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2课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妄为世袭等制度。(1)、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3)、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2、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从此中国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3、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公
2、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主要内容、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王对诸侯的义务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节和处理。、周王的权利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2)、积极影响及局限性从强
3、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局限性:由于诸侯权力很大,具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它成为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的原因之一。(3)、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亲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2)、深远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
4、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四、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1、 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只是“家”的大而化之;2、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 从政权角度说,周王与诸侯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诸侯是兄弟或者父子关系;4、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神权与王权结合;2、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3、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
5、固了奴隶主的统治;4、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3、 战国时期大国称雄,但是出现了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4、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至高无上的皇权(1)、皇帝称号的由来天下初并后,秦王赢政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
6、号,自称“始皇帝”。“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里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代替“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它的基本内涵主要由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组成,其中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说的话就是法律。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
7、实的基础。2、 中央官制(1)、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秦朝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使大夫为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九卿是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秦朝中央官制的意义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
8、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使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1)、秦统一后,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2)、意义: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2、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1)、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2
9、)、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的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3、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2)、作用这套官僚体制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4、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2)、局限性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
10、盾,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四、评价秦始皇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创立了皇帝制度,秦始皇的专制统治为后世专制主义的推行提供了一份蓝本。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4、秦始皇统一货币,为后来封建王朝货币基本制式;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统一车轨和驰道,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军队的调遣,以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些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5、秦始皇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11、产生了积极作用。6、秦始皇修筑长城,有效防止了匈奴的南下,对中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又是秦朝徭役沉重的表现。7、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的开发。秦始皇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8、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农民赋役沉重,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加深了人民的苦难,阶级矛盾激化,又是暴君的典型。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汉朝地方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权力2、唐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1)、唐中期,节度使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
12、武力。(2)、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初年中央集权得到加强(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3)、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行省制度、行中书省: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开端。(2)、宣慰司:对边远民族地区进行管理 宣政院:对西藏地区进行管理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武帝削弱相权(1)、汉初,丞相位
13、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之人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门下省。(2)、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3、宋初削弱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4、元朝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察举制
14、: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建立人才选拔制度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宋元科举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四、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各朝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2、从中央看,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制度加强;3、从地方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明太祖)1、原因:宰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2、措施(1)、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按察司监察(2)
15、、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设立内阁3、影响:君主专制强化二、清朝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2、措施(1)、中枢分权清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而扩大了皇权。(2)、创设军机处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到达了顶峰。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2、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二、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前6世纪)1、时代背景:氏族制度瓦解,奴隶制确立2、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3、政体:民主制雅典;贵族制;君主制三、雅典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1)、内容: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必修 第一 第四 单元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