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常用规范)20.GBT_17228-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量常用规范)20.GBT_17228-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常用规范)20.GBT_17228-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pdf(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 B/T 1 7 2 2 8 门9 9 8前言 本标准根据G B 1.6-8 8 标准化工作导则 术语标准的编写规定 等制定。本标准的选词范围以能筱盖本专业主要的基本术语为主,测绘通用术语和基本地质术语仅收录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基本词和常用词,并注意术语本身的现代性。在测绘通用术语的选择上尽量与G B/T1 4 9 1 1-1 9 9 4(测绘基本术语 和G B/T 1 4 9 5 0-1 9 9 4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相协调,相同 术语的定义尽量等同或等效,同时又保持本标准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本标准从 1 9 9 8 年 9 月1日起实施、生效。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
2、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提出。本标准由 全国 地质矿产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西安工程学院测量工程系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 青文、杨志强、栗卫东、狄方贤、何现第 1 页 共 61 页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地 质 矿 产 勘 查 测 绘 术 语G B/T 1 7 2 2 8 一 1 9 9 8T e r mi n o l o g y o f s u r v ef o r p r o s p e c t i n g t o g e o l o g yy i n g a n d m a p p i n ga n 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3、 e s飞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矿测绘学科基本的和常用的术语及其定义,并附有英文对应词和中英文索引本标准适用于地矿测绘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标准制定、技术文件编制、教材和书刊及文献的编写。2 测绘通用术语2.1 测绘学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S M 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 然和人造物体上与地理及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 进行采集、处理、管理 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其学科内容主要有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学、地图学、工程测量学、矿山 测量学、海洋测量学、土地信息学和地理信息学等。测绘学的服务范 围 和对象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利用
4、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2.2 大 地测量学 g e o d e s y 研究和确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各种 动态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2.2.1 大地原点 g e o d e t i c o r i g i n 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点2.2.2 水准 原点 l e v e l i n g o r i g in 高程起算的水准基准点2.2.3 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 B e i j i n g G e o d e t i c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1 9 5 4 1 9 5 4 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
5、大地坐标系。它是将我国的大地网与 原苏联以普尔科沃为 原点的 1 9 4 2 年大地坐标系相联测,以1 9 5 6 年黄海高程系统作为高程基准,通过天文大地网局部平差 而建立的我国过渡性大地坐标系。2.2.4 1 9 8 0 国家大地坐标系 N a t i o n a l G e o d e t ic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1 9 8 0 采用1 9 7 5 国际椭球、以J Y D 1 9 6 8.。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选用陕西径阳县永乐镇为大地原点 所在地,采用多点定位方法而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同义 词:1 9 8 0 西安坐标系 X i a n C
6、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1 9 8 02.2.5 1 9 5 6 年黄海高程系统 H u a n g h a i H e i g h t D a t u m 1 9 5 6 采用青岛水准原点、根据青岛验潮站1 9 5 0-1 9 5 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 为基准面所定义的国家高程基准。在此高程基准下,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 2.2 8 9 m2.2.6 1 9 8 5 国家高程基准N a t i o n a l H e i g h t D a t u m 1 9 8 5 采用青岛水准原点、根据青岛验潮站 1 9 5 2 -1 9 7 9
7、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 基准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 在此高程基准F,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 2.2 6 0 m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8 一 0 2 一 1 3 批准1 9 9 8 一 0 9 一 0 1 实施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第 2 页 共 61 页GB/T 1 7 2 2 8 一 1 9 9 82.2.7 高程系 统 h e i g h t s y s t e m 相对于不同起算面(大 地水准面、似人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等)所定义的高程体系2.2.8 大地坐标系 g e o d e t i c c o o r d i n a t
8、 e s y s t e m 以地球椭球中心为原点,以大地赤道面和起始大地子午面为起算面的地球坐标系2.2.9 地心坐标系 g e o c e n t r i c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以地球质心或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2.2 门0 高斯平面 坐标系 G a u s s P l a n e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根据高斯一 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投影带的原点是该带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 交点,x 轴正方向为该带中央 子午线北方向,y 轴正方向为赤道投影的东方向。2.2.1 1 地方坐标系 l o
