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docx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国 土 资 源 部二八年十月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工作标准 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二八年十月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编写小组技术负责:王安建 王瑞江 李厚民 王高尚主 笔:王勇毅 黄家凯 李书涛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于清波 刘红兵 李厚民 张 玲 陈宏艳 陈忠新 陈 洁 赵 汀曾德军 潘洪儒前 言“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是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总体技术框架之下制定的技术要求之一,是为全国各省建立矿区级
2、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制定的数据库建设基本工作标准。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包括空间图形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两部分建库内容,针对这两部分建库内容,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区级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确定了矿区核查成果数据库中图件采集及图层划分的技术要求、建库工作流程及质量要求,并给出矿区属性数据库结构定义及填表说明,适用于矿区级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库工作。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数据模型是关于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工作最终成果数据和重要中间成果数据本身、相互关系以及成果表达统一规定的描述。本次数据模型提交成果只涉及核查矿区,省级汇总及全国汇总数据模型将随着项目工作推进陆续提交完成
3、。本次数据模型的基本内容如下: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领域专业谱系及空间特征要素分类。 特征分类描述,包括数据表结构定义、数据项定义或描述、数据项值(下属词)及代码规定。 统一图件规范,包括图件类(图件)、图层类(图层)、特征类(特征)、图式、比例尺、空间坐标系统规定、及其之间的关系、规则等等。 统一图例规范,包括线型、符号、花纹、用色等其它规范。 统一代码及编码规范,包括图件、图层、数据库、数据表命名规则、特征要素、数据项名代码及编码规则,图元代号编码规则等。 矿区属性数据库结构定义,包括与矿区空间图形库挂接属性表结构定义,矿区块段储量相关数据表结构定义,矿区储量核查资料目录表结构定义、矿区专题图
4、件相关元数据表结构定义等内容。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湖北、河北、黑龙江、北京4省(市)多位专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该技术要求是建立在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总体框架之下,并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及北京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对湖北保康磷矿马桥矿区、湖北大冶金山店铁矿张福山矿区、河北沙河西郝庄铁矿、黑龙江鸡东煤矿及北京密云水峪铁矿5个矿区进行了核查成果数据库建库试点,试点获得的宝贵经验对于技术要求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要求的编写过程中,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组在数据模型建设方面为技术要求的制定提供了
5、大量帮助,部储量司王少波、张应红处长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本技术要求主要针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工作制定,涉及的矿种为本次核查28种矿产中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之外的24种矿产,各省自行增加的矿产及实际核查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共生、伴生矿产的核查成果建库工作具体要求均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包括技术要求正文及特征分类谱系、图式、图例、代码表、属性数据库录入系统使用手册5个附件。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组联系人:王勇毅 电话:13552840714目 录前 言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23术语定义34 文件
6、格式规定45 空间坐标系及其参数规定55.1大地坐标系规定55.2地图投影及比例尺规定56 编码规则76.1 专业分类及地质特征要素分类代码76.2 数据项名称及下属词代码规定96.3 核查矿区编号规则96.4 图元编码规则96.5 特征要素代码规定107 图式、图例规定118 图层划分128.1地质地理图层类128.2套合图层类128.3工程图层类148.4资源储量图层类158.5图件整饰图层类178.6 MAPGIS格式电子图图层类188.7有关图层划分的补充说明198.7.1块段图层198.7.2资源储量利用图层228.8矿区核查成果图件238.8.1 GIS专题图238.8.2 非GI
7、S专题图269 文件命名及汇总目录结构279.1 图层文件命名规则279.1.1 GIS专题图图层文件命名规则279.1.2非GIS专题图图层文件命名规则309.2 图件文件命名规则319.3 数据库相关实体命名规则339.3.1 矿区属性数据库文件名称编码规则339.3.2 矿区属性数据库数据表名称编码规则339.4 数据汇总目录结构3410 矿区属性数据库结构及填表说明3710.1核查矿区属性表3810.2原上表矿区属性表4210.3勘查工作区属性表4510.4采矿权属性表4710.5探矿权属性表5210.6矿体属性表5410.7采空区属性表5710.8核查块段表5910.9核查块段储量表
