严格执行装卸搬运作业原那么(包括组织工作原那么和设备选择原那么)的根底上,充分利用货物、设备、技术的特性,实现装卸搬运的自动化和装卸搬运的衔接,最终使物流系
30、统更加有效,在装卸搬运的环节对货物的保护到达最正确。实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必须作到以下环节:(1)防止无效装卸搬运。(2)充分利用重力。(3)提高搬运活性。(4)装卸搬运的自动化。(5)巧装满载、牢固稳定。(6)做好界面将接。(7)保持装卸搬运的系统性。(8)满足货物单元化要求。第8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二)单项选择题1 2(三)多项选择题1 2 3 4 5 6(四)简答题1.流通加工在物流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案要点:流通加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弥补了生产领域的加工缺乏;(2)节约材料、降低物流本钱;(3)提高原材料利用率;(4)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5)创
31、造产品附加值,提高用户效劳水平;(6)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7)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优势;(8)改变功能,提高收益。2.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比较有哪些异同?答:流通加工和一般生产加工相比较,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无显著区别。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加工对象不同。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及半成品。(2)加工内容不同。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主要是解包分包、裁剪分割、组配集合、废物再生利用等;而生产加工一般是复杂加工。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
32、消或代替。(3)加工目的不同。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使它们能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商品;而流通加工的目的那么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主要是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和物资充分利用。生产加工以交换和消费为目的,流通加工有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4)所处领域及实施加工的主体不同。流通加工处在流通领域,由商业或物流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处在生产领域,由生产企业完成。3.流通加工有几种主要类型?答案要点:(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缺乏的流通加工;(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流通加工;(3)以保存产品为目的的流通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的流通加工;(5)为方便消费、
33、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7)以实施配送为目的的流通加工;(8)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五)论述题1.不合理的流通加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关系到整个流通加工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有利于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一般而言,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应设在产出地。如果将其设置在消费地,那么不但不能解
34、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一个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没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存在一个在小地域范围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如受选址的地价影响),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等。(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正确选择实际上是指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加工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流
35、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一般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较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迫力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过程夺利的恶果。(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用户作用都不大,甚至存在盲目性,同样不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一种形式。(4)流通加工本钱过高,效益不好流通加工之所以能
36、够有生命力,重要优势之一是有较大的投入产出,因而有效地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本钱过高,那么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最高回报的目的。除了一些必需的、政策要求即使亏损也应进行的加工外,都应看成是不合理的。2.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答:(1)加工和配送结合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又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效劳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进行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
37、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2)加工和配套结合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地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时的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
38、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有机结合,可以提高配送水平,强化销售,这是加工与商流相结合的个成功的例证。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置量,通过组装加工消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困难,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消耗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但是,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不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是看其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不同的是,流通加工企业更应首先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不能只为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而不适当地
39、进行加工,而要以发挥自身对生产加工或全部物流活动的补充完善功能作为自己生存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厉行节约,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企业利润。第9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1.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一般的配送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将物品送到达客户的目的。特殊的配送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客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国内外实践证明,货物配送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促进商品流通的社会化、现代化与合理化,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流通方式。具体表现为:配
40、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配送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配送是实现流通合理化的重要措施。2.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为少品种或单位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设备成套、配套配送;按配送效劳方式分为定量配送、定时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量定点配送、即时配送、共同配送;按配送组织者分类有商店配送、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生产企业配送;按经营形式分类有销售配送、供应配送、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代存代供配送、专业配送;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有综合配送、专业配送。配送是一种现代化的物资流通方式,具有很多优点,但配送的实施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41、面:应有稳定的货源保障;应有足够的资金;应有齐备的配送设施和设备;应有高效的信息系统;应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实施货物配送。3.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结点。配送中心具有集货、分货、送货等根本职能。为了提供更完善的配送效劳,配送中心往往还具有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具有更高的配送水平。中国关于配送中心是这样定义的: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根本符合以下要求,即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效劳;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存储为辅。配送中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
42、不同的类型:按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类有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辐射的范围分类有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的内部特性分类有存储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按照配送中心的专业化情况分类有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特殊的配送中心、分货型配送中心。4.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因此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车间),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例如布置设计、要先进行总体布置,再进行详细
43、布置。而详细布置方案又要反响到总体布置方案中去评价,再加以修正甚至从头做起;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这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在时间上缩短作业周期,空间上少占面积,物料减少停留、搬运和库存,才能保证投入的资金最少、生产本钱最低;重视人的因素。作业地点的设计,实际是人机环境的综合设计。要考虑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5.配送中心的作业一般包括进货作业、搬运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等。进货作业包括货品实体上的接收,即从货车上将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以及将必要信息给予书面报告或书面
44、记录。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在于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物料保存,且经常要作库存品的检查控制,不仅要善于利用空间,也要注意存货的管理。为了有效地控制库存货品数量,而对各库存场所的货物进行数量清点的作业,称为盘点作业。从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着手拣货为止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包括有关客户、订单的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和出货配发等。拣货作业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提出的订货单所规定的商品品名、数量,依据储存仓位地址,将商品从货垛或货架上取出,搬运到理货场所。补货作业是将保管区域的货品移到为了做订单拣取的拣货区域,并对迁移作业作出记录。其目的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将拣取分类好的货品做好出货检查,装入
45、妥当的容器,做好标记,根据车辆调度安排的档次等,将物品搬运到出货待运区,最后装车配送这一连串的物流活动就是出货作业的内容。6.物流配送难度大,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配送形式,如:进货不合理、库存决策不合理、价格不合理、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送货中运输不合理、经营观念不合理等,物流合理化是配送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主要指标。配送合理与否的判断指标有库存标志、资金标志、供应保证标志、社会节约标志、物流合理化标志。第10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 2(二)简答题1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答(1)概念结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担负信息
46、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又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2)层次结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最底层的是业务操作层,使用这个层次的人员最多。其上是管理控制层,使用人员是中层管理人员。其上是决策支持层,使用人员是高级管理人员。紧邻的最上边一层,称战略规划层。,这上层打交道的是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员。可见,自底层至最高层,从与系统打交道的人数来看,整个系统呈宝塔形。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1)委托开发方式;(2)合作开发方式;(3)自行开发方式;(4)全部购置方式3常见物流信息管理方法有哪些(1)
47、手工工作方法;(2)电子计算机方法;(3)资源管理方法4物流信息技术的类型有哪些根据物流的功能和特点,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数据交换( )、条形码( )、反射频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技术等。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以移动通讯、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效劳管理、财务管理等多种业务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三)案例分析(1)即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已经被确认为是企业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交换商业文件的标准形式,是用电子技术来描述两个组织间传输信息的能力。(2)实施的效益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反映出来:1)缩短交易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与邮寄(或其他形式的实际传递)有关的时间延迟被消除了。那些与订单登记员、部门办事员等人员有关的阅读、重新输入数据所需的处理时间也被消除了,这些都会使业务处理时间大大缩短。2)减少文件处理本钱。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它把有关文件的数据,以机器可以处理的形式,由计算机网络来传送,而不必像纸质文件那样需要手工处理。这样既节省了纸张,又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