9、c a l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的平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 央 子午线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2.2.1 2 独立坐标系 i n d e p e n d e n t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2.1 3 大地测量 g e o d e t i c s u r v e y 测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和建立地区以至全球的三维控制网的技术。2.2.1 4 大地天文测量 g e o d e t i c a s t r o n
10、 o m y 使用仪器对天体进行观测来测定地面点的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大地测量。2.2.1 5 空,H 7 大地测量 s p a c e g e o d e s y 利用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观测人造或自然天体,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进行的 高精度大地测量。2.2.1 8 卫星大地测量 s a t e l l i t e g e o d e s y 利用人 造地球卫星进行地面点定位以及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大地测量。2.2.1 7 甚长基线干涉A ll 量 V e ry L o n g B a s e l i n e I n t e r f e r o m e t r y;V
11、 L B I 利用电磁波干涉原理,在多个测站上同步接收河外射电 源(类星体)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并对信 号进行测站问时间延迟干涉处理,以测定测站间相对位置以及测站到射电源方向的测量技术 和方法2.2.1 8 卫星激光测距 S a t e l l i t e L a s e r R a n g i n g;S L R 利用安置在地面站的卫星激光测距仪跟踪观测装有激光反射棱镜的卫星,以测定测站到卫星 的距离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 控制791111 量 c o n t r o l s u r v e y 在 一 定区域内,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其中包括为测定控制点的 平面坐
12、标值所进行的平面控制测量和为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值所进行的高程控制测量,或为测定控 制点三维坐标值所进行的二维控制测量.2.3.1 三角测量 t r i a n g u l a t i o 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各二角形顶点处的水平角,再根据起始边边长与 方位角和起始点坐标来推求各三角形顶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2 三边测量t r i l a t e r a t i o 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起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 来推求各三角形顶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3 边角测量 t r i a n g u l a t e
13、r a t i o n 综合应用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来推求各三角形顶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4 导 线坝 1 量 t r a v e r s e s u r v e y !t第 3 页 共 61 页G B;T 1 7 2 2 8一 1 9 9 8 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接成折线形式,依次测定各折线边的长度、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 以推求各待定测点的平面坐标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5 交会 测量 i n t e r s e c t io n s u r v e y 根据多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或高程),通过测定已知点到某未知点的方向或汗口)距离(或测定 其高度角或天顶距),以推求该未知
14、点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6 高程 测量 v e r t ic a l s u r v e y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及流 体静力水准测量和G P s高程测量等2.3.7 水准测量 l e v e l i n g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标尺上进行读数,以测定两点间高差.进丽 根据已知点高程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8 三角高程测量 t r i g o n o m e t r i c l e v e l i n g 通过测定两点间直线的高度角或天顶距以及仪器高和日标高,再根据两点间的已
15、知水平距离 (普通三角高程测量时)或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得的斜距(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利用止角 公式推求两地面点间高差,进而根据已知点高程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2.3.9 电磁波测距 E l e c t r o-m a g n e t i c D i s t a n c e M e a s u r e m e n t;E D M 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间往返的传播时间来推求两点间距离的测量 技术2.3.1 0 光电测距e l e c t r o-o p t i c a l d i s t a n c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利用波长为4
16、0 0 n m-1 0 0 0 mm 的光波作为载波的电磁波测距2.3.1 1 微波测距m i c r o w a v e d i s t a n c e me a s u r e m e n t 利用波长为。.8 c m-1 0 c m的微波作为载波的电磁波测距。2.4 ;J 1 量平差 s u r v e y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根据某种估计原理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各种测量数据以推求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 估计的理论和方法2.4.1 精度估计 p r e c i s i o n e s t i m a t i o
17、 n 以某一统计特征值作为尺度,对测量值、测量值的平差值、未知参数的平差值及其函数值的精度 进行估算的过程和方法。2.4.2 随机误差r a n d o m e r r o r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数值、符号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服从 一定统计规律的测量误差。同义 词:偶然误差 a c c i d e n t e r r o r2.4.3 系统误差 s y s t e m a t i c e r r o r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数值、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确定规 律变化的测量误差。2.4.4 粗差 g r a s s e r r o r
