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角下乡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个案社会工作实证研究.docx
《微观视角下乡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个案社会工作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视角下乡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个案社会工作实证研究.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观视角下乡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个案社会工作实证研究书目 摘要 (1) 前言 (3) 第1章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缘由(4) 第1.1节 生活状况恶劣(4) 第1.2节 失学、辍学现象严峻,学习成果普遍较差(5) 第1.3节 心理问题突出(5) 第1.4节 道德缺失、行为越轨 (6) 第1.5节 自我平安意识缺乏(6) 第2章 社会工作介入关爱爱护留守儿童的可行路径 (7) 第2.1节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入手,开展农村留守 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 (7) 第2.2节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入手,加强农村留守 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 (8) 第2.3节 从供应专业服务的
2、详细事务着手,做好农村留守 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10) 第3节 在完善社工制度中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支持 和帮助(11) 第3.1节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爱护工作,需进一步扩 大专业社工数量、提升专业社工素养 (12) 第3.2节 努力夯实专业社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爱护工 作的社会基础(13) 第3.3节 在完善社工制度中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支持 帮助(15)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致谢(21) 摘要 以亲身介入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实务为例,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缘由,并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模式、详细事务入手,阐述专业社工介入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
3、童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逆境或问题,如社会基础不扎实、专业社工数量和素养远远不能满意社会需求等,论述如何在完善社工制度中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 留守儿童 探讨 Abstract To ca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ly involved in a case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s an exampl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 c
4、auses, and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procedure, case social work mode, expounds specific affair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in the ca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s wa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difficulties or problems, such
5、 as social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quantity and qualit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discusses how to perfect social system in more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get better support and help. Key words: social work left behind children research 前言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爱护,并不
6、是一个新课题。接到这样的命题后我翻阅了一些学术刊物,并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从前辈和学长们那里得到一些灵感,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作打算。尽管很多文章写得很有水平、很有特色,但我总觉得可借鉴的东西不多。大多数文章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缘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爱爱护留守儿童的对策或措施,但很少有作者从微观层面阐述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技术和方法,那种对个案的操作流程也只是泛泛而谈,现实指导性不强。于是,我想通过实践,借用书本上学到的社会工作学问干脆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从亲身实务中找寻灵感,为我的论文供应有价值的素材。 在亲身介入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
7、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缘由;我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模式、详细事务入手,摸索专业社工介入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次亲身经验,我对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逆境或问题,如社会基础不扎实、专业社工数量和素养远远不能满意社会需求等有了新的相识,于是对如何在完善社工制度中让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爱护和帮助,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想法。本文所谓微观视角,是指文章的切入点小,主要以南京市LS区HL镇SG村留守儿童小P为例绽开论述。留守儿童生活状况主要指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身心健康、平安、学习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本文应用文献法、访谈法,尤其是通过参加式实证法对社会工作介
8、入留守儿童问题作个案探讨,理论上将介入的三种方式(基本程序、工作模式、详细事务)进行归纳,重点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对如何加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作了一些思索。文章独到之处是,对发展社会工作必需要夯实肯定的社会基础作了一点分析,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社会工作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除了政府、社工共同体的努力外,还必需在时代发展的总体背景下逐步推动。否则,即使建设起一支浩大的社工专业队伍,也无济于事。特殊是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化先于职业化的教化体制是否妥当,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探讨思索。 第1章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缘由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前我只是在书本上或新闻中得到一些信息。比如,20
