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章节测 才智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高校)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 A.以人为本 B.崇德重义 C.载道化成 答案: 以人为本 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 A.周易.贲 B.周易.艮 C.周易.震 答案: 周易.贲 3、“文”不包括() A.天文 B.地文 C.物文 D.人文 答案: 物文 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A.儒道互补 B.儒、释、道三家并列 C.“易”、“道” 答案: “易”、“道” 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中和为美
2、B.中庸之道 C.阴阳五行 答案: 中和为美 第一章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答案: 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 )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E.挚友有信 答案: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挚友有信 3、有关孟子提倡“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挚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气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
3、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挚友有信。,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气的传统观念之一。,“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辩证逻辑 D.天人合一 答案: 天人合一 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确定的,详细功能有( ) A. 认知功能 B.决策功能 C.教化功能 D.应用功能 答案: 认知功能 ,教化功能,应用功能 6、文化的概念包括 ( ) A.
4、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以文化人 D.精神文化 答案: 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以文化人 ,精神文化 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D.个人主义 答案: 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 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 A.民为邦本 B.重视民意 C.敬天爱民 D.革命思想 答案: 民为邦本,重视民意,敬天爱民,革命思想 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 A.伦理精神 B.道德准则 C.礼教传统 D.法治精神 答案: 伦理精神,道德准则,礼教传统 10、孔子提出的志向人格要素包括 ( ) A.知 B.仁 C.勇 D.礼 答案: 知,仁,
5、勇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A.以和为贵 B.普遍和谐 C.中庸之道 D.天人合一 答案: 以和为贵,普遍和谐,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 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 A.天人合一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人与人的和谐 D.人与自身的和谐 答案: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 13、实践理性包括( ) A.经世致用 B.身体力行 C.阅历理性 D.纯粹理性 答案: 经世致用,身体力行,阅历理性 14、实事求是原指( ) A.求是学风 B.科学方法 C.科学看法 D.经世致用 答案: 求是学风,科学方法,科学看法 其次章 1、孔子
6、关于“仁”着重于讲其: A.定义 B.概念 C.论证 D.自我修养 答案: 自我修养 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 A.性相近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有善有恶论 答案: 性相近 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其言也訒 D.全部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答案: 全部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 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A.遵遵守法律律 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C.为所欲为 D.遵守礼仪 答案: 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 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 A.知 B.义 C.礼 D.仁 答案: 仁 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 A.分析 B.推理 C.相识 D.实践 答
7、案: 实践 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A.对 B.错 答案: 错 8、良知一词最早出自: A.论语 B.高校 C.传习录 D.孟子 答案: 孟子 9、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 A.是非之心 B.羞恶之心 C.审美之心 D.相识之心 答案: 是非之心 10、在王阳明看来,宇宙的根本是: A.天理 B.气 C. 良知 D.原子 答案:良知 11、“心外无物”的“物”是指: A.原子 B.事 C.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 D.天 答案: 事 12、王阳明的四句教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 B.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 C.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
8、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D.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答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 A.对 B.错 答案: 错 14、古代承认“天人合一”的学派主要有: A.儒家和道家 B.儒家 C.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D.纵横家 答案: 儒家和道家 15、“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 A.天空 B.自然界 C.上帝 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答案: 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 16、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是: A.孔子 B.庄子 C.董仲舒 D.张载 答案: 张载 17、“天人
9、合一”包括: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自己的和谐 C.人与上帝的和谐 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答案: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 18、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 A.对 B.错 答案: 对 19、“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内核。 A.对 B.错 答案: 对 20、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说明“仁”的意义,典型的有:( ) A.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B.中庸,“肫肫其仁”。 C.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D.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答案: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中庸,“肫肫其仁”。,朱子语类,“仁者,心之
10、德,爱之理”。 21、本讲中认为,“仁”的含义中有( ) A. 详细的说辞 B.普遍的道理 C. 现实的动身点 D. 难以达到的目标 答案:详细的说辞,普遍的道理, 现实的动身点, 难以达到的目标 22、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 ),三十而立,四十(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 ),七十( ) A.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B.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 C.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学;耳顺;不惑 D.耳顺;志于学;不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答案: 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3、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 ) A.自然义 B.神性义 C.道德义 D.
