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9课《新文化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新文化运动》.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型 新授课备课人马军时间 2010.10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新文化运动情况,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本课的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为了让学生通过代表人物认识事件,再分析该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我将设置历史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指导纵向比较历史现象等,还尝试性地设立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小组,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目标1、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2、 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主要成就;3、 了解
2、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4、 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残破、黑暗、混乱的图片,介绍: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国家形势越来越乱!同学们,如果你生在这个时代,面对这种局面,你有什么感受?你又将怎样做呢?生:思考,
3、回答。师:点拨,引出本课。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局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学习西学的同时,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认为中国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解放人民的思想。(投出动态效果的课题)二、实施目标:1、指导学生超前学习:再现历史人物风采,感受新文化运动盛况;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说出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的成就;说出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变化;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3、引导学生展示超前学习成果。4、针对性点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因为都反封建;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反封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小结总结展示活动,形成知识体系(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结构卡片。)作业1、请把你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感受写成一篇小论文,交给老师。2、制作好本课的知识结构卡片,贴在课本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文化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