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大总结.pdf
《《安全系统工程》大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工程》大总结.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目之一:矿大05版安全系统工程之二:劳保社07版安全系统工程之三:汪元辉99版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系统系统1.1 定义定义: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2 5个属性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2系统工程系统工程2.1 定义定义: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2.2系统工程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统计理论与概率论;运筹学2.3系统工程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封闭原理;能量原理;动力原理
2、;激励原理2.4目的应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规划、设计新的系统或改造已有的系统,使之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并按此目标进行控制和运行。3 为什么说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能够有效为什么说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能够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地防患于未然?(即:采用系统工程解决安全问题的原因)(1)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存在于系统各个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危险性。(2)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危险性;(3)系统工程所采用的工具、方法中,很多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4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4.1定义定义:采
3、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的状态.【简化版】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4.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包括3个部分,即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这3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每一部分就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分别
4、称为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人“人-机机-环境“环境“系统。4.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系统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 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系统危险控制技术:(即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要求的水平。相互间的联系:系统安全分析是通过预先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全面掌握其基本特点,明确其对系统安全性影响的程度;系统安全评价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通过评价掌握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为系统
5、危险控制提供支持。系统危险控制是在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对系统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危险控制,以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目标管理。4.4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方法;人机匹配法;安全经济方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4.5优点优点 安全系统工程可以使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从过去凭借直观、经验的传统方法,发展成为能预测事故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其主要优点有: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所在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
6、理,实际上现已形成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迅速提高劳动保护安全工作人员的水平;4.6应用特征应用特征系统性;预测性;层序性;择优性;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4.7传统安全方法与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区别传统安全方法与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区别前者是问题出发型,后者是问题发现型对付事故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事故发生后吸取教训,进行预防的方法,即“问题出发型”。如,从事故后果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通常我们所采取的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如设立专职机构,制定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以及防尘防毒,防火防爆,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都属
7、此类,这就是传统安全工作方法。二是用系统工程控制事故的方法,即“问题发现型”。这种方法是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各构成部分存在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及其发生途径,通过重新设计或变更操作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性,把事故发生的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另:传统安全与系统安全“传统安全”人们对安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用和使用阶段,在设计阶段很少采取专门的有力措施,用来提高和改善所设计系统的安全性。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出发型系统安全是设计、研制、加工制造、使用直至终止,系统地、有预见地识别和控制危害地专业技术和管理技巧地应用。系统安全是以“全过程”、“系统
8、地”、“事故处理”和对危害的“识别分析控制”的方法为其特征。着眼点放在系统实际运行之前,使系统的设计在安全上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能正常运行或保证安全。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发现型-4.8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1)安全技术工作和系统安全分工合作阶段;2)安全技术工作引进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阶段;3)安全管理引用了安全系统工程方法阶段;4)以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改革安全工作阶段。4.9 20多年来,我国推广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经验:1)安全检查表得到普遍的应用;2)普遍使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查找事故原因;3)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发展;4)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正在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被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5)在计算
9、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4.10 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灰色特征安全系统中,表征系统安全的参数是灰数。这不仅意味着统计数据的灰性,也意味着监测数据的灰性。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是灰元。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有许多不完全明确,已经明确的却难以量化,已经量化的又随机变化。构成系统安全的各种关系是灰关系:各种因素和系统安全主行为的关系是灰的;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灰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灰关系。因此,安全系统是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不具有物理原型的本征性灰色系统。4.11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范畴安全系统过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技术,而且适目于安全
10、管理。实际上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它的应用范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1)发现事故隐患;2)预测故障引起的危险;3)设计和调整安全措施方案;4)实现安全管理最优化;5)不断改善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法。5 安全安全5.1定义定义: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5.2安全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2)安全的随机性3)安全的相对性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复杂性6)安全的社会性7)安全的潜隐性如何理解安全的相对性相对性: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的5.3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四因素)
11、人,安全人体,安全的主题和核心是研究一切安全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既是保护对象,又可能是保障条件或者危害因素,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根本不存在安全问题。物,安全物质,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能够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的领域极其广泛,形式也很复杂。甚至可以说它散布于人类身心之外的所有客观事物之中。人与物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以及人与物,安全人与物的关系。广义讲是人安全与否的纽带即包括人与物(含人与人、物与物)的存在空间和时间,又包括能量与信息的相互联系。因此,把“安全人与物”的时间、空间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的信息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系统”。这样就有安全三要素安全三要
