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docx
《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 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9)(时间:3 小时满分:100 分)题 号1234567891011满 分5488911149111110H1.008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
2、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223Ra226AcLrRfDbSgBhHsMtD
3、s第第一题(题(5 分)分)最近,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制作亮菌甲素注射液时,错把二甘醇当成丙二醇作为药用原料,致使多位用药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由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二甘醇又名乙二醇醚、二乙二醇醚、一缩乙二醇,其具有无色、无臭、透明、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着辛辣的甜味,有毒。二甘醇主要来自于环氧乙烷水合生产乙二醇的副产物。1系统命名法命名“二甘醇”;2已知芥子气(C4H8SCl2)的结构与二甘醇相似,主要物理性质与二甘醇的比较如右图,比较它们水溶性和沸点差异的原因?3写出制备二甘醇的反应方程式;4二甘醇进一步反应可得三甘醇和二恶烷,分别写出化学式。第第二题(题(4 分)分)1粗盐酸呈黄色
4、,但与锌反应,则溶液颜色褪去。解释原因。2一般不用玻璃容器盛 NH4F 溶液(K(NH3H2O)6108,K(HF)1.8105)的原因是什么?第第三题(题(8 分)分)取试管夹夹住 1 根表面发黑、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烧红,趁热插入氯化铵晶体。1预测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2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3从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看,中学教材中哪个实验与此最相近;4从原理上分析这 2 个实验的是否有共同之处。分子式量水溶性沸点二甘醇106易溶245芥子气159难溶217第第四题(题(8 分)分)镁和锌等金属的晶胞通常用如下图左式表示(图中的细虚线是为帮助你理解画的辅助线)。下图右式是这
5、种晶胞的另一表达,但不完全。1请在右图中画出这一晶胞内的所有原子。2简述你画的晶胞为什么是正确的。3已知 Zn 的原子半径为 139pm,估算晶体锌的密度。第第五题(题(9 分)分)化合物 M 是白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苯和氯仿中,对热碱溶液稳定。化合物 M 中含有 23.89%的 X 元素。将 10.00g 的 M 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得到标准状况下 3.44g 固体氧化物,13.27L CO2气体和 4.73g 液态水。在沸腾的四氯化碳中 M 被溴分解,生成的化合物中含 20.82%的 Br。1写出 M 的化学式,并画出结构式;2写出 M 被 Br2分解的反应方程式;3M 可由 X 的氯化
6、物与另一物质反应在乙醚甲苯中反应,并用金属钾还原制得,写出总反应方程式。第第六题(题(11 分)分)C12 炸药是一种高能炸药,学名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6H6N12O12),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用作火箭的推进剂。C12 炸药的结构可看作是三棱柱烷(C6H6)的衍生物,但结构中没有三重对称性(旋转120重合),而只有二重对称性(旋转 180重合)以苄胺与另一原料反应可生成 C12 炸药的基本母体(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再经氧化脱苄乙酰化和硝解即得;生产过程中二乙酰基四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是其主要中间体。1写出 C12 炸药爆炸的反应方程式;2画出 C12 炸药的立体结构;3写出第一步反应制备
7、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反应方程式;4二乙酰基四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有几个位置异构体;5两个乙酰基取代苄基后会使异伍兹烷笼体分子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可以耐受更为强烈的氧化脱苄乙酰化条件和进行硝解。试分析异伍兹烷笼体分子稳定性增强的原因。第第七题(题(14 分)分)“II2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后,会产生大量 I和 I2的废液,若随手倒掉,不仅造成碘资源浪费,而且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将此废液回收提取碘再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环保意义。回收方案如下:取含的废液 500mL,加热至 3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 2.0g Cu(NO3)23H2O 固体粉末,再加 4.0g Na2S2O35H2O,搅拌,
8、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分离得到的沉淀转移到 250mL 三角瓶中。向三角瓶内的沉淀物上逐渐滴加浓硝酸,有黑色碘生成;加浓硝酸至沉淀物上不再起泡。减压抽滤,用少量蒸馏水淋洗粗碘,抽滤至干,把粗碘转移到蒸发皿中,在 50水浴上烘干至散状。1写出回收 I2的过程中 3 个主要的反应方程式;2直接往废液里通入足量 Cl2,是否可行?3完善沉淀物与硝酸反应的装置,除三角瓶外还要配套什么仪器?4蒸馏水淋洗粗碘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判断已经淋洗干净?5滤出碘后的滤液如何处理,对整个实验有什么影响?6什么方法可提纯粗碘?7设计定量实验,测定粗碘中碘含量,写出实验过程和计算表达式第第八题(题(9 分)分)金属铜片
9、与浓硫酸加热能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但与冷的浓硫酸的反应非常慢,且不产生气体。在经历足够长时间后,可收检测到 Cu2S、CuS、Cu2O、S、CuSO4五种主要氧化还原反应产物。1为什么产物中不包括 CuO?2如何检验产物中有 S?3用氨水溶解上述固体产物,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4上述五种主要反应产物之间是否有定量关系,写出表达式。第第九题(题(11 分)分)材料 M 由两种元素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先取 3.57g 的 M 在足量的纯氧中充分灼烧,产生了 5376mL 的气体 A 和过氧化物 B(此条件下不考虑 A 与 B 反应)。产生的 B 加入水中能完全溶解,再将其定容为 50
10、0mL,取出 25.00mL 加入锥形瓶中,用 0.1150mol/L 盐酸滴定,当滴入 10.00mL 盐酸时,经测定溶液的 pH12。1确定 A、B、M 的化学式;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2若取 xg M(甲、乙两种元素化合价均为 0),加热使其完全溶于浓硝酸,假定浓硝酸还原产物只有 NO 和 NO2且两者的物质的量相同,试通过计算求出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y与材料 M 的质量 x 的函数关系表达式。3已知 M 为平面片层结构,画出该平面投影图。第第十题(题(11 分)分)纳米簇(nanoclusters)几乎是单分散的金属颗粒,直径常小于 10nm,在过去十年间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是据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全国 化学 竞赛 初赛 模拟 试卷 0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