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曹刿论战》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20课《曹刿论战》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曹刿论战》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导学阶梯20.曹刿论战导学目标+基础导练+拓展导能+综合检测【导学目标】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基础导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弗敢加也 5.必以信 6.小信未孚 7.虽不能察 8.必以情 9.忠之属也 10.公将驰之 11.彼竭我盈 12.故克之 13.惧有伏焉 14.望其旗靡 二、指出下面加点词语活用的方式和意义。1一鼓作气 , 2神弗福也 , 3下视其辙 , 4齐师败绩 , 5必以情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A.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A.十年春,齐师伐我( )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3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B.既加冠( ) 4A.何以战( ) B.必以分人( )C.必以信 ( )5A.公问其故( ) B.故克之 ( )6A.衣食所安( ) B.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7A. 又何间焉( ) B. 惧有伏焉四、解释下列有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放弃、损害一方利益。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 ;今义:品质低劣。3再而衰 古义: ;今义:将动作重复。4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老师或军队编制单位。5又何间焉 古义:
3、;今义:空隙、间隔等。6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关押犯人的监牢。7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能够,行。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以战? 2夫战,勇气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彼竭我盈,故克之。 六、综合演练。完成1-3题。(8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牺牲玉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分) 【拓展导能】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
4、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 骄:怠慢,轻视。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卑:低下。畏:威严。哲:明智,聪明。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
5、含义。又相天子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由此德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3.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作答,并翻译之。 景公出猎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选自晏子春秋)【注释】选自晏子
6、春秋。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泽:聚水的洼地。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殆(dài):大概,恐怕。不祥:不吉利。是不与焉:这不同于你所说的那些。贤:贤人,有才德的人。任:信任。乃若此;就像这些。乃,是,就是。 1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出朗读节奏,划两处。殆 所 谓 之 不 祥 也。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景公出猎 归召晏子而问之 知而不用3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7、。5从齐景公出猎一文可见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刿论战与孙子·军争篇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
8、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选自孙子军争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 (2)望其旗靡( ) (3)三军可夺气( ) (4)朝气锐 ( )2.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3. 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 _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4. 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 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 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曹刿论战综合导练 一、基础知识训练。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道题3分,共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A
9、又何间焉(jiàn) 望其旗靡(mì) 鞭笞(ch) B小惠未徧(biàn) 窥镜(kuì) 下视其辙(zhé) C牺牲玉帛(bò) 肉食者谋(móu) 夫战,勇气也(fú)D肉食者鄙(b) 遂逐齐师(suì) 期年(q)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3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牺牲玉帛 B 望其旗靡C 小大之狱 D 肉食者鄙二、默
10、写题。按原文填空,每题1分,共4分。4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 5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6.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7. 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诛之。” 王曰:“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
11、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 (韩非子)【注释】廷:通“庭”,院子。 潦(lio):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文中指庭院积水。 殳(sh):古兵器名,用竹木为之,一端有棱。驾:总称帝王车乘,文中指太子所乘之车。踰(yú):超越。不踰,指不越法。属:归属。文中指迎合,依附。矜:自负贤能。文中是贤能的意思。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天雨,廷中有潦( ) 遂驱之( )乃益爵二级( ) 勿复过()9翻译下列句子。(4分)太子入为王泣曰。是真吾守法之臣也。10太子驱车茆门的根本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11从文中选一个人物,写出你对他的评价。(2分)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