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二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二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机械制造基础(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002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总学时数:48 学分:2.5 讲课:48 实验:- 上机:- 课外实践:-适合层次:本科 适合专业: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工程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有关机械制造工艺与方法的综合性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机械产品制造基础知识和生产全过程,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二、理论教学内容:(一)绪论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和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概况
2、。2.机械产品生产全过程概念。3.材料成形与加工在机械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二)工程材料1.工程材料的性能指标 (1) 性能指标 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硬度、弹性、刚度、疲劳强度。(2)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2.金属的结晶和合金结构(1)金属的结晶过程和同素异构转变过冷度、同素异构转变、金属的结晶过程(2)金属的晶体结构晶胞、晶格、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3)合金的构造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3.铁碳合金(1)铁碳合金状态图各特性点的含义,一些主要线的意义和应用。 (2)钢和铸铁的概念 (3)常用钢铁材料及其应用4.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其工艺 (1)概念
3、热处理的概念,常用热处理方法(2)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其工艺,组织转变。3.热处理工艺应用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实顾及应用。(三)金属的液态成形1.铸造概述铸造概念,铸造方法的分类,铸件凝固与收缩2铸造工艺设计选择浇注位置,分型面,型芯设计,机加工余量,设计浇注系统,绘制铸造工艺图。3.铸造合金铸造合金材料及其性能,铸件常见缺陷4.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精密铸造。5.铸件结构工艺性铸件外形设计,铸件内腔设计,铸件壁厚设计。(四) 金属的塑性成形1.慨述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种类。2.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和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金属塑性成形的条件,实质和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
4、织性能特点,再结晶温度,加工硬化,金属的冷变形与热变形。3.金属的锻造性及影响成形的因素锻造性概念,合金的成分与组织的影响,变形条件的影响。4.锻造自由锻造: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工艺特点和自由锻设备简介。模膛锻造:锻模结构、工艺特点及模锻设备简介。5.锻造工艺设计锻件图简介工艺设计内容:确定机械加工余量,锻件公差,余块,绘制锻件图;计算坯料质量和尺寸,确定加热与冷却规范。6.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自由锻件和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7.冲压冲压特点与基本工序;冲模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8.塑性成形新技术简介。(五)焊接1.焊接成形概述:焊接的分类、特点。2. 焊接接头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焊接
5、工件上温度的变化与分布,焊接接头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方法。 3.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应力与产生原因,防止变形措施。4.常用焊接方法简介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钎焊。5.金属的焊接性与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6.焊接结构工艺设计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接头工艺设计规范。7.焊接检验焊接接头缺陷分析,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与方法。8.焊接技术的新进展。(六)金属切削加工1.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层几何参数,刀具材及角度,结构,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屑种类,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切削液的种类及选用。2.常用加工
6、方法综述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钻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扩孔和铰孔,镗孔,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拉削,铣削的工艺特点,铣削方式,铣削的应用,磨削过程,磨削的工艺特点。3.典型表面加工分析外圆面,孔,平面,成形面的加工分析。4.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件的定位与安装,定位基准的选择。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一般原则,实例分析。(七)现代制造技术三、学时分配序 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 分 配讲课习题实验上机其它小计1绪论112工程材料993金属的液态成形884金属的塑性成形885焊接888切削加工12129现代制造技术22合计4848四、几点说明l.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7、课程本课程开始前,必须完成金工实习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2.本课程以各种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分析和结构工艺性为重点,注意学生素质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要特别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破除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建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既丰富多彩,又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本大纲的教学内容,除以教师教授为主外,还应配合课堂讨论、作业和作业讲评和自学等不同方式完成。在学时锐减的情况下,不应再面面俱到,而应对基本内容着重讲清思路,讲好重点,讲明难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对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末曾见过而又不易理解的内容,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参观、相应开出必要的实验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特别是三新内容应采用录相、CAI课件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以提高三新内容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5.学生的成绩考核除了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外,还可以结合课堂讨论、提问、作业、报告和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童幸生,徐翔,胡建华.材料成形及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12 李新成.材料成形学与机械制造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3宁生科.机械制造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