11、宗教义 答案: 自然义,神性义,道德义 24、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与自身的和谐 D.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 答案: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25、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 ) A.“心即理” B.“知行合一” C.“致良知“ D.“心气一体” 答案: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26、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 ) A.反躬 B.内省 C.齐家 D.格物 答案: 反躬,内省 27、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 ) A.悟得良知 B.存省良知 C. 运用良知 D.完成良知 答案
12、: 悟得良知,存省良知, 运用良知,完成良知 28、王阳明“四句教”详细内容是( ) A.无善无恶心之体 B.有善有恶意之动 C.知善知恶是良知 D.为善去恶是格物 答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9、本讲中认为运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将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转变为( ) A.道德世界 B.价值世界 C.思辨世界 D.宗教世界 答案: 道德世界,价值世界 第三章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 ) A.史官 B.祭司 C.司马 D.礼官 答案:A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 )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答案:B
13、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 ) A.祭神如神在 B.未知生,焉知死 C.无神论 D.怀疑论 答案:C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 )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推己及人 C.居善地 D.处众人之所恶 答案:B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 ) A.治人事天莫若啬 B.圣人无常心 C.上善若水 D.物壮则老 答案:A 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道德经是一部讲斗争用兵的书 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才智的书 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答案:ABC 7、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
14、确的是 ( ) A.相反相成 B.反向思维 C.道法自然 D.祸福相依 答案:ABD 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不妄为 B.不作为 C.不多为 D.有所不为 答案:ACD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帝王之上师 臣民之极宝”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BD 10、下列对于 “道”的相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 ) A.忠恕之道 B.弱者,道之用 C.天之道,利而不害 D.天道酬勤 答案:BC 11、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 A.孔子世家 B.老子世家
15、C.楚世家 D.老子韩非列传 答案:AD 12、视频中提到了下列哪些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补() A.陶渊明 B.李白 C.嵇康 D.苏轼 答案:ABD 13、以下哪些说法是对道德经的评价() 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B.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C.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D.无韵之离骚 答案:AB 14、视频中提到后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 A.哲学书 B.兵书 C.诗集 D.烹调书 答案:ABD 15、道德经给侯王讲的内容主要是() A.治国之道 B.领导的才智 C.人生的境界 D.宇宙的起始 答案:ABC 16、道德经中水的品行包括( )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心善渊 C.不舍昼夜 D
16、.与善仁 答案:ABD 1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包括() A.处下不争 B.有边界不争 C.有秩序不争 D.有力气但不争 答案:ABC 18、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章外,道德经其他章节还提到水的什么品行() A.一生水,水生万物 B.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C.柔弱胜刚毅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BC 19、“反者道之动”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 A.无法之法 B.无用之用 C.无为之为 D.祸福相依 答案:BCD 20、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行() A.心善渊 B.言善信 C.静善清 D.动善时 答案:ABD 第四章 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 ) A
17、.辁才讽说之徒 B.任公子 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 D.万物之一类 答案:C 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惠子 答案:B 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解并描述了几遍?( ) A.一遍 B.二遍 C.三遍 D.四遍 答案:C 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 ) A.孰知正处 B.孰知正色 C.孰知正味 D.孰知正见 答案:D 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 ) A.天籁 B.地籁 C.人籁 D.道籁 答案:D 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 ) A.大地 B.百围之木 C.水面
18、 D.天空 答案:B 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 A.至人无己 B.神人无功 C.圣人无名 D.以自为是 答案:D 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 ) A.养形为主 B.养性为主 C.养气为主 D.养情为主 答案:B 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 ) A.厨师 B.屠户 C.治国者 D.尸祝 答案:C 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遁天背情 B.遁天之刑 C.帝之悬 D.悬解 答案:D 11、鹏的图南之志喻指什么( ) A.候鸟南迁 B.人希望像鸟一眼自由翱翔 C.孔子生发南面为王之志 D.南冥之地是鹏的老家 答案:C 12、楚狂接舆
19、过孔子车前,高唱“凤之歌”,故事出现在下面哪部书中( ) A.道德经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BC 13、下面哪些观点首先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A.玄圣素王 B.内圣外王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国之利刃不行以轻易示于人 答案:AB 14、关于鲲鹏寓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庄子将鲲鹏寓言共讲了3次 B.3次的讲法各不相同 C.鲲鹏寓言应当在政治的场景下来理解 D.鹏能够包涵蜩与学鸠的小 答案:ABCD 15、下面的表述与古典正义观相一样的是() A.给每个人与其天性相符的东西 B.给每个人完全相同的东西 C. 人以群分是一个自然事实 D.各正性命 答案:ACD 16、天籁
20、寓言中南郭子綦讲到了下面哪些内容( ) A.吾丧我 B.人籁 C.地籁 D.天籁 答案:ACD 17、下面哪些形象是庄子笔下的“大”物() A.任公子所得之鱼 B.鹏 C.鲲 D.百围之木 答案:ABCD 18、下面哪些情节是视频中讲解庖丁解牛寓言时,提到的关键情节() A.庖丁是何人 B.文惠君是何人 C.道与术的先后关系 D.庖丁的刀 答案:ACD 19、文惠君观庖丁解牛的收获有哪些() A.如何解牛 B.如何做饭 C.如何养生 D.如何治国 答案:CD 20、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行( ) A.心善渊 B.言善信 C.静善清 D.动善时 答案:ABD 第五章 1、“佛”意思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 智慧 树知到 中国传统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 章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