9、15年6月贵州毕节市4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自杀,同样是在毕节,在这件事情发生的三年前,五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中生火取暖而活活闷死,这两起事务发生后都引起舆论哗然。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悲剧何止这两起,更多的儿童虽然没有失去生命,但照旧生活在物质匮乏、精神空虚的“孤岛”中,这些问题影响了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剧烈反响。 百闻不如一见,农村留守儿童原委有哪些突出问题,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或许通过实践了解得更深切、更全面。于是,我通过社会关系进入到南京市郊区的一户农夫家庭,这家农户离南京市区有一小时的驱车路程,这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小P,在当地读小学三年级,母
10、亲F改嫁他人,父亲大P因经济所迫外出打工,小P由61岁的只读过小学的奶奶H监护,平常家中就奶奶H和孙子小P一起生活。这是我介入前了解到的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的全部状况。依据我学到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实务学问,我起先了对小P的接触了解,首先建立专业关系,再进行资料收集和诊断,我从小P身上了解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第1.1节 生活状况恶劣 通过深化了解,小P家庭经济状况的确特别糟糕。其父亲大P身体素养差,慢性胃溃疡时时发作,像这样的身体本不能外出打工,但生活所迫他还是选择到南京市区的一个印刷厂工作,因不能干重活又没有技术,收入少得可怜,除了他自己生活开销外,每月只能寄给家里数百元工资。改嫁他
11、人的F虽然间或给小P一些零用钱,但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小P的奶奶H原来也在市区做保姆,后来年龄大了体力不支,又必需看护小P所以就只能留在家中了。H靠儿子每月寄回的几百元工资维持家庭开支,经济拮据可想而知,她只能顾及小P的一日三餐,至于指导学习、增加养分等就无能无力了,更谈不上什么亲情关爱和家庭暖和了。正因为如此,小P常常感冒咳嗽,体质很弱。据了解,像小P这样的状况绝不是个别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生长发育关键期,出于各种缘由他们的父母出外打工而不能留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自己或者隔代监护人不能完全满意他们在身体发育中须要的各种养分,在生活上无法得到很好的照看,伙食质量较差,因此
12、大多养分不良,身体健康面临威逼。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导致他们其中一部分或多或少都感染上了一些疾病。 第1.2节 失学、辍学现象严峻,学习成果普遍较差 小P虽然没有失学辍学,但变相的失学辍学严峻,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习以为常,学习成果在一二年级时还相当不错,但到三年级后断崖式着陆。像小P这样,因为留守儿童长期无法与父母见面,在日常学习中思念父母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出现学习成果下滑现象。此外父母的外出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了监管主体,家庭教化的缺失使得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渐渐产生厌学心情,甚至一部分孩子产生了“读书无用、不如尽早出去打工”的心理。出于自身或家庭各方
13、面的缘由,很少有儿童初中毕业后会去接受更高等的教化,极少数的儿童甚至无法完成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化。 第1.3节 心理问题突出 第一次和小P见面,虽然有他奶奶在场,但他面对生疏人总是闭口不言。我早有打算,带了一些儿童喜爱的食物和小玩具,想拉近和他的心理距离,谁知才寒暄了两句,当问到他学习成果时,他将玩具一摔,对我大喊一声,怒目而去。明显,小P存在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孤僻、脆弱等心理问题。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青春期的留守儿童,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改变,一般的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会得到父母的帮助与指导,然而留守儿童却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关切支持,无法刚好缓解遇到的各种压力,久而久之必
14、将出现肯定心理问题。比如很多留守儿童都有肯定的心理障碍和价值观扭曲,他们往往感情脆弱、极度敏感自卑或极度自大蛮横、虚荣心强并且性格孤僻;有极少数儿童渐渐将心理问题发展成更为严峻的逆反仇恨心理,他们承受力较差时常有轻生倾向,做事冲动甚至对他人充溢敌意,对老师家人的管教存在极强的逆反心理,完全不能和同龄人友好相处。 第1.4节道德缺失行为越轨 留守儿童在儿童期青少年期缺少来自父母的管教和约束,缺少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的灌输,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儿童简单受到周边不良群体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轻则逃学旷课、重则打架斗殴,有的甚至会做出盗窃、抢劫这样违法违纪的越
15、轨行为,成为社会一大痼疾。小P的父母离异,在一二年级时他还没什么感觉,但到三年级时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撞击。一起先只要听到小挚友说他母亲改嫁他就生气打架,后来他对母亲产生了稀里糊涂的憎恨,甚至对女生也怀有敌意,认为人长大了都会变坏,价值观念严峻扭曲。 第1.5节 自我平安意识缺乏 小P因缺少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平安意识淡薄,小时候曾经三次溺水险些淹殁,六岁时一个人走路去南京找爸爸,半夜被联防队员发觉护送回家。其实,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自己照看自己或是祖父母辈监护,这就往往会出现平安监护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自身也缺乏对危急事物进行理性推断的实力,造成了他们自身面临很大的平安问题。留守女童被性侵
16、害屡屡见诸于报端,刺激人们的心理底线,同时依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留守儿童被拐卖的比例占被拐卖儿童比例的一半以上”。如今留守儿童自身的平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像小P这样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确已经是个问题儿童,但出现这些问题不是儿童本身的错,孩子只是个受害者。有人说家庭应当负责,当然家庭是监护主体,应当担当教化、培育孩子的责任,但像小P这样的家庭我们能去指责孩子的家长吗?我们肯定能认定大P、F、H犯有严峻过错?大P外出打工是无奈的选择,他和有些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还不一样,即使就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客观上也为子女教化成长创建了肯定的物质条件。F改嫁他
