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pdf
《5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G5G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摘摘要:要: 4G 的成功应用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空前繁荣,在为人们提供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培育着众多的新应用和新需求。除了服务于人的需求,人们也期望移动通信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带来社会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满足这些发展需求,5G 将带来超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超低的业务时延、 超高的连接数密度、 超低的功耗等, 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未来发展愿景。概述 5G 的应用场景和能力需求,并结合需求详细介绍 5G 空中接口新技术和网络结构方面的全新变化。关键词:关键词: 5G;大规模 MIMO;非正交多址;网络切片0
2、0 引言引言4G 的普及与应用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开了大门,伴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进步与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正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刺激着移动通信需求的进一步发展。5G 作为面向 2020 年及以后的移动通信系统,其应用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基础设施为未来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升级。为此,5G 将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度,“零”时延的使用体验,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为用户即时呈现;5G 将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极佳的交互体验,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5G 将提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移动性支持,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得一致的性能体验;同时, 超过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
3、特成本降低,也将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高移动性、超强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加上能效和成本超百倍改善,5G 最终将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1。1 5G1 5G 应用场景和需求应用场景和需求身临其境的移动互联网和无处不在的移动物联网是 5G 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 IMT-2020(5G)推进组的预测1,2010 年到 2020 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将超过 200 倍,2010 年到 2030 年将增长近 20 000 倍,其中热点区域的增长速度更快,达到十年千倍;同时,到 2030 年,包括物联网设备在内的全球联网设备总数将达到 1 000 亿量级,其中我国
4、超过 200 亿。5G 的应用场景由相关地点和该地点发生的业务组成。5G 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物联网两大类, 而移动互联网类又可以抽象为低移动性高速率和高移动性广覆盖两个子类; 移动物联网类可以抽象为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两个子类,如图 1 所示。其中:1(1)低移动性高速率类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办公室、密集住宅区、城市热点如CBD 和大型集会等,其对应的主要业务有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云存储等。这类应用场景的主要挑战在于高速率、高连接密度等;(2)高移动性广覆盖类应用场景主要发生在高铁、快速路以及地铁等对移动性要求较高的地点, 其对应的主要业务有网页浏览、 实时在线游戏
5、、 云端办公等,主要挑战在于有一定移动性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体验速率;(3)低功耗大连接类应用场景主要面向传感器类应用,包括环境监测、智能报表和可穿戴设备等方面,主要挑战在于连接数巨大且功耗要求低;(4)低时延高可靠类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工业及医疗行业的自动控制类业务、交通行业的自动驾驶、智能电网等,主要挑战在于时延和移动性等方面的要求。基于对上述四类场景的分析,5G 的整体需求可以用下面的“5G 之花”来表征。如图2,花瓣代表了 5G 的六大性能指标,体现了 5G 满足未来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能力,其中花瓣顶点代表了相应指标的最大值,分别体现为:5G 要支持 0.11 Gb/s 的用户体验速率、
6、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s 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 km 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 Gb/s 的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 5G 最基本的3 个性能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性能指标都需要同时满足。另外,绿叶代表了 3 个效率指标,是实现 5G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具体表现为,相比4G,5G 的频谱效率提升 515 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以满足移动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5G2 5G 空口新技术空口新技术为了满足 5G 对系统整体传输效率的要求,5G 空中接口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新技术来提升无线传输的效率,达到
7、 35 倍于 4G 系统的频谱效率,以及现有空口时延的 1/5 等。2.1 3D-MIMO2.1 3D-MIMO(Massive MIMOMassive MIMO)如图 3 所示, 3D-MIMO2一般采用大规模的二维天线阵列,不仅天线端口数较多,而且可以在水平和垂直维度灵活调整波束方向,形成更窄、更精确的指向性波束,从而极大地提升终端接收信号能量,增强小区覆盖;而传统的2D-MIMO天线端口数较少,导致波束较宽,并且只能在水平维度调整波束方向,无法将垂直维的能量集中于终端, 且仅能在水平维度区分用户也导致其同时同频可服务的用户数受限;3D-MIMO 可充分利用垂直和水平维的天线自由度,同时同
8、频服务更多的用户,极大地提升系统容量,还可通过多个小区垂直维波束方向的协调,起到降低小区间干扰的目的。3D-MIMO 无论是在提升接收和发送的效率,提升多用户 MIMO 的配对用户数,还是降低小区间的干扰方面,都相对于传统的天线有更好的性能,是 5G 提升频谱效率的最核心的技术。22.22.2 非正交多址非正交多址33面对 5H 通信中提出的更高频谱效率、更大容量、更多连接,以及更低时延的总体需求,5G 多址的资源利用必须更为有效。因此,在近两年的国内外5G 研究当中,资源非独占的用户多址接入方式广受关注。在这种多址接入方式下,没有任何一个资源维度下用户是具有独占性的, 因此在接收端必须进行多
9、个用户信号的联合检测。 得益于芯片工艺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接收端的多用户联合检测已成为可实施的方案。5G 新型多址的设计将从物理层最基本的调制映射等模块出发,引入功率域和码率的混合非正交编码叠加, 同时在接收端引入多用户联合检测来实现非正交数据层的译码,其统一框架如图 4 所示。发送端在单用户信道编码之后,进入核心的码本映射模块,包括调制映射、码域扩展和功率优化,这三个部分也可联合设计, 获得额外编码增益;在接收端经过多用户联合检测后的软信息可输入单用户纠错编码的译码模块进行译码, 也可以将信道译码的结果返回代入多用户联合检测器进行大迭代译码,进一步提升性能。在这个通用结构图中,上下行多接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概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