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李斌 郑天亮 张凯(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本文根据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煤炭行业发展中的人口、环境及资源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以经济、社会、 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字:煤炭行业;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道路1.引言2011年3月5日,温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大量篇幅,多处表述,从“调整优化产业机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对 矿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温总理在总结“十一五”工作中,以9个方面谈到了我国发展中不平衡、
2、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优化”列于首位,面对这种约束,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走一条能源和原材料“低消耗,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综合数年来国内外情况提出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而煤炭行业更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由于对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不长,迄今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因此,选择煤炭行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既是煤炭行业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增强可持续发展研究完备性的要求,更是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2.1人口的挑
3、战 当前,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仍然尖锐,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规模巨大但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二是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生存空间占有,是我国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任务艰巨;三是人口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每十万人中,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只占48.7%,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也只占3.6%;四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迅速增大;五是城乡就业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2.2环境的挑战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
4、其矿业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一些矿区粗放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采方式, 也带来了严重的矿山区问题,使矿区承受了太多的环境压力。煤炭行业带来的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矿区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2.1矿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矿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露天开采和井巷开采的爆破、运输及固体废物无序堆放、冶炼厂对矿石的冶炼加工过程。据统计,生产1t铅,排烟量达3000m3,电炉炼铜废气排放量达(46)×104m3/h。其次是露天开采的扬尘,大爆破生成的有毒气体、粉尘,汽油、柴油设备产生的废气,采、选、冶的固体堆积物氧化、水解产生的有毒气体、粉
5、尘,汽油、柴油设备产生的废气,采、选、冶的固体堆积物氧化、水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由矿井排出的废气。据某地区露天矿的大气分析报告中,采场内大气中CO浓度为22.464.4mg/m3,超标3倍;NO浓度为48mg/m3,超标910倍。大爆破时空气中CO浓度高达600mg/m3。此外,煤和矸石山的自燃也能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大气污染改变了矿区大气自然状态的成分和性质,甚至形成酸雨,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煤炭系统每年有燃烧排入大气中的废气估计在1700亿m3,烟尘0.3Mt以上,SO20.32Mt左右,年排出甲烷量为90亿100亿m3,约占世界甲烷排放总量的3
6、0%。2.2.2矿区水环境的影响矿井水是矿山废水的主体,是在建井过程和井巷开采过程中,为保障正常生产和井下安全排放的地下水,水量大,成分复杂。我国大部分矿区缺水,同时矿井水直接排放,既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使得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有污染了矿区水环境。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全国煤矿外排矿井水每年约为22亿m3以上,大部分矿区吨煤排水量约为24m3。焦作矿区是我国著名的大水矿区,年矿井水排放量高达1.7亿m3,平均每采1t煤需排56.7m3水。目前,全国煤矿外排矿井水的利用率不足23%,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利用率。2.2.3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
7、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发展,在矿山高强度开采过程中,由于长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三废”达标排放率和土地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均较低;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均遭到严重污染;采矿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发;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历史遗迹问题严重,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1年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发布的“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中,就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列为重点工程内容,明确指出: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拓宽资金渠道,保证生态环境投入的增长。坚持国家、地方、
8、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2.3资源的挑战2.3.1产煤区与用煤区错位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地区,已发现资源占全国的90.29%,其中的65%又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形成了包括山西、陕西、宁夏、河南、新疆及内蒙古中南部的富煤区。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南的我国南方地区,已发现资源只占全国的9.65%,而其中的90.6%又集中在川、贵、滇三省,形成了以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和云南东部为主的富煤地区。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已发现资源占全国的89%,而该线以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能源的主要消耗
9、地区,也是煤炭资源贫乏的地区。因此,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是我国的客观实际,并将长期存在下去。2.3.2总体量巨大与具体量有限 作为煤炭生产大国,中国的一般煤炭资源都很丰富,足以满足几个世纪的开采使用的需要,但具体到每一个矿区或煤矿,其可采的煤炭资源受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又是有限的,一般可采服务年限均在百年之内。因此出现了总体资源丰富与具体单元资源有限的矛盾,产生了矿业开掘企业特有的“生命周期”、“中长期异地循环”的现象,出现了总体可以持续而具体难以持续的矛盾。2.3.3生态资源支持能力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的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开发活动的阀值大小,判断标准是资源环境系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煤炭 行业 可持续发展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