18、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绝对值超过限差的测量误差 2.4.5 限差、o l e r a n c e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容许值。2.4.6 相对误差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 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与其相应的测量值之比 2 A.7 中误差 m e a n s q u a r e e r r o r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观测量的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以此作为在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第 4 页 共 61 页G B/T 1 7 2 2 8 一 1 9 9 8 该测量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
19、一 种数值指标2.4.8 误差椭圆 e r r o r e l l ip s e 描述待定点点位在各个方向上误差分布规律的椭圆2.4.9 精密度 p r e c i s io n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某一量的多次测量中,各测量值间的离散程度2.4.1 0 准确 度 a c c u r a c y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对某一量的多次测量中,测量值的估值相对其真值的偏离程度2.4.1 1 直 接平差 d i r e c t a d j u s t m e n t 根据对同一个量多次直接观测的结果按最小二 乘原理求出测量值和参数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 估1 十 的平差力 一 法。2.4.1 2 参数平差
20、p a r a m e t e r a d j u s t m e n t 借助测量值与未知参数间所建立的观测方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出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 进行精度估计的平差方法。1a 1 义 词:间 接 平 差 i n d i r e c t a d j u s t m e t n,2.4.1 3 条件 平差 c o n d it io n a d j u s t m e n t 借助各测量值构成的几何条件、测量值与已知值之间构成的附合条件和参数的约束条件所建 立的条件方程,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出测量值和参数的最佳估值并进行精度估计的平差方法2.4.1 4 等权代替法 m e t h o d
21、o f e q u a l-w e i g h t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应用观测权的转化关系将由多个已知点出发对同一结点的各条路线合并为一条虚拟的等权路 线,化多结点为单结点,最后求得各结点测量值的最佳估值及其权的平差方法。2.5 普通测量学 e l e m e n t a r y s u r v e y i n g 研究地球表面较小区域内测绘工作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图根控制 网的建立和地形图的测绘2.5.1水平角 h o r iz o n t a l a n g le 测站点至两目标点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2.5.2 高 度角
22、 a l t i t u d e a n g l e 测站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2.5.3 天顶距 z e n i t h d i s t a n c e 从测站点铅垂线向上方向沿地平经度圈量度到观测目标的方向线的夹角2.5.4 图 根控 制测 量 m a p p in g c o n t r o l s u r v e y 直接为地形测图需要而在高级控制点之间进行控制点加密的控制测量工作。2.5.5 碎部 测量 d e t a il s u r v e y 用平板仪或其它测图仪器,根据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的特征点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以相 应的地图符号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23、2.5.6平板 仪测 量 p l a n e-t a b l e s u r v e y 用平板仪按图解的方法加密图根控制点和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和过程。2.5.7地 形 t o p o g r a p h y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2.5.8 地物 d e t a i l 地球表面上相对固定的物体。可分为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如:居民地、道路、水系、独立物、境 界、管线垣栅和土质与植被等2.5.9 地貌 r e l i e f 由于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等因素而使地球表面呈现出的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第 5 页 共 61 页G s/T 1 7 2 2 8 一 1 9 9 8 的统称2.5 门0
24、等高线c o n t o u r l i n e 地图上 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包括:按规定等高距描绘的a曲线,为判读和 计数方便而每隔四条(或三条)基本等高线被加粗描绘的计曲线,为反映微型地貌而在基本等 高线之间加绘的间曲线和助曲线2.5.1 1 地形图 t o p o g r a p h i c a l m a p 以较大的比例尺和较详细的程度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 配合地貌符号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2.6 工程测量学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u r v e y i n g 研究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中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管理各个阶
25、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仁 测量、竣工测量、变形监测及建立相应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2.6.1 z程控制网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t r o l n e t w o r k 为工程建设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包括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控制网2.6.2 施工坐标系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c o o r d i n a t e s y s t e m 供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便于建筑物的施工放样,通常使施工坐标 系的坐标轴与建筑物主轴线相一致或平行2.6.3 线路测量 r o u t e 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常用 规范 20. GBT_17228 1998 地质矿产 勘查 测绘 术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