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质文本第一课第1课时?阿里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歌曲。听赏?阿细跳月?。教材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质朴的云南纳西族民歌,全歌为上下结构的一段体,五声羽调式,四二拍子。歌曲的旋律简洁纯朴,童趣盎然,加之歌词中多处出现具有纳西族特色的衬词“阿里里,使歌曲更富有浓郁的民歌风韵。全歌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增强了作品活泼热闹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喜悦春耕的欢乐场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2、能力目标: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3、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能用轻巧富有
2、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教学难点体会节拍的强弱,能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教学过程:一、巧设疑问、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中有一位少数民族的小朋友邀请我们去作客,你们想不想去?可是这个小朋友有点粗心,他的地址没有写清楚,怎么办呢?还好,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些照片,看完后说说他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呢?2、看一看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说一说我们要去谁家作客?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纳西族的民俗,从视觉上感受纳西族的风土民情,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3、听一听师:同学们、你们听,纳
3、西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初步感受歌曲,聆听范唱?阿里里?。师设问: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讲解歌词“阿里里、花花赛、撒小秧的意思。 4、出示课题?阿里里?。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1、读一读、拍一拍指导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有节奏的边读边拍歌曲歌词,为演唱歌曲时准确的咬字吐字和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做准备。2、唱一唱、采用听唱法随乐学习歌曲演唱。、小组练习并演唱,教师给予正确评价。、指导学生边唱边拍?阿里里?。请学生说说哪儿强些,哪儿弱些?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3、情感处理、师设问:纳西族小朋友唱歌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
4、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每逢节日和快乐之事,纳西族朋友都有“对歌的习俗,今天,纳西族朋友邀请我们参加有趣的“对歌队伍中。采用领唱和合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阿里里?。三、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歌时喜欢边唱边跳,你也来试一试。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创编,用打击乐器、舞蹈动作、边唱边拍、领唱合唱等形式表演歌曲?阿里里?。并在教师引导下为歌曲配上身势动作和打击乐伴奏,表演歌曲?阿里里?。四、听赏?阿细跳月?跟音乐律动五、课堂延伸、结束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去纳西族朋友家作客,领略了纳西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纳西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友好相处,也希望同
5、学们把我们云南民歌带到世界各地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更好听的少数民族音乐,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第一课第2课时?阿西里西?教学内容:歌曲?阿西里西?,并掌握彝族舞蹈的根本动作,做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通过学习本课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学会彝族舞蹈的根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4、结合歌曲能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感受力、表现力、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
6、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2、根据歌曲进行歌表演,并能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跳绳、毽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首先请男女生互相问好吧! 生:互相问好 三、歌曲?阿西里西? (一)教学导入 1、提问 师:同
7、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56个民族。 师:非常正确!56个民族像56朵花,百花争艳,各显千秋。 2、欣赏师:那么今天又会是哪朵美丽的花朵向我们绽放呢?请欣赏(播放?阿西里西?视频)。 生: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吗? 生:彝族。 3、简介 师:对。彝族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和秀丽的山水,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在歌舞中跳出热情、跳出团结、跳出幸福的生活,那场景可热闹了! 4、出示课题 师:刚刚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唱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感受歌曲: 1听录音 师:
8、你们想不想听其他小歌手是怎样演唱这首歌的呢? 生:想。 2提问 师:歌曲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地 师:请说说歌中唱了什么?(听到哪些歌词,可把歌词贴到黑板上) 生:答复 3教师出示完整的歌词 4解释词义 师:彝族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知道“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是“我们是好朋友。“丘都拉迪嗡啊唱歌曲: 1倾听音乐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休息一下,听陈老师用钢琴弹歌曲的旋律。 2对口型游戏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范唱,只张嘴不出声。 3跟钢琴轻声哼唱。 4欣赏录音范唱。 师:他们唱得怎么样? 生:他们唱得很有感情。 5完整演唱歌曲。 3、音乐游戏 师:?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
9、曲,平时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生:答复。松鼠钻树洞,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好不好?每组同学商量一下选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游戏,然后告诉我。 生:答复 师:当音乐响起后,请同学们一边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一边做游戏。 生:做游戏 4、歌曲处理(讲解演唱技巧:自然大方、吐字清晰、富有感情、气息流畅、强弱力度的变化,还要有表情。)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做游戏时的心情如何? 生:很快乐、很开心! 师:注意“丘都拉迪嗡啊啊呀表现了彝族小朋友召唤朋友来做游戏时的欢快的心情,大家应该唱得欢快些。 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群少年,