12、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若再加上安全的整体性因素安全系统,构成安全整体的四类不同性质的组成成份,即“安全四因素安全四因素”。5.4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组织抢救,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在事先有效地控制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发生。5
13、.5本质安全本质安全5.5.1 定义定义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5.5.2内容 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失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5.6安全与本质安全区别按照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分析,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这是一种比较泛泛的说法,它要求在生产系统中人员和设备及环境要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而本质安全则
14、是强调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内在的预防事故的功能,不考虑人和环境因素在维持安全状态下的影响。不管操作者是否有操作失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失,都能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并能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章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1 事故事故1.1定义定义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其他定义:定义1: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2:系统中去除不可接受风险后所处的状态。定义3:不发生导致死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定义4:预知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采
15、取各种措施消除这些危险后的状态。1.2 特征特征: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如何利用事故特征进行事故预测:事故的因果性表明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在进行危险分析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事故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这就是防范于未然、预防为主的科学根据。事故的潜在性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隐患或潜在危险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事故。事故具有再现性,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发生的原因,才会防治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人们根据对过去事故所积累
16、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事故预测就是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另:【PPT周】事故的基本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因果关系有继承性,是多层次的。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是否发生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偶然性;事故的后果具有偶然性。事故的因果性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安全的相对性与危险的绝对性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事故的因果性决定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
17、和可预测性导致事故的因素(隐患)总是先于事故而存在的,因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或防范不当而最终引发事故。类似的事故是可以再次出现的。事故的致因是可以识别的,事故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3)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2 危险危险2.1定义定义: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另:【PPT周】危险:能够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的状态。危害: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因素,是超出人的直接控制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OSHMS18001)危
18、险性:危险的相对暴露程度。2.2 风险风险(危险度):指危险的程度,即特定危险性事件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度的结合。2.3 危险源危险源: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2.4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2.5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6 煤矿作业中常发生的事故种类有哪些?参考答案顶板、瓦斯、火灾、水灾
19、、运输事故等。3 生产事故生产事故:3.1定义定义: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3.2 分类: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工伤事故)险肇事故(未遂事故)4 工伤事故工伤事故(事故事故)4.1定义定义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称为工伤事故.通常称为事故.4.2构成因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伤害程度.我国的伤害程度分类: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日及以上重伤105日以上不大于
20、6000轻伤1日至105日4.3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5项)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5 事故模式理论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即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5.1 事故因果类型(1)连锁型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所产生的结
21、果。(2)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5.2 多米诺骨牌理论(1)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一次发生的结果。这些事件犹如五块平行摆放的骨牌,第一块倒下后就引起后面的骨牌连锁式地倒下。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简单明了、直接形象地显示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指明了分析事故应该从事故现象逐步分析,深入到各层次的原因。五个骨牌是:M人体本身 P人为过失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 A受到伤害(2)指导意义:按这一理论,只要抽去五块骨
22、牌中的任何一块(如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发生;(3)该理论中,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4)不足: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仅有某些事故引起伤害,且仅有某些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引起事故。5.3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5.3.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系统理论认为事
23、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间的失配或不协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内容:(1)机械的状况、环境的状况;(2)人的特性状况;(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理解;(4)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匹配性;(5)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关系;典型模型:瑟利模型、安德森模型5.3.2瑟利模型针对具体危险而言 思想思想: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若处理正确,则可以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就会造成事故和损失。(1)瑟利把人、环境(包括机器)系统中事故发生的过程,分为是否产生迫近的危险和是否造成伤害和损坏两个阶段,两个阶
24、段中各包括一组类似的心理-生理成分问题。在第一阶段,如果正确地回答了每个问题,危险就能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对任何一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危险就迫近转入下一阶段。在第二阶段,如果正确回答了每个问题,则虽然存在问题,但由于感觉认识到并正确做出了行为相应,就能避免危险的紧急出现,就不会发生危害或损坏;反之,只要对任何一个问题做了否定的回答,危险就会紧急出现,从而导致伤害和损坏。(2)瑟利模型从人、机、环境的结合上对危险从潜在到显现从而导致事故和伤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人多方面启示启示: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改善安全管理就应该致力于人员的选拔培、训作业环境的改善、监控报警装
25、置的设置等问题的解决.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对于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很有启示。为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3)瑟利事故模型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哪些启示?从危险出现到伤害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感觉危险、认识危险的含义,做出正确的行动响应是避免危险和伤害的三部曲;改善安全管理就是要对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感知能力、危险的信息警示、环境干扰、避免危险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5.3.3 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针对具体危险而言 安德森在瑟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觉察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 系统工程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