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 2花的学校(精读课文) 1.会认本课“荒、笛”等5个生字,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相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4.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5.能找出课文中有簇新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6.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必备品行 关键实力力格 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花孩子的活泼、淘气。 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
2、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相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难点)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运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上学歌。师生沟通: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日学习其次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书:2 花的学校)学生齐读课题。展示图片:你听说过“花的学校”吗?谁能看图说说你眼里的“花的学校”。 老师提示:提示学
3、生大胆想象说说“花的学校”里的学生,说说“花的学校”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老师小结,谈话过渡:课文花的学校是闻名作家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会一下它的漂亮吧! 二、介绍作者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闻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诞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
4、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胜利。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闻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状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荒野 口笛 罚站 放假 衣裳 (重点指导生字 “荒、裳”为翘舌音;后鼻音“裳”;多音字“假”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
5、)学习多音字:地(d de) 假(ji ji)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地(d de) d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5>土地、田地;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渐渐地走。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假(ji ji) ji 不真实的,不是原来的,与“真”相对:假山
6、、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等。ji 照规定或经恳求批准短暂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放假、寒假、暑假等。练读一读。燕子妈妈兴奋地(de)对小燕子说:“我们要飞到南方过冬,小青蛙在地(d)下冬眠,明年春天大家才会见面。”。放假(ji)了,我和爸爸去旅游,在一个公园里我看到许多假(ji)山。(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高举,卷起。 荒芜的野外。 潮湿;潮湿。 接触、碰撞。 尽情快乐。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状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依次。(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
7、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 课文先写(想象阵雨着陆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再写(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终写(想象花孩子们急连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学习“会写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视察笔顺,驾驭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 (1)视察生字书写特点,沟通。(“落、荒、笛、舞
8、、臂”,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罚”,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狂、假、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所、够”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荒、舞”和左右结构的字“够、猜”,学生练写。荒:上宽下窄,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中间“亡”字要扁小、竖折不要写成撇折,下边儿字中间有一竖。舞:右边部分,上边中间是一横四竖,下边一横最长,倒数其次笔是撇折。够:左扁右长,右边两个“夕”字上下排列,最下边的撇要长。猜:左窄右宽, “青”字上边三横中下横最长,中间一竖上边出头。练学生练写,老师巡察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比照,刚好改
9、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簇新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雷云、阵雨、荒野、竹林、口笛、绿草、花朵、学校、墙角、树枝、绿叶、狂风、衣裳、星星; (2)表示动作的词语:轰响、落下、走过、跑出、跳舞、狂欢、上学、嬉戏、碰触、扬起;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润湿 (4)叠词:一群一群、簌簌、急连忙忙 (5)描写颜色的词语:紫的、黄的、白的 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狂欢、潮湿、急连忙忙说话。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读、自由读、指名读,读熟了课文,驾驭了字音、字形、字义,学会了正确书写本课的会写
10、字,并驾驭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花儿们的活泼、可爱、漂亮、向上,充溢了儿童情趣。 七、当堂检测 (建议运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26) (27) (2829) 其次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重点) 3.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 课件。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
11、前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漂亮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漂亮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美丽)老师告知你,这些美丽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花的学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索:课文中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2.小组探讨,沟通。3.全班沟通,老师评议并小结。三、品读释疑 (一)朗读感悟,充分想象。1.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 预设: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用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
12、载歌载舞。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玩得真快乐!(板书:跳舞 狂欢 ) 小结:课文的其次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了花儿们的漂亮、活泼、可爱、向上。 2. 自读课文,对于有簇新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1)想一想写的是哪些景、物? 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2)用笔画出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发言,老师评议并小结: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品读吧。(二)重点突破,精读解疑。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指名读一、二自然段。(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
13、3)“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词。(4)“潮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5)从“走过荒野、吹着口哨”你感受到什么? (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6)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写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可是花孩子却很开心的心情。) 2.于是
14、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1)反复朗读,说说自己脑海里出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呈现这样一副流淌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用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载歌载舞。)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用天真烂漫的语气来读好这段话。) 3.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