8、6210.10原块段表6610.11原块段储量数据表6810.12块段对照表7110.13核查矿区地质资料目录表7210.14核查矿区附件目录表7410.15专题图件表7510.16专题图件图层表7910.17煤质特征表8010.18储量利用属性表8411 矿区核查成果图件数据库建库流程8711.1 资料准备8711.1.1资料收集8711.1.2图件预处理8711.2图形矢量化8811.2.1图形矢量化基本原则8811.2.2图件矢量化三种情况8811.2.3核查矿区套合图 (含地形地质图)9011.2.4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9211.2.5资源储量估算图9211.2.5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
9、图及综合柱状图9411.2.6图框和图形整饰生成9411.3 图形编辑修改9511.3.1 点要素编辑9511.3.2 线要素编辑9511.3.3多边形要素编辑9611.4 图形误差校正9611.5 图形投影转换9711.6 要素属性表编制9711.7 属性挂接9711.8 图件与图层对应关系登记9811.9 图层文件及工程文件编码9811.10目录结构的建立9912 矿区属性数据库建库10012.1 数据库表文件格式与说明10012.1.1矿区属性库基本数据表组成10012.1.2矿区属性库数据表逻辑关系10112.2 Access数据表编制10512.2.1填表顺序10512.2.1数据录
10、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10512.2.3数据录入10913质量监控11313.1 质量监控体系11313.2 数据质量监控11313.2.1基础资料采集质量11313.2.2数据库质量11413.2.3图形数据质量11414 成果汇交11614.1 成果汇交内容11614.1.1 数据汇交格式11614.1.2 其它资料文档11614.2 汇交数据文件格式11614.3 成果汇交注意事项11614.4 验收数据检查方法118120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中数字化成果图件的图层划分、图层属性表格式以及核查矿区属
11、性数据库数据表结构定义和填表说明,确定了文件格式、文件命名规则、编码规则、数据库空间坐标及图式、图例规定,并对矿区核查成果数据库中图件采集的技术要求、建库工作流程及质量要求做出了统一规定。技术要求包含核查矿区级GIS图层5大类共48个,空间要素属性表及矿区属性数据库数据表18个。2、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工作中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区成果数据库建设的数据采集、建库及信息交换,涉及的矿种涵盖本次核查28种矿产中的24种矿产(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之外),各省自行增加的矿产及实际核查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共生、伴生矿产的核查成果建库工作具体要求均可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2引用标准为了
12、保证建成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及数据共享,技术要求的编写引用以下标准:GB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DZ/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GB/T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DZ/T0157-95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60-95 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DB9702 GIS图层描述数据内容标准DDZ9701 资源评价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细则DZ/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
13、色原则GB2260-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958-99 区域地质图图式图例GB/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DZ/T 00332002D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20074年第23号)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5号)关于做好矿产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1号)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国土资发200726号)3术语定义1、图元图面
14、上表示空间实体信息特征的基本单位,分为点、线、多边形(面)三种类型,图元的数据内容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图形参数信息与属性信息三部分。2、图形要素空间信息中的各种实体类型,由代表各类实体的若干图元构成。3、图层由同一类图形要素或性质相近的一组图形要素的空间数据以及用于描述这些图形要素特征的属性数据组成的集合构成一个图层。一幅图由若干个图层组成,每个图层具有统一的属性表结构。在MAPGIS中,一个图层就是一个点(线、面)文件。4、图层类根据图层描述的内容及专业归类需要,把具有近似性质的图层归为一类组成的集合,称为一个图层类。5、属性表描述实体基本属性的数据集合。通常为二维表。6、数据项属性数据中不可
15、再分的最小的单元,又称字段,为属性表中的一列,表示描述实体对象的一个具体特征。7、数据记录 属性表中的一行,由全部字段组成,代表一个实体对象。8、数据类型 定义数据项所表现的数据属性,本技术要求规定:Cn为字符型,Nn.m为数字型。其中注记n表示数据项总的字节数,m表示小数部分的位数。9、数据文件指资源储量核查成果中一种基本单元的地质实体数据集合。10、数据文件格式 指组成数据文件的数据项序号、数据项名称、数据项代码、数据类型及长度、约束条件等等。4 文件格式规定本项目矿区核查成果提交数据包括核查成果图件及矿区属性数据库,其文件格式规定如下:(1)矿区属性数据库(及图形属性数据表)文件采用AC
