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多干,养成习惯_幼养成习惯,少养成习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少说多干,养成习惯_幼养成习惯,少养成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说多干,养成习惯_幼养成习惯,少养成习惯.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说多干,养成习惯_幼养成习惯,少养成习惯魏书生2001年,我曾参与过多次“以德治国”、 “以德治教”的研讨会和报告会,听了许多报告,也看了许多论文,了解了许多新的见解。其中有3位老师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老师说:“我觉得以德治国也好,以德治教也好,最要紧的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说了就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德。只说不做,还不如不说,例如,没有老师法的时候,我们这里从没有拖欠过老师工资的现象,自从有了老师法后,规定了不准拖欠老师工资,我们这里就起先拖欠,而且越欠越多,愈演愈烈。法律规定的都敢不执行,写在纸上的口号就更无力了,这样只说不做、纸上谈兵,当然就不是以德治教。”
2、其次位老师认为:“在我看来,以德治教,以德治国,不能只搞一阵子,只刮一阵风只掀一次高潮,而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落实到行动上。不仅是说了算、定了干,还要一不做、二不休,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形成习惯。”第三位老师的观点:“以德治教最要紧的是从我做起,大家都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尤其是那些为人父母者、为人老师者、为人领导者,更应当从我做起,少埋怨儿童,少埋怨学生,少埋怨群众,做到上行下效。因为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则行。”关于“以德治国”、“以德治教”的文章有成千上万篇,并不少见。单是“德”字的内涵和外延,“治”的类别与手段,就
3、有着很多发人深省的见解与言论,但给我印象深刻的、让我记得最清晰的,还是这3位老师的见解。这也许是由于我和老师们同在最基层工作,每天都干脆和学生们打交道的缘由,简单产生共鸣。这3位老师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在我看来,要贯彻“以德治教”,首先应当做到的是“少说多干,养成习惯,领导带头”这12个字。我觉得这样贯彻“以德治教”比较简洁、易记,而且操作性强。“以德治教”要有制度做保证。道德与法,相辅相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盘锦市教化局从1997年起,就起先从德治与法治这两方面人手,去开展各项工作。所谓德治,强调的就是“少说多干,养成习惯,领导带头”这12个字。我们的工作详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领导带
4、头,少说多干。削减会议,深化一线。我们向县、区教化局和学校领导做了承诺,每年请一把手到市局开会6次以内,超过6次,基层领导可以拒绝。1997年至今,每年会议都在6次以内,有两年只开过5次会,而且70的会议从起先到结束,都压缩在3小时以内。这样,局、校领导就有更多时间到基层讲课、听课、搞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1997年至今,我局正副局长、党委书记总共4个人,人不算多,但大家还能用大量时间深化基层,除了我每天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外,其余同志每个学期都能深化课堂去听课,了解第一手材料。要求校长、老师参与接着教化,我们也带头学习。近4年来,有3位局长先后读完了探讨生课程,我们带头写书、写论文,还带头参与计算
5、机技能竞赛。要求校长、老师每天和学生们一起做广播操,我们教化局班子成员,每天早晨都站在机关体操队形的第一排,和同志们一起做早操。冬天每次遇上下雪,盘锦市内主干道上教化局的分担区,都提前完成扫雪任务。缘由是局里将分担区域划分成92份,编成序号,从局长到科员,每人一份。每次下雪,不再通知,雪情就是吩咐,大家自觉自愿地奔向自己承包的那片“自留地”,干得热火朝天。在每年的中考加试体育、理化试验及高考加试英语听力重要工作中,局领导始终深化考点、考场。职业院校合并,接收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老师集资建房,等等,这些麻烦的问题都因少说空话、多深化实际而得以顺当解决。群众多次评议:教化局是一个勤政的班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说 养成 习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