17、人,感情的事本身就很困难,我无法对她的举动作出道德裁判,这也不是本文的内容。至于H我们就更没有理由指责她,相反在个案社会工作的接触中,我对她产生了一点怜悯和敬意。或许我们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方面找缘由更精确,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当担负起关爱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责任。 第2章 社会工作介入关爱爱护留守儿童的可行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国家的将来,做好这方面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华蜜和社会和谐,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当然责无旁贷。那么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这里,结合我对小P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谈谈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关爱
18、爱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法和路径。 第2.1节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入手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或职业,开展社会工作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个案社会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关系建立、资料收集与诊断、目标与安排制定、服务供应与治疗、结案与评估等1,根据这些程序开展工作往往能使我们思路清楚、稳健操作。当然实践中也不能过于教条,要敏捷机动地将这些程序和实务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逐步推动。 须要说明的是,通常状况是案主主动找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恳求帮助,而本案中是我主动找上门为小P服务的。我进行这次实务操持,主要是为了熬炼自己,为了从实践中得到第一手材料,因此精确地
19、说这是我的一次工作实习。我选择南京市郊区小P这个案主,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我在这个区有肯定的社会关系和政府资源(我有一个亲戚曾经是区政府的副区长),开展工作相对难度要小一点。依据我的实务经验,我认为个案社会工作程序中有些方面须要特殊重视的。在建立专业关系时,要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做好会谈打算,确立会谈目标,尤其要驾驭建立关系的一些技术,否则很难获得案主的信任和认同。在资料收集时,要尽可能的全面细致,不仅要收集案主系统的资料,而且要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家庭系统、亲友系统乃至社区系统的资料,把资料收集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全过程。收集资料既要通过调查、搜集文献、与案主及周边人会谈等方式进行,又要擅长视察,有时为
20、了提高视察效果,社会工作者可以参加到案主的学习生活中,甚至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在工作中,我主动 1个案社会工作第92页,翟进、张曙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将小P带到市区大P的工厂,在他们父子双方都不知情的状况下,让小P远远地视察大P工作的情景。小P看到父亲大汗淋漓、体力明显透支,领班还是不满地督促着,这时小P突然冲上去拉住大P的手,边拉边说:“爸爸,我们不在这干了!”我和大P都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惊异,由此我也体察到小P的和善和对父亲的爱。一个平常在言语中对父母充溢仇恨的小P,其实并不像我们表面视察到的那么冷漠、愤懑。社会工作者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收集
21、到真实牢靠资料的基础上,对案主进行社会评估或诊断,找准案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安排。在制订目标与安排时,我觉得目标要以解决主要问题入手,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安排必需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先解决案主感爱好或迫切须要的。比如,小P身上存在问题较多,但提高学习成果是他最想得到的,所以我就从提高成果入手,在老师的协作下,几周就见成效,这样增加了小P的自信念,并对工作者更加信任。为案主供应服务与治疗是个案社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程序,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依据须要担当多重角色,如联系人、老师、调解人和辩护人等,不管什么角色都不能遗忘工作者始终是个“使能者”而不能做包办人或替代
22、人。最终一个程序是结案和评估,结案时要防止案主产生忧虑感和失落感,要确定与案主常常联系,提高案主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念。须要强调的是,在为案主供应服务的过程中,要重视并妥当处理案主的非现实性反应,特殊是负向情感转移一旦产生,建立专业关系就会难上加难。当然,专业工作者也要防止出现非现实性反应,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反情感转移,对理性开展工作都是不利的。 第2.2节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入手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爱护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本案中案主就是小P。一般状况下,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帮助个人或家庭调整心理状态,激发案主潜能,变更案主行为。在近三个月的实践中,我在学习上对小P进行一
23、对一的辅导,不仅教他学习课本上的学问,还教他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培育他解决困难或问题的技巧和实力。在提高学习成果的同时,帮助小P树立自强的信念,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行为上先从生活小事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进而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无故打架斗殴,有事主动向老师和家长汇报,到处讲道理讲规则,矫正不良行为。 除此之外,还应用小组工作方法来帮助小P。在老师的支持下,我把与小P住址靠得较近、境况相像的六个小孩组织起来,让他们上学、放学路上相互有关照,有事相互帮助,课外时间一起活动。这样,小P有了一种归属感,再也不觉得自己孤寂无助,特殊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让小P有了家庭之外另一种关怀,性格更
24、加开朗,他也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大家在相互帮助中获得了欢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当我看到孩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小组社会工作的力气,也第一次体会到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骄傲和荣耀。这种干脆介入案主的工作模式当然有效,但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介入同样重要。首先在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儿童所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工作。我首先做F、大P工作,要求他们履行对小P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让F相识到虽然改嫁了但母子关系不行变更,母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特别重要,要求F每周至少探望小P一到两次,多关切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问题,赐予孩子更多的亲情关爱。对H而言,我着重介绍教化儿童和与儿童沟通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 视角 乡村 留守 儿童 生活 状况 社会工作 介入 基于 个案 实证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