16、CESS文件格式;(2)数字化图形文件采用MAPGIS6.56.7格式;(3)图象文件采用JPG栅格文件格式。5 空间坐标系及其参数规定5.1大地坐标系规定在我国,现行使用的大地坐标系有2种: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简称北京54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56黄海高程基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简称西安80坐标系,采用1975IUGG推荐椭球、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矿区而言,由于绝大多数比例尺为1:20001:10000,在这种大比例尺情况下,如果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大地坐标系统,同一地理要素在两种大地坐标系统下会存在明显的位移及变形,所
17、以必须统一规定采用哪种大地坐标系统,以便各省及全国成果数据汇总集成。本次项目组规定,所有提交成果图件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5.2地图投影及比例尺规定(1)地图投影:为便于全国、各省汇总及最终应用,要求各核查矿区均需统一提交基于如下坐标格式的入库成果图形数据(MAPGIS6.56.7格式):北京54大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带或6度带)(2)比例尺:对于非能源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区来说,其成果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1000、1:2000、1:5000、1:10000,少数为1:500、1:25000甚至1:50000。其中: 1:500、1:1000、1:2000、1:5
18、000、1:10000采用高斯3度带投影 1:25000、1:50000采用高斯6度带投影原则上成图比例尺凡不是这几种比例尺的均需要转换到这几种比例尺上,特殊情况上报项目组统一处理。本核查成果数据库规定采用的图件比例尺及其代码见表5- 1。表5-1 比例尺代码表序号比例尺(或简称)比例尺代码11:1 000 000(1:100万)A21:500 000(1:50万)B31:250 000(1:25万)C41:100 000(1:10万)D51:50 000(1:5万)E61:25 000(1:2.5万)F71:10 000(1:1万)G81:5 000(1:5千)H91:2 000(1:2千)
19、J101:1 000(1:1千)K111:500(1:5百)L121:200 000(1:20万)R131:1 500 000(1:150万)S141:2 500 000(1:250万)T151:4 000 000(1:400万)U161:5 000 000(1:500万)V171:6 000 000(1:600万)W181:8 000 000(1:800万)X191:10 000 000(1:1000万)Y20无比例尺、或者与比例尺无关06 编码规则6.1 专业分类及地质特征要素分类代码为了在数据库的各种编码中能够包含不同地质调查领域专业分类及地质特征要素分类信息,以便计算机能够通过编码自动
20、识别库中数据所属的地质专业分类及特征要素分类,必须制定一套反映地质专业谱系及空间特征要素分类的代码编码体系。从地质调查领域全局着想,并考虑到与今后地质调查领域数据模型标准一致,本项目组采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组的“五级专业谱系及代码 + 特征分类及代码”方案(详见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专业谱系及特征分类技术文档),作为专业谱系及空间特征分类代码编码体系。图6-1按照这个编码方案,代码结构包括7位:前五位为专业划分代码,后两位为特征分类代码,代码结构如图6-1所示(引自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 专业谱系及特征分类分册技术文档)。图6-2资源储量核查前三级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JGA固体
21、矿产资源储量核查JGB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核查矿产地质(J)固体矿产(A)石油天然气(B)资源储量核查(G)在这个编码方案中,“资源储量核查”被归到“矿产地质”一级专业类下,而现有的二级专业类(矿产分类(A)、矿产勘查(B)、矿产研究(C)、矿产预测(D)、矿产开发(E)、矿产图件(F))都不能包含“资源储量核查”,故其自成一个二级专业类。由于目前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分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核查”两个大类,故目前矿产资源储量核查领域前三级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如图6-2所示。图6-3资源储量核查前四级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固体矿产(A)资源储量核查(G)现场储量核查(A)现场储量核
22、查成果(B)省级核查成果汇总(C)全国核查成果汇总(D)矿产地质(J)JGAA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现场储量核查JGAB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现场储量核查成果JGAC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省级核查成果汇总JGAD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全国核查成果汇总以上每类三级专业分类包含的4类四级专业分类为“现场储量核查(A)”、“现场储量核查成果(B)”、“省级核查成果汇总(C)”、“全国核查成果汇总(D)”,其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如图6-3所示(以非能源固体矿产为例)。图6-4资源储量核查前五级专业分类名称及编码现场储量核查成果(B)(J) (G) (A)矿区地理地质(A) 核查区套合关系(B) 探矿采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矿产资源 利用 现状 调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