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深剖原始材料立足时代关切——论2021年全国卷语文作文备考.docx
《高考复习:深剖原始材料立足时代关切——论2021年全国卷语文作文备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深剖原始材料立足时代关切——论2021年全国卷语文作文备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剖原始材料,立足时代关切论2021年全国卷语文作文备考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变化中保持着对准确审题、精准立意的“任务”要求,在不变中包含了内容、形式诸多显性规定、谋篇布局参考思路以及更加直接的时代关切。本文从从“隐”到“显”:任务从未缺席;从“引”到“定”:深剖原始材料;从“远”到“近”:立足时代关切三个层面论述,把握上述三点趋势,保持理性与沉着,踏踏实实积累“感悟”,学会深入“思考”,掌握常见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在考场上考生就能够完成基本“作文任务”。2015年以来,以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为代表的一类“新”型作文(通常被称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引起了大量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针对这类作文的
2、试题分析、写作技法、备考策略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说纷纭的经验性文章固然能带给高中语文教师及学生一些备考的视角与方法,同时也容易使广大师生陷入焦虑、迷茫的状态及技法的怪圈。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性视角,将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此前已经被多数语文教师把握的“传统作文”连接起来?有没有一种深层逻辑,将“波谲云诡”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整合起来?这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2020年全国卷语文3道作文题目为例,做一次尝试性分析,以期让追求首先获得“基础等级”分数或正陷入迷茫、焦虑的师生“返璞归真”,把握“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本质。一、从“隐”到“显”:任务从未缺席“任务”指“指定担任的工
3、作”。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题目完成一篇作文的任务在语文高考中通常都会存在;根据所给材料,不同程度地接近预定的最佳论点和立意,写出一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文章的任务也一直存在。意识到这两点后,将所谓“传统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任务驱动型作文”很可能是因为名称“新”而被感觉“难”。至少,教师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教学,学生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每一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将能在“战略上藐视敌人”,避免畏难心理和紧张情绪。不妨以10年为节点,比较2000年、2010年与2020年的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进一步说明上述心态的事实合理性。2000年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引用了
4、一次鼓励创新报告会上某位学者的题目给出圆形、等腰三角形、水平半圆形和一个平面凹陷的非规则图形,提问哪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同。作文题目援引了四种不同回答并给出了原因,总结到“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进而类推“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进一步启发到“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最后明确下达“任务”“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明确指出此话题是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且不限文体,“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
5、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需要“自拟题目”,字数要求为“不少于800字”。2010年全国卷I语文作文材料则只给出了一副漫画4只猫坐在餐桌旁,从左向右数第1只猫吃完了桌上准备好的鱼在闭目微笑;第2只猫面对桌上准备好的鱼有所疑虑和思考;第3只猫一“手”指向第4只猫,扭头对第2只猫说到“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第4只猫离开座位捕捉到了一只老鼠。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比起2000年的“话题作文”,漫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难度有所加强,在“读懂漫画立意”的基础上完成写作是这类作文的关键“任务”。2020年全国卷I语文作文材料以史料
6、为基础,主要使用白话文讲述了以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为主角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品格鲜明齐桓公随机应变(装死脱险)、善于听取辅佐者(鲍叔)的建议、不计前嫌且用人不疑(重用曾伤害、辅佐其竞争者的管仲)、统治能力强(九合诸侯、一筐天下);管仲“忠心”、“尽心”辅佐不同阶段的对象;鲍叔一心为主、公心为国、知人善用(主动劝齐桓公重用管仲,甘居其下)、目光长远。此外,需要重视材料所援引的具有对立性质的观点(孔子褒扬管仲、司马迁肯定鲍叔)。那么,是否可以整合分析三个人物的事迹从而得出“合作共赢”、“团结协作”等结论呢?答案是否定。于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殊之处在此显现在“引言性材料”后,这类作文会给出明
7、确的、作用于内容层面的限制(可视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特征之一)。如2020全国卷I语文作文材料还写到,“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创设交际情境),抛出限定性问题:故事中的三个人物“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明确任务“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感受”和“思考”两大板块尽量具有清晰的界限,文体是发言稿,受众是班级师生。显然,这些要求已在题目中“显性”提出,所以考生在写作时需要在形式上给予回应,向阅卷者表明自己准确接收到且逐一落实了所有的“任务”。以2020年全国卷I的作文题为例,常规作文可以包括:(1)凸出中心论点的标题;(2)以破折号引领的“班级读书会发言稿”副标题;
8、(3)顶格的称呼语(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4)问候语(如:大家好);(5)简短的引言(如:在阅读完关于齐桓公、管仲、鲍叔的故事后,我对XXX的感触最深);(6)阅读感受;(7)阅读思考;(8)结束语(如: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9)落款(如:发言人:XXX及考试当日日期)。按照这种框架进行写作,在作为文章主体的感受、思考部分没有偏离材料主题的情况下,表达通顺、逻辑不混乱,有一定的论据且书写工整,应该能够得到该题70%-80%的分数。当然,进一步升格还需要在语言力度、引证质量、立意深度以及标题、文末等部分下功夫。总体而言,从“宽泛性话题作文”到“难在审读立意”的“漫画型作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