15、一样上学读书的。”生活中的孩子有太多的压力,家庭、学校、自身,完全已经泯灭了他们该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2)想象过渡: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各抒己见)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假如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嬉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1)指名朗读,激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板书:关门做功课 ) (孩子把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孩子猜想的,花儿会被“罚站壁角”,这就是花和孩子一样的生活。) (2)想象过渡:这种时候花儿
16、们最盼望的是什么?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1)诗里的“雨”是花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只有下雨了,他们就可以放假了,就可以在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了。(2)仿写:“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爱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预设一:清风一吹,他们便快乐了。预设二:蝴蝶一来,他们便撒欢了。(3)想象过渡:放假后花儿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6.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探究沟通: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说明白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拟声词) (这是描写大雨来临
17、前狂风大作的景象,但是在孩子眼中就像人一样“相互碰触”、“簌簌地响”、“拍着大手”,他们没有任何的胆怯,表达出宠爱。) 7.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些各种颜色的花,都特别的快乐,“冲”出束缚,那么的迫不及待。)(板书:冲进狂风 ) (2)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兴奋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 (3)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4)大家回忆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
18、样?看一下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坚韧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想象:这些花孩子冲了出来做什么?(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嬉戏、打水仗等。) (6)谈话过渡:课文告知了我们会儿的学校,你想过没有花儿的家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8.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1)作者为什么说花儿的家在天上?(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烂漫的小花!是对生活的渴望,天空是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没有约束的,太阳妈妈对它们的爱是温柔的。) (2)
19、谈话过渡:花儿玩够了,他们要到哪儿去呢?(学生各抒己见) 9.你没有望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连忙忙吗? (1)反复朗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两个疑问句,告知我们孩子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暖和,天空般的自由。) (2)指导朗读,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3)问题过度:花儿急迫地想回家做什么?(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板书:扬起双臂 ) 10.指名读最终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探讨,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起先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终一句话,指导
20、朗读。 (三)想象沟通。1.小组同学相互说说:你想象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探讨形成想象的方法: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假如让我狂欢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情境中是什么样的?然后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方法指导:相互沟通,小结引导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许多,其次自然段想象方法主要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 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假如让我狂欢我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接着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我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2.轻声朗读课文
21、,再次体会课文美丽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美丽的词语。四、总结课文主旨 读了课文你喜爱花的学校吗?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喜爱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以清爽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蜜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奇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漂亮、向上,充溢了儿童情趣。)(板书:可爱 童真童趣 ) 五、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拟人化的写法) (1)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原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
22、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文全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勾画出甜蜜纯净的儿童世界。如“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中,“走过、吹着口笛”这些动作只有人才会做,作者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让它像人一样有这些行为,更加生动形象。(2)你能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举例:一阵强风吹来,弄乱了花儿的漂亮的秀发,也吹弯了草儿笔直的腰板。) (3)练一练: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石榴熟了。(石榴咧开嘴笑了。)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诗人以清爽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蜜纯净的儿童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美而富有童趣。在
23、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的方法。七、主题延长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异,写得奇妙。预设:春天到了,花的学校里,花儿睁开了眼睛,只见她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尽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把学校点缀得更加靓丽。 八、举荐阅读: 本课举荐阅读雨后几张飘落的红叶。 (一)读雨后思索: 1.从哪里可以看出哥哥和妹妹玩水乐在其中? 2.妹妹为什么也想摔一跤? (二)读几张飘落的红叶完成练习: 1.想象红叶是怎样飘落的,用你的笔写下来。 2.
24、想象红叶“窃窃私语”会说些什么,并写下来。” 九、当堂检测(选做) 建议运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19) (22) (23) (24) (25) (26) (3031) (32) 板书设计 花 跳舞、狂欢 的 关门做功课 可爱 学 冲进狂风 童真童趣 校 扬起双臂 课后反思 胜利之处: 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条件,采纳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
25、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建想象。如“大胆想象,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再如:“大胆想象,花儿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的?”“指名朗读,激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想一想大雨前花儿们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抓住空白、借助问题等,增加学生的学习爱好,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老师刚好对学生的课堂活动
26、进行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运用观赏的语气对学生赐予充分的确定,再加上婉言的引导性语言,适当协作动作、表情等体态,激起学生的想象、爱好,激发学生以开心的心情主动地绽开想象,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时绽开想象的有效手段。不足之处: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留意老师的语言要简洁明白,要在“扶”中发觉学生的点滴进步,利用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放”手学生独立学习,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花的学校说课 一、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把培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建性阅读实力摆在首位。在其次学段还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定前提