10、体会一下愉悦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1富于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自我评价 师:你们评价一下自己的演唱。 5、小小音乐会(单独演唱、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齐唱等形式) 师:我们的小歌手们唱得真棒!下面我们举办一场音乐会,展示一下你们的风采。 6、评价优缺点 1各组互评 2师生互评 四、拓展局部 学彝族根本舞蹈动作 师:咱们中国的少数民族各个都能歌善舞,彝族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跳跳彝族的舞蹈怎么样?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师:请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唱起来吧! 五、结束语: 师: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11、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都能热爱我们的少数民族,更加喜爱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首歌曲唱给家人听,把你们的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 下面请随美妙的歌声快乐地跳起来吧。让我们下节课再见! 第2课 金色的秋天2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金铃铛?。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教学难点 : 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教具学具: 电子琴、录音机、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唱歌曲?金铃铛?(1) 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
12、,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 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3) 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4) 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
13、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5) 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第二课时:律动?摘果子?(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
14、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
15、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快乐,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适宜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第三课第1课时?阿凡提骑驴?教学内容:歌曲?阿凡提骑驴?,认识“7教师教学目标:1. 能听辨并识读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稳固十六分节奏的组合。2. 在音乐活动中认识音符“7。3. 能学会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阿凡提骑驴?。学生学习目标:
16、1. 学生能听辨并识读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稳固十六分节奏的组合。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认识音符“7。3. 学生能学会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阿凡提骑驴?。教学重点、难点:有律动、有情绪、有表情的歌唱。学习任务:任务一:找一找、拍一拍任务二:听一听、认一认任务三:唱一唱、跳一跳检测工具:1) ?阿凡提骑驴?是少数民族的歌曲?A蒙古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2) 7的唱名是A re B mi C si3) 我们用情绪演唱?阿凡提骑驴?。A 悲伤消沉地 B欢快诙谐地 教学方法:谈话法、示范法、情境创设法、练习法、启发引导法、听唱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课导入课题:师:孩子
17、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噢,是吗?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指名答师:你们说得我都看过,因为我也是个动画片儿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课件:阿凡提的故事片段师:就是他-阿凡提,今天呀阿凡提也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当然啦,还带着他的伙伴,小毛驴!你们欢送他们吗?课件:?阿凡提骑驴?的伴奏,学生律动并板书课题明确目标:1. 我们能听辨并识读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稳固十六分节奏的组合。2. 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认识音符“7。3. 我们能学会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阿凡提骑驴?。预期效果:只要你够自信,够勇敢,够大方,就一定能出色的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二、 民主导学任务呈现一:找一找、拍一拍师:阿凡提是
18、新疆维吾尔族的,说到了新疆那可真是个好地方,那里到处瓜果飘香,瞧,阿凡提给我们带来什么?课件师:孩子们,别光临吃,阿凡提要考考大家。自主学习:1) 指名读节奏2) 学生齐读节奏展示交流:师:阿凡提看到大家出色的通过了考试,快乐得哼起了小曲儿!课件:歌曲?阿凡提骑驴?的旋律,教师范唱师:孩子们,好听吗?生:好听。师:阿凡提要寻找细心观察,认真聆听的孩子,看看谁能找出旋律中都出现了哪些“水果节奏型。1) 教师弹琴范唱,指名学生答复2) 学生随琴用LU哼唱。任务呈现二:听一听、认一认师:这样好听的旋律,还多亏了一个音7课件。阿凡提说了,在新疆维吾尔族歌曲旋律中,7是一个最具特色的音。自主学习:音乐知
19、识,音高,唱名,手势:7展示交流:学生寻找旋律中的“7音,并隋琴演唱。任务呈现三:唱一唱、跳一跳师:看到了大家这样认真的学习,阿凡提甭提有多快乐了,用维族特有的方式,唱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课件:歌曲?阿凡提骑驴?自主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并注意休止符。2) 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3) 学生自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4) 引导学生用幽默诙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5) 学生齐唱6) 男女生接唱展示交流:师:维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阿凡提不仅要唱,还要跳呢!1) 教师示范维族动作,学生跟做。2) 师生共舞师:咱们跳的这么好,要是有点声音伴奏就更好了,瞧,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打
20、击乐器,学生选择伴奏。拓展延伸:师:孩子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生自谈师:听了他的故事,你会更喜欢他!1) 课件:阿凡提的故事2) 教育学生机智勇敢,不畏权贵。师:其实,阿凡提是维吾尔族人民传说中的一个人物,除他之外,在少数民族中,不仅流传这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更产生了不少杰出的人物。课件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快点与好书交朋友吧!三、 检测导结目标检测:1) ?阿凡提骑驴?是少数民族的歌曲?A蒙古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2) 7的唱名是A re B mi C si3) 我们用情绪演唱?阿凡提骑驴?。A 悲伤消沉地 B欢快诙谐地 结果反应:大家掌握得非常棒!反思总结:师:阿凡提就要离开我们的音乐课堂了
21、,离别之时,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和他辞别吧!师生共舞作业:小组表演唱 第三课第2课时:?对十?教学目标:1、能学会?对十?,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能用自己动手制作的霸王鞭边唱边表演。2、能初步听辩和模唱简单的音程。教学难点:学会演唱歌曲?对十?,并用自制的霸王鞭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即兴为?对十?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河北的农村到了,你们看那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课件播放小朋友边唱歌边打霸王鞭的片段。介绍霸王鞭。二、 初步了解霸王鞭。师:这是河北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目,每到过年过节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表演,他们手上拿的道具叫霸王鞭,你们想学吗?初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二 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