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docx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R656.21 A1672-3783(2010)07-0052-01 目的 分析和总结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在临床中的应用状况。方法 采纳聚丙烯网片为196例成人腹股沟疝进行了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196例患者共施行213次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病例术后24小时即可离床活动,术后患者难受轻,术后47痊愈出院。83.16%(163/196)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7个月,无术后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苦痛小、复原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平安有效的治疗成人腹
2、股沟疝的方法。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人群发病率可达3,而在老年人中患病率更高。疝是不行自愈的,如不刚好处理,可进行性加重,严峻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若发生嵌顿及绞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手术治疗是疝病人应当接受的唯一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将自身不同解剖层次的肌性组织和韧带强行缝合,以加强腹股沟区薄弱处。但由于手术强行拢合,缺损四周组织张力大,且不符合人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因此术后伤口难受明显,出现并发症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更严峻的是术后复发率高达10%15%1,2 。自1989年Lichtenstei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以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
3、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无张力疝修补原则的推行和各种补片的应用使腹股沟疝的复发率下降到1%左右3。我院外科于2005年7月-2010年4月间运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网片对196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6例,男180例,女16例。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8岁。原发性斜疝169例(其中双侧16例),原发性直疝19例(其中双侧1例),复发疝8例(均为传统修补术后)。依据疝环缺损大小疝环四周腹横筋膜的坚实程度和腹股沟后壁的完整性,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学组成人腹股沟疝分型标准:型34例,型103
4、例,型43例,型16例。病程3个月42年,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15例,高血压28例,糖尿病23例,前列腺肥大19例。 1.2 材料 美国巴德公司的单层聚丙烯补片5cm*10cm 1.3 手术方法 本组196例患者中,采纳连续硬膜外麻醉有185例,采纳全麻11例,腹股沟疝手术切口、疝囊的显露、精索的游离同传统手术方法。显露腹股沟的疝囊,切开疝囊并还纳疝内容物后,将疝囊游离到颈部,高位结扎后切除多余疝囊。然后取聚丙烯平片,依据腹股沟管后壁缺损的状况做适当修剪使网片平铺在腹股沟管后壁。网片下内侧呈圆钝型,尾部剪开一条缝隙,并在套于精索内环处剪开始终径约0.8cm的缺口,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加强腹股
5、沟管后壁4,内侧端覆盖面超过耻骨结节约1.5cm, 2-0号丝线缝合在耻骨上的腹直肌鞘上,补片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以2-0丝线间断缝合,补片上缘须达到联合肌腱下缘上方约34cm,补片上部容留精索通过后两尾端合并,2-0号丝线缝合固定于腹内斜肌,重建内环口直径约0.8cm,内环口外侧至少保留4cm补片铺开于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即可,间断缝合一针,平片内侧间断缝合固定于腹直肌前鞘,修补完成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2 结果 本组83.16%(163/196)病例均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357个月无一例复发,单侧疝及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8分钟和79分钟。术后即可活动,24小时即可下床,阴囊血肿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股沟 张力 修补 治疗 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