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壮火少火理论的体会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docx
《读《黄帝内经》壮火少火理论的体会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黄帝内经》壮火少火理论的体会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黄帝内经壮火少火理论的体会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 关键词黄帝内经壮火 少火 “壮火、少火”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文中明确指出了火与气的关系,但对火和气的详细概念、内容未加阐述。后世医家对“壮火、少火”有不同的理解,存有争议。笔者结合后世医家对“壮火、少火”理论的相识和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加以阐释。 要理解火与气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火的含义。什么是火?篆文的火字象火焰上炎之形象。炎、热与向上是火的特性。说文解字以为火者火尾也,火尾意指物质燃烧所产生的光与热。古人对火的相识是源于自然界之火。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和取类比象的
2、方法来相识人体生理病理的改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李时珍云:“火者五行之一,有气而无质,造化两间,生杀万物,显仁藏用,神妙无穷,火之用其至矣哉。”如季节之夏、方位之南、颜色之赤、气候之热、内脏之心等均属于火。可见火有自然之火、人体生理病理之火,人体之火又有内外之分、虚实之分、少壮之分。火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概括的一个方面。 壮火、少火同是火,在阴阳属性中火属阳,经云:“水为阴,火为阳”,张介宾说“火,天地之阳气也”,所以火即阳气也。阴阳始终处于不断地运动改变之中,在肯定范围,肯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笔者认为“壮火、少火
3、”是阳气消长的不同阶段,少火者阳气之始也,壮火者阳气之极也。阴阳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李中梓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必本于阳,但和之则生物,亢烈之火则害物,故太过气反衰,火和则气乃壮。”亦即少火乃平和之阳气,壮火者乃亢盛害物之邪气。因此“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有双重含义,一是指阳气本身的消长,是火本身的发展规律;二是指火对人体的不同作用,火不行亢,亦不行衰。 壮火、少火在五行中同是火。气在中医学中运用广泛,各有所指,如元气、正气、邪气、五脏六腑之气等。气与火的关系亲密,火属阳,气
4、在人体亦属阳,它们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已可胜,轻而侮之。”五行之间又存在生克乘侮关系。所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亦体现了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和人体生理病理的改变。 黄帝内经时代的火大多指外邪之火。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病机十九条,火热致病占了九条之多。“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之。”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气,其中火、暑属性相近,故病机十九条火热证候偏多,认为六淫之暑为壮火,为外邪之火致病,极易伤津耗气,易出现津气耗伤或津气欲脱之重症。叶天士所说:“夏暑发自阳明”,即指
5、出暑邪致病的特点。所谓“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即邪火愈盛,愈加耗伤人体之正气。所以“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告诫我们在治疗外感火热病时一方面要清除壮火以爱护元气不受耗散,另一方面要扶植少火以生元气。清壮火宜用寒凉,扶少火宜用甘温。伤寒论中已有白虎加人参汤,此方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之剂。温病条辨说:“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白虎清壮火,人参救己之元气以扶少火。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愚愿世之用白虎者,宜常存一加人参之想也。加人参加白虎汤之中,必谓减石膏之凉力,石膏与人参并用,则其凉散之力与人参补益之和相互化合,能旋转于脏腑之间以搜剔深化之邪,使之尽
6、净无遗,故白虎加人参汤清热之力远胜于白虎汤。”笔者体会凡白虎汤而宜加人参者不必其脉见虚弱或脉大无力之象也。凡其人劳心过度或劳力过度,或在老年,或有宿疾,或热已人阳明之府,脉象虽实,而无洪滑之象,或脉有实热而无至数甚数者,用白虎汤时皆宜加人参。这是内经少火壮火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因此在临证时应以去壮火而生少火为原则,所谓有一份少火便有一份朝气。 火在古医著里是指人体外在火热之气,但金元时期以后火有内在化的倾向,成为人身内能与内热之火,并渐渐成为病人描述自身感受的术语。在金元明时期黄帝内经的“气火”理论得到发扬,如刘河问的主火论、李东垣的阴火论、朱丹溪的相火论、张景岳的邪火论等。 刘河间主火论观点
7、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阐发了实火病机。他还认为外感热病的病机是火热病邪,主见“热病只能作热病治,不能从寒医”,这就突破了金元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思想。在治疗热性病方面用药苦寒直折壮火,而不顾受损阳气。只明壮火而不明少火,所以有肯定的局限性。 李东垣的阴火论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揭示了壮火与元气之间的关系。在火与元气的输赢关系上,突出了元气的主宰作用。因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健而元气充,则阴火收敛居留于肾位,此时方为少火,少火生气,进一步滋生元气,二者相辅相成。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以及情志内伤,脾胃受损,元气不生,则阴火不居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帝内经 读黄帝内经壮火少火理论的体会 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 壮火少火 理论 体会 视频 讲座 全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