27、,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实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课标中还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育语感。”因此,本节课我注意了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语言积累的意识。二、说教材 这是一篇特别美丽的文章,作者以清爽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蜜纯净的儿童世界。坚韧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他把未冒出地面得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艳丽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迫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它们的妈妈。作者奇妙
28、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漂亮、向上,充溢了儿童情趣。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英勇坚毅、活泼向上、童真童趣。同时也注意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2.实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育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实力。3.情感看法、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育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
29、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三、说过程 (一)谈话激趣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课的伊始通过“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的谈话式导入,激发学生对花儿学校的爱好。(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激励学生自读课文,划诞生字词,标出小结,进行质疑。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质疑实力对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细读解疑,深化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解决疑问,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结合活动与练习中的“默读课文
30、,探讨及沟通”和想象涂画的内容,体会花儿们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主动向上。(四)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尝,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段。力争熟读背诵自己喜爱的句段。 (五)拓展想象: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异,写得奇妙。(六)感悟积累: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美丽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美丽的词语。(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漂亮的世界。四、板书设计 把课文的内容用精炼、简洁的词语进行概括性地说明。这样,简洁明白
31、。条理性强,脉络清楚,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既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各种花开放的时间 大自然孕育着万物,温、光、水、气等气象条件,不仅制约着世界上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繁衍,而且许多生物,其命名也源于气象,说来也非常好玩,如: 源于气象的花卉名:太阳花、日照花、雨久花、晴雨花、风信子、云竹、雪莲花、喷雪花、六月雪、旱莲、清风藤。用季节作花卉名的有:春兰、夏水仙、秋海棠、冬青、迎春、长春花。用季节作植物名:常春藤、夏枯草、秋子梨、冬小麦、四季豆、半夏、冬虫夏草、冬寒菜。另外花卉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的气候环境,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花卉,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各不相
32、同,因而有十二个月花相歌:一月水仙着素装,二月梅花笑天寒,三月春暖桃花艳,四月温馨有牡丹,五月芍药殿余春,六月玫瑰笑开颜,七月荷花映红日,八月暑热有凤仙,九月金秋桂花香,十月芙蓉火一般,十一月菊花傲霜黄,十二月茶花遍山岗。24时花时钟,大多数的花在白天,早晨或傍晚开放。黎明前开放的也有,但深夜开的却少见。一般来说虫媒花因传粉的须要,白天开花最多。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4小时中依次如下,凌晨4时牵牛花,5时蔷薇花,6时龙葵花,7时芍药花,8时荷花,10时半枝莲,12时马齿苋花、太阳花,15时万寿菊,17时茉莉花、18时烟草花,20时夜来香,21时以后昙花。大树杜鹃25月,小树杜鹃45月,
33、山茶花13月,金银花、映山红、菊花57月,珠江源兰花特多,夏、秋、冬三季均有开放,香味扑鼻,国庆花原名波斯菊1012月开放。最早发觉植物生理节律的学者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他在植物探讨中视察到一些植物花的开闭具有波动性。林奈把46种具有波动习性的植物分为三组:一组是大气花,它们的开放和闭合随大气条件而改变;一组是热带花,它们随光照的长短而改变;还有一组花是定时开放与闭合,不受昼夜长短的影响。林奈将第三组的花栽培在花盆里,然后按开花的早晚依次摆在自己的书桌上成为富有自然情趣的“花钟”。在我国,蛇麻花凌晨(约3点钟)首先开花,大约4点钟,牵牛花的大喇叭也跟着张开了;然后野蔷薇花开(大约5点钟),龙葵
34、花开放(大约6点钟);接下去是漂亮幽雅的郁金香(大约7点30分钟)和半枝莲(约10点钟)、大爪草(约11点钟)盛开,午时花(约12点钟)迎着烈日怒放。正午过后,万寿菊花开(约15点钟)、紫茉莉(约17点钟)添香,烟草花(约18点钟)绽开。夜晚驾临,月光花(约19点钟)吐蕊,待宵草(约20点钟)破蕾,迎接着黎明的到来。在欧美国家,常见的是13种鲜花组成的“花钟”:斑纹猫耳在6时开放,非洲金盏花在7时开放,鼠耳紫苑在8时开放,多刺苦菜在9时开放,乳头状草住10时开放,伯利恒之星在11时开放,受难花在12时开放,石竹花在13时闭合,深红紫繁缕在14时闭合,小鸢花住15时闭合,小旋花在16时闭合,白荷
35、花在17时闭合,待宵草在18时开放。 第一座按现代钟造型的花园是苏格兰爱丁堡的街心钟花园,“园钟”直径约4米,它的指针用空心金属制成,并由机械传动,“钟面”的12个阿拉伯数字是用栽种的花卉造型而成,不仅造型逼真,而且走时精确。 “花钟”从今在世界很多国家城市和园林中风行,都是为美化城市而人工装扮的。日内瓦莱蒙湖边有座巨大的“花钟”,机械结构安装在地下,地面上的钟面是鲜花组成的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案。钟面上也有时针和分针,能够同一般钟表一样指示时间。钟面上的鲜花随季节改变而调换,因此常年美艳逗人。美国瀑布城的“花钟”,钟面由24000株花组成,直径10多米,秒针有5米多长,时针和分针的自重达200多
36、千克。3不懂就要问(略读课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相识多音字“挨、背、圈”,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洁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必备品行 。4.能找出有簇新感的词句,和同学沟通。关键实力力格 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结合详细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急,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运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37、干脆导题,了解人物。 质疑课题: 1.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3.课件出示孙中山头像,学生依据自己的印象说说:你知道这是谁吗?(孙中山) 人物简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为国父。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谈话过渡: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
38、方多读几遍。 3.独立学习,提出质疑。 (1)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2)激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3)依据学生沟通,老师梳理主要问题: “按例”是什么意思? “先生”是谁? “戒尺”是什么? 什么是“私塾”? 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检查初读状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背诵 按例 圈出 一段 练习 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晰 (重点
39、指导生字“诵”为平舌音,“楚”为翘舌音;前鼻音“圈、段、练”,后鼻音“诵”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动作的词语:背诵 圈出 练习 (2)学习多音字:挨(i i) 背(bi bi) 圈(qun jun) 练读句子,找发觉: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晰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挨(i i) i 1>依次,顺次:挨门逐户;2>靠近:挨近、肩挨着肩。 i 1>遭遇:挨打、挨骂;2>拖延:挨时间、挨延。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背(bi bi) Bi1>身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4>向相反的方向:南辕北辙;5>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6>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7>违反:违反。 bi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圈(qun jun jun) qun >1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花圈、圈套、画圈;2>周,周遭:跑了一圈儿;3>画环形:圈阅、圈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