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docx
《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常见病害 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霉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一般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 常见虫害 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蓟马、玉米红蜘蛛、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大垫尖翅蝗、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赤须盲蝽、叶蝉类、粟茎跳甲、粟灰螟、甜菜夜蛾 我县夏玉米病虫害玉米蓟马,玉米螟,高粱条螟,玉米蚜虫,玉米粘虫。玉米黑粉病,大斑病 小斑病,南方锈病 褐斑病 叶斑病,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等。 玉米虫害 主要有玉米蓟马、玉米螟、
2、高粱条螟和玉米蚜虫。 一、玉米螟 1、为害状和部位:玉米心叶,横列排孔;雄穗;雌穗;茎秆。2、代次:我县一年发生三代,1代幼虫6月中旬盛发;2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此时夏玉米处于10叶期至抽穗授粉期;3代幼虫8月 中下旬发生,夏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3.防治方法:驾驭在玉米心叶期防治。农业防治:处理秸秆等; 灯光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a、心叶期施用颗粒剂,每亩5斤左右; b、喷雾(粗孔茎喷片):玉米打苞露雄时进行,效果好,省工、省时。c、穗期防治:雌穗上下两叶腋处,玉米雌穗花丝上没药泥。二、高粱条螟 一年二代:一代在7月中旬,二代在8月下旬,防治玉米二、三代幼虫可兼治。三、玉米禾蓟马 发生在夏玉
3、米幼苗期,群集为害,吸食玉米心叶汁液,造成玉米幼苗生长停滞,是近几年发生较重的主要害虫。在玉米35片叶时每亩喷施3%啶虫脒30毫升或菊酯类农药40毫升/亩均可。四、玉米蚜虫 近两年来,后期玉米蚜虫发生较重,特殊在玉米抽雄后,发生达到高峰,一般每株有虫200-500头,多的每株到1000头以上,对玉 米产量影响很大。防治适期:夏玉米抽雄厚马上喷药防治。 防治方法:1.8%阿维菌素1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1500倍液。 玉米病害 玉米病害我县常发的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锈病。五、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地老虎的种类许多,以常发生危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1、生活习性:地
4、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峻,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收叶或嫩叶;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危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加,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歼灭在三龄以前。 2、影响地老虎发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和预兆。早春23月多雨,4月少雨,此时幼虫刚孵化或处于一、二龄时,对地老虎发生有利,第一代幼虫可能危害严峻。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虫危害的可能就轻。 3、防治方法 地老虎的防治,必需实行诱蛾、除草、药剂、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诱杀成虫: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
5、虎的上策,可大大削减第一代幼虫的数量。方法是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 铲除除草: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并刚好移出田外人饲料或沤肥,勿乱丢乱扔。铲除杂草将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药剂防治:。出苗后经定点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5个时为用药适期。选用包衣种或用药剂拌种: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按玉米种子重量1%拌种。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千克拌种子350500千克。施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备用量1.5千克,或50%甲胺磷乳剂每亩0.5千克,加细土40千克混匀撒施。毒饵诱杀:对4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将0
6、.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千克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搅拌匀称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六、粘虫 为害状:以幼虫取食为害。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麦穗、玉米穗亦能被咬断。食料缺乏时,成群迁移,老熟后,停止取食。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粘虫喜暖和高湿的条件,在1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至6月降雨偏多时,2代粘虫就会大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县不能越冬,一代成虫从南部初始虫源基地远距离迁飞至我县产卵,二代粘虫幼虫造成为害。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冬
7、小麦收割时,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四周以2.5%敌百虫粉,撒成4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3龄前以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平安,用量少不污染环境。1 一、 玉米茎腐病 (一)分类:1、青枯型茎腐病 症状:在玉米灌浆期起先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发病快的仅需13天,长的可
8、持续15天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先从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变,渐渐扩大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最终粗细根变成空心。根的皮层易剥离,松脱,须根和根毛削减,整个根部易拔出。渐渐向茎基部扩展扩散,茎基部12节处起先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松软,子粒干瘪,脱粒困难。2、细菌型茎腐病 症状:主要危害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出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起先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
9、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快速扩展,严峻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病菌存于土壤中病残体上,自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害虫为害造成伤口时发病严峻。以上两种病常混合发生,区分关键是看病组织是否有腐臭的菌液,如有,则为细菌型茎腐病;否则,为青枯型茎腐病。 (二)防治依据及方法: 1、近年该病上升与部分育种材料抗病性差,耕作栽培条件变更有很大关系。因此,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2、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
10、壮,削减茎腐病。3、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削减田间菌源,达到肯定的防治效果。 4、发病初期用天达裕丰2000-2500倍72农用链霉素30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喷施基部2-3次。5、3中生霉素600-8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喷施基部。 二、玉米纹枯病: 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杆,严峻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扩散扩展。 发生特点: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条件相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生,通过邻株接触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米